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赵伯贤 吴显刚 胡文慎
十堰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东连荆襄,西接陕南,南达巴蜀,北通中原,武当山雄峙于中,汉水横贯全境。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流网布,古谓“三边重镇”、 “四寨奥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这里是历代移民集散之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落地生根,孕育出无数奇花异朵。在十堰地区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下,郧剧这一新兴剧种应运而生。 郧剧是以十堰(原郧阳地区,下同)方言为剧种舞台语言,汇聚十堰地方戏曲、皮影戏、曲艺三大品种及民歌、武当道乐等音乐元素,以平腔、苦平、筒子调、八岔腔、三弦调等为主要声腔,流行于十堰及周边地区富有山野气息的新兴剧种。
十堰辖内的郧阳琴子戏(筒子戏)、郧阳八岔戏、郧阳皮影戏、郧西三弦及郧阳民歌、武当道乐等地方小戏曲、皮影戏、曲艺、民歌(乐),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浓郁的民间性和独特的艺术性,体现了十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学趣味和审美需求。
十堰地方戏曲——郧剧,就是由郧阳地方小戏曲(郧阳琴子戏、郧阳八岔戏)、郧阳皮影戏、郧阳曲艺(郧西三弦)及郧阳民歌(乐)长期交融流变、发展而成。
郧剧的源流沿革
(一)早年孕育期——清乾隆、嘉庆年间至解放前
据老艺人忆叙及采集声腔研探,无论郧阳琴子戏(筒子戏)、郧阳八岔戏、郧阳皮影戏,还是郧阳曲艺——郧西三弦,大多源于黄、孝、荆、襄之皮黄、花鼓、襄河越调、梁山调及小曲彩腔等随移民流入十堰后,与本地方言、民歌小调融合而演变形成。其兴起多在清乾隆、嘉庆年间。
郧阳琴子戏(筒子戏)是清嘉庆时期,由荆、襄移民带入的梁山调与十堰本地民歌、小调结合的产物。因其唱腔上下句尾音常翻高演唱,民间又称其为“蹶尾巴腔”。主要流行于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以及陕南一带。
郧阳八岔戏是襄阳花鼓与十堰本地吹打说唱乐的结合体。因其伴奏乐器由单皮(板鼓)、战鼓、大锣、大镲、镗锣、小镲、马锣(或铛子)、唢呐等八件组成,故称“八岔”。后受襄河越调、襄阳花鼓影响,加入丝弦、笛、笙伴奏,声腔板式日丰。郧阳琴子戏与郧阳八岔戏在十堰经历了由 “搭棚对台唱戏”到“合棚同台唱戏”的过程,民间称之“郧阳二棚子戏”,后又称“郧阳花鼓”。流行十堰全域,其中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尤盛。
郧阳皮影戏唱腔曲调丰富多样,演唱风格高亢粗犷,曲调中六度、七度、八度大跳旋律经常出现,秦声之风、楚歌之韵交汇融合,颇有山乡特色。流行于十堰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以及川、陕边缘广袤山区。
郧西三弦是郧阳地方曲艺。据《郧西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郧西民间卖唱艺人将荆、襄一带小曲、小调带回郧西,经艺人代代传承、实践、发展,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十堰地方曲种。
早期孕育阶段的郧剧,小型、业余、分散,多为山民耕织之余在田间、稻场自娱自乐,或逢节庆、庙会由民间艺人自行组班流动演出,俗称“耍地摊”。民国以后,民间戏班开始兴起并逐渐兴盛,据《郧阳志》记载:民国末,仅郧县(今郧阳区)、均县(今丹江口市)、郧西县常年活动的戏班就有22个。其中,较著名的有均县(今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家营戏班、郧县(今郧阳区)白桑关镇李和尚戏班、郧西县天河王世章戏班等。竹山、竹溪两县的皮影戏班近40个,较有名的如竹山县宝丰镇梁仕位戏班和深河乡戏班等。这些戏班、剧种之间经常同台(场)演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孕育了郧剧声腔、行当、表演等艺术胚胎。
民国后,受战乱影响,戏班难以为继,纷纷解散,至解放前夕,几近灭迹。
(二)曲折成长期——解放后至“文革”末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十堰地方戏曲开始复苏。1958年前后,郧阳地区各地先后成立了民办公助大集体性质的专业剧团,民间戏班、皮影戏班也得以复甦,并恢复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在十堰各地巡回演出。
十年“文革”扫“四旧”,各民办公助专业剧团及民间戏班被撤解,艺人遣散,十堰地方戏曲发展亦受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郧阳地区各地先后成立了文工团、文艺宣传队等,在“双百”方针指引下,采用十堰地方戏曲、曲艺等移植了《借牛》、《补锅》、《打铜锣》、《游乡》、《双教子》及样板戏《红灯记》、《龙江颂》、《杜鹃山》等剧目(选场、片段),创作了《小两口顶嘴》、《摘棉花》、《夫妻观灯》、《堵河黎明》等新剧目。其中,1972年以郧阳二棚子戏为主要声腔的小戏《小两口顶嘴》在湖北省创作剧目观摩汇演中获表演二等奖,1973年以郧阳皮影戏音乐为主要声腔的现代戏 《堵河黎明》获郧阳地区文艺汇演音乐、演出二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十堰部分县(市)引进外来剧种,十堰地方戏曲发展再现滞缓。
这一时期,十堰地方戏曲发展虽然几经波折,但总体上已步入院团管理制度化、演出队伍专业化、演出剧目多样化、艺术表演规范化的轨道,呈现出正常发展态势。
(三)成型发展期——“文革”末至今
