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已有冰冻饮品 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原标题:唐宋时期已有冰冻饮品 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如是说

那么,炎炎夏日吃什么

既能打发闷热的时光

带来清凉的慰藉

又能勾起对美好时光的感怀?

跟着风物君

来一波回忆杀

看一看清凉解渴的老冰棍吧!

1、冰食何时起?

中国古代的夏天有多热?为了得到答案,风物君穿越时空@了范成大: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南宋·范成大《剧暑》

当范成大在火辣辣的日光下大汗淋漓、生无可恋之际,小他一岁的杨万里,又在干什么?

该君正在享受美味冰食带来的清凉爽腻,惬意舒展、吟诗作赋。不信?且看:

▲围坐桌前吃冰消暑的宋人。图/来自网络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

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南宋·杨万里《咏酥》

杨万里咏的“酥”,大抵是自唐朝开始出现的冰酪,即把果汁、牛奶、药茶、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

《唐摭言》描述唐代樱桃宴时曾提到“和以糖酪”,那时的冰酪中已加入蔗糖,冰凉爽口的同时带着沁人心脾的甘甜。

除了作诗赞叹冰酪的清凉外,“资深冰食爱好者”杨万里还记述了小贩沿街叫卖冰块的情形: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夏季热闹的宋代集市。图/来自网络

依据《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南宋时冷饮花样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果汁类饮品就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三更天才结束。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冰店里,还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的场面绘入画中。

其实,早在宋代之前,冰食就已经诞生。只是那个时候,冰食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并不高,普通民众无福消受而已。

▲和古人相比,现代人拥有的消暑方式是在太多,冰食冷饮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图/来自网络

三国时,曹操曾在漳水边建造了一个装潢华丽、气势宏伟的冰井台,专用藏冰来降温。每逢酷暑天,曹氏父子常来此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云仙杂记》有言:“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由此可见,藏冰驱热也好,冰食解暑也罢,是当时的平民百姓无论如何也消受不起的。

《楚辞·招魂》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曰:“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清凉,又长味好饮。”挫糟,指的是除去酒糟,留下清酒,将清酒冰镇。

▲图/来自网络

听起来,和瓶身冒着水珠与白气的冰镇啤酒、冰冻可乐十分相似。溽暑难消之际,喝一口,简直透心凉,心飞扬,怎一个美字了得?

2、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老冰棍儿

冰棍儿,清凉解暑,甜而不腻,有驱赶暑闷之奇效。当我们来到不同的城市,冰棍儿的面目又有何不同呢?

上海丨盐水棒冰,一统天下

盐水棒冰,是老上海的夏日记忆。

汇集了盐、淀粉和蜂蜜的盐水棒冰,与其他甜腻的“妖艳贱货”都不一样。它可盐可甜,自有风味,像极了腔调软糯但性格独立的上海姑娘。

无论是旧时公房小区的烟纸店,还是捂着棉被叫卖的街边小贩,亦或是超市的冷柜,都少不了盐水棒冰的身影。

▲旧上海街道上密集的商铺,这里的大多数食品或文具店都可以找到盐水棒冰的身影。图/汇图网

断棍的4毛,完好的5-6毛,升腾着白色雾气的盐水棒冰,光是靠近嘴边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意。

悄悄吞咽口水后,把冰棍用力嘬入口中,从口腔到脸颊被瞬间冻住,但又舍不得拿出,不用力吮吸就不够甜的执念,总会让舌尖会被粘出点血腥味儿。

▲盐水棒冰。图/搜狐美食

咬着吃,一般人是绝对舍不得的。但嘬着嘬着,无法被兼顾的棒冰末端渐渐就有盐水悄然滴落,慌忙间,抬手、低头,边舔滴落的汁液,边吮吸冰棒露出木棍处的盐水。

纵是无法阻止冰棒的融化,好歹,也在和炎热做斗争的同时,与盐水棒冰一起,度过了短暂又持久的欢乐时光。

▲用冰棍儿木条做成的投石车。图/souhu.com

吃完棒冰的木条,亦自有妙用。女孩们用攒下的木棍儿编篓子、搭小房子;至于男孩,则用它们抓阄、玩起挑冰棍棒的游戏。棒冰带给童年的是一整套的喜悦,凉爽,也热闹。

广州丨五羊雪糕,穿越时空

五羊雪糕对广州人而言,是属于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图/佛山吃货部落

广州又叫羊城,“五羊”与“五位仙人骑五只羊飞临粤地,把谷穗留给广州”的美丽传说相应和,带着浓浓的广州风味。

关于“年过半百”的五羊雪糕的具体生辰,至少有两种说法:根据《广州市志》的记载进行推测,五羊雪糕的创立应该不会早于1969年;但原广州市人民食品厂的老员工则坚称,五羊雪糕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有了。