上世纪七十年代,原郧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政工宣传组组长周韶华组织全区文艺创作骨干,以郧阳地区文工团和郧县(今郧阳区)剧团为主力,融郧阳二棚子戏、郧阳皮影戏和郧西三弦等音乐元素为一体,创编了现代题材大戏《洪江激流》,首开郧剧实践之先河。随后,这种兼容各地方小戏曲特色音乐,改编、创作戏曲作品的艺术形态,在郧阳地区各地渐次实践。
2012年,为进一步提炼十堰地方文化精髓、整合十堰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根据国务院、湖北省政府关于保护、传承、发展地方戏曲相关政策要求,十堰市在总结、研究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等艺术发展规律及其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吉林“吉剧”、湖北“荆州花鼓戏”等地方戏曲剧种的整合“命名”方式,首次明确提出了创立十堰地方戏曲——郧剧的主张,并围绕新兴剧种的发展历程、音乐唱腔、未来发展趋势等多次召开专家论证研讨会,形成了《关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郧剧的意见》。
2014年4月,十堰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古装大戏《均州旧事》正式以郧剧为剧种名称。该剧以郧阳皮影戏为主要声腔、以郧西三弦为辅助声腔,对郧剧音乐唱景抒情、刻画人物的功能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2014年7月,该剧在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获音乐设计一等奖及剧目、编剧、导演、舞美、灯光设计、表演等十一个奖项。
长期关注、支持湖北地方戏曲发展的原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铁在观看 《均州旧事》后指出:“《均州旧事》很别致,很有意境;音乐优美,悦耳动听;演员的表演很到位,嗓音、基本功都不错。十堰市将本地各个零散的小剧种融在一起形成了郧剧,敢做敢为,在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2015年,丹江口市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郧剧《风雨塔灯岩》以郧阳八岔子、郧西三弦为主要声腔,构架全剧音乐,在当年10月“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和11月“2015年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中载誉而归。
自2014年后,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郧西县、房县等地先后成立郧剧剧团,创作排练郧剧剧目,郧剧声腔名段也在十堰各地民间广为传唱。至此,历经漫长岁月的孕育、成长与磨砺,集十堰不同艺术种类精华之大成的郧剧,实现了十堰地方戏曲剧种的嬗变。
基于十堰地区地方戏曲剧种的内生要求及郧剧艺术团体的成功实践和发展趋势,2016年,十堰市正式启动郧剧剧种申报项目,将郧剧作为新兴剧种申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
郧剧形成的历史意义
(一)填补了鄂西北地区没有代表性地方剧种的空白
十堰地处鄂西北边陲,是湖北五大方言区之一——鄂西北方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内有多种地方小戏曲、曲艺、民歌、民乐。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地方小戏曲声腔音乐单调、表演形式单一,多年来一直在各自相对狭窄的区域流行,无法满足较为复杂的戏曲形态的需要。
郧剧融十堰各艺术门类之精髓、聚十堰各地方小戏曲之特长,既有琴子戏、八岔戏之活泼,又有皮影戏之奔放,既有郧阳曲艺之典雅,也有十堰民歌之欢畅。其声腔多样、板式齐全,适合正剧、喜剧、悲剧等各类剧目的演出,是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鄂西北方言区代表性剧种”。
(二)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
在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形态发生极大变革,人们审美观逐渐现代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郧阳地方小戏曲、郧阳皮影戏、郧阳曲艺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新兴文化替代、逐渐消亡的趋势和危险。
聚全市之力,把语言一致、剧目通用、表演样式相近、声腔基因相似、在同一地区流行的不同艺术门类,由小及大、由简及弘地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剧种,使更多、更优秀文艺作品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让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地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十堰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服务十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十堰于1969年单列设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五十年间,十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由一个不起眼的山乡小镇跃升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十堰是湖北传统戏曲大市,曾创作出了荣获“曹禺剧目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屈原文艺奖”等影响广泛的优秀剧目。
进入新世纪,随着十堰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加繁荣的地方戏曲文化支撑。十堰地方剧种——郧剧的形成,是十堰人民用集体认同的艺术形式,讴歌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的必然结果;是十堰文化工作者遵循戏曲艺术发展规律,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的文化结晶;更是十堰地方戏曲事业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新。
郧剧剧目与表演行当
(一)郧剧剧目
郧剧传统剧目有 《乌盆记》、《卖花记》、《卖水记》、《四游记》、《白扇记》、《二度梅》、《秦雪梅观花》、《李渊辞朝》、《薛刚祭坟》、《方四娘还魂》、《郭巨埋儿》、《张孝打凤》、《马葫芦换妻》、《小姑贤》、《李氏割肝》、《东楼会》、《公堂报》、《乌鸦报》、《黑驴报》等。
郧剧创作剧目有 《小两口顶嘴》、《好姨妈》、《二杆子招工》、《堵河黎明》、《洪江激流》、《大成与小翠》、《有男人的光棍女人》、《均州旧事》、《风雨塔灯岩》、《坎子山的脊梁》、《特殊待遇》、《香樟树下》、《醉飘香》等。
(二)郧剧行当
生行——有须生(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须生(老生)、娃娃生演唱以本嗓为主,筒子调上下句尾音用假声;小生、武生以本嗓为主,假声相辅。
旦行——有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闺门旦等。演唱以本嗓为主,筒子调上下句尾音用假声。
净行——亦叫花脸,有唱功花脸和做功花脸。本嗓演唱,筒子调上下句尾音用低八度。
丑行——有文丑、武丑之分。演唱以本嗓为主,边本结合。
郧剧院团及代表人物
(一)郧剧院团
十堰市共有6个郧剧院团。其中,十堰市郧剧团、丹江口市郧剧团、郧西县郧剧团、房县郧剧团为国有公益性事业单位专业院团;张湾区郧剧团、茅箭区郧剧团是由两区文化部门指导、文化馆管理下的民间社班团体。
4个国办专业院团共有从业人员186人,其中管理岗位人员17人,专业技术人员119人,年均演出600余场次,吸引观众200余万人次。新时期以来,共上演剧目113个,其中传统剧目73个,新编剧目40个,保留剧目56个,目前仍在继续上演的剧目有31个。
2个民间业余郧剧团由郧剧爱好者组成,两区文化主管部门采取“项目带演出”或“以奖代补”的方法,在剧目生产和演出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共有固定管理人员4人(区文化馆干部兼任),主要业务骨干48人,其中乐队22人(含武场),演员26人。有保留剧目《打金枝》、《站花墙》、《草人媒》、《提亲风波》等20余个,目前仍在继续上演的剧目有8个,年均演出500余场次,吸引观众百万人次。
(二)郧剧代表人物
王德荣,男,1928年出生,原郧阳地区均县(今丹江口市)青塘村八岔子剧团负责人(班主),2000年去世。代表剧目有《天官赐福》、《敬天神》、《阴阳错》、《汾水河》、《东楼会》等二十余个。
查茂华,男,1942年出生,长期致力于十堰地方曲艺“郧西三弦”词曲研究,是第二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飞身崖传说》、《深山红烛》、《哑娃奇遇》等。
柏兴福,男,1952年出生,竹溪县汇湾镇兴福皮影戏班负责人。熟悉皮影戏音乐的各种声腔和板式,能用不同声腔演唱《淤泥河救主》、《薛刚反唐》、《张四姐闹东京》、《山伯会友》等十几部大本连台剧目,是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蒙正雄,男,1945年出生,郧阳区城关镇琴子戏剧团主弦。熟悉琴子戏音乐、精于蛤蟆嗡演奏,是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吴景丽,女,1946年出生、1958年入行从艺,长于青衣、彩旦,是湖北省金牌演员获得者。其代表作有 《洪江激流》、《穆桂英挂帅》、《三哭殿》等。
张庆华,女,1956年出生,长于旦角、生角,被誉为“郧阳戏曲舞台一枝花”。
杨春林,男,1956出生,生行见长。其代表作有 《卧龙拜凤》(饰演诸葛亮)、《张飞迎贤》(饰演刘备)等。
张文平,男,1958年出生,长于老生,国家二级演员,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表演二等奖和全省地方戏曲演员比赛表演二等奖获得者。他以唱功见长,音质坚实、音高响亮,运用自如,柔韧有度。
王军,男,1964年出生,专攻长靠武生,国家二级演员,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得主。他的表演朴实简练,刻划人物准确,唱腔明快舒展,被誉为“郧剧中坚实力派人物”之一。
刘晓花,女,1968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员,以唱功、表演见长,其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表演情真意切,栩栩如生。
吕燕娅,女,1969年出生,主行娃娃生。在“第二届湖北省艺术节”、“北京市2015年金秋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剧目《风雨塔灯岩》中,跳出本行扮演老旦——母亲莲花,其表演沉稳有度,唱腔凄美清幽、形象端庄得体、刻画人物准确,丝毫不显串行之迹、跨行之拙。
陈鹏举,男,1988年出生,以生角为主,唱演舞俱佳,尤以高低腔音对比见长,被专家称为“郧剧舞台难得的新生代”。
刘静静,女,1994年出生,以旦角为主,其嗓音明亮清纯、清脆圆润,擅长真声假嗓结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