▲图/吃喝玩乐IN广州

不同的广州人,记忆里的五羊雪糕也有差别。

有人执着于最早加入炼乳、蛋味香浓的蛋奶批(条),有人倾心于裹着一层厚厚朱古力外壳的丝滑牛奶雪糕,有人在逼死选择困难症的多口味水果味甜筒里流连忘返,有人对红豆双皮奶味、杨枝甘露味等特色甜品元素的雪糕情有独钟,最新推出的乌龙味和芝士味棒冰更是成为尝鲜者的不二之选。

▲摄影/韩诗扬

悠久的历史、润滑的口感、咬起来“啵啵脆”的外皮、料足浓香的巧克力、鲜美浓稠的果味,品类众多的五羊雪糕周身都散发着广州人会吃的气质,几乎成为每个广州人的夏日救赎。

南京丨赤豆白玉,势均力敌

南京人说起马头牌,总要加一句“我们南京的”。

▲推着自行车贩卖马头牌冰棍的小贩,马头牌冰棒有其特制的木箱,印着自己的logo。图/来自网络

听到“马头牌——冰棒”、“马头牌——冰棒”的吆喝,配着笃笃笃敲打木箱的声音,南京人的夏天,才算是有了盼头。

▲马头牌大赤豆。图/来自网络

大赤豆是其主打品种,为“火炉”南京的夏天,带来丝丝清凉。红白相间的纸质包装上印着的长脸马头,是南京小伙伴们童年里关于夏天,最甜的回忆。

粒粒熟透的红豆配着奶香味十足的膏体,一口下去,香气四溢,甜糯冰凉。

▲南京马头牌冰棍儿。图/v.qq.com

白玉茶冰棒,纯色锡纸包装的长方体,一半白、一半绿,抹茶牛奶味、口感软糯、身材迷你,个头还不足手掌大小。

白玉茶冰棒的锡纸上无任何花纹字样,亦不见品牌商标的踪影,是活在八零后、九零后记忆中的神秘冰棒。在巧克力、碎冰冰横行的年代,白玉茶冰棒因抹茶口味获得“冷饮界的异类”的荣誉称号。在冰棒5毛,雪糕1块的岁月里,其身价已然达到4块/根,堪称奢华的代名词。

天津丨康乐小豆,毕生挚爱

与其他城市的老冰棍日渐没落不同,天津的康乐小豆,至今都是网红。

▲康乐店面。图/来自网络

声名在外的康乐小豆一直是游客们到天津后合影打卡的主角。到了滨江道,不去康乐门口排队买支康乐小豆拍照,如同没有到过天津。

星星点点的桂花和色泽饱满的红豆包裹在牛奶之中,周身散发出温柔的气质。一口下去,咬出的整颗红豆冰凉甜糯,豆香萦绕。

▲康乐小豆。图/爱游和平

《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对驱热还不忘养生的天津人而言,康乐小豆堪称他们的毕生挚爱。

绍兴丨黄酒棒冰,网红担当

绍兴人,爱酒。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便与一众文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绍兴兰亭。图/视觉中国

王羲之的园林住所兰亭,其实就在绍兴的兰渚山下。提起绍兴,却不提黄酒,多少显得有些“外行”。

绍兴人对黄酒的热爱,早已不限于黄酒本身。恐怕任何食物在绍兴人眼中都可与黄酒共存,包括奶茶和冰棍。

▲黄酒棒冰。图/来自网络

黄酒棒冰可能不算老冰棍,但实在特别。土豪金的外包装,配上褐色的腰封,再盖以白色的标识条,古朴中带着点壕气。

虽叫棒冰,但配料除了黄酒,主要是糯米和奶制品。口感顺滑软糯,冰体完全化在口中后,黄酒香悠悠而出,中和奶味后酒味并不突兀。

黄酒棒冰成网红,不止因其口味独特,还与它曾在网上引起“吃黄酒棒冰算不算酒驾”的讨论有很大的关系。

东北丨群雄割据,难分伯仲

东北的老冰棍儿,近几年可谓风靡全国:中街大果、马迭尔、东北大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中街冰点的高端品牌“中街1946”是新晋网红。2017年6月销售额也是天猫及淘宝冰淇淋类目的第一,其销售额在这个类目总量中的占比高达43.4%。数据来源:阿里数据。图/来自网络

据说,中街大果是1946年张作霖的后厨在中街创立的冰点店,原名“华兴冰果店”,后因奶足、个儿大,产自中街被称为“中街大果”。“1946”的字样被印在每支雪糕之上,成为怀旧经典。

而东北大板却并非统治东北人童年的冰棍,很多东北人“听都没听过”。

“马迭尔”这位从明清到民国一路走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冰棍界元老以“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不添加膨化剂,固化物(牛奶、鸡蛋等)投放比例远高于冰激凌”等优势倍受喜爱。

▲马迭尔。图/李嘉兰菲

除此之外,“德氏”、“宏宝”等东北冰棍也占据着东北人的童年时光。

东北老冰棍儿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拥有众多知名品牌,还与东北人“不吃冰棍过不了冬”的习惯有关。️这种“吃反季节食物”的习惯,每个当地人都心照不宣。

东北的冬天,卖冰棍儿不需要冰箱,一箱箱、一件件的冰棍儿会被堆在路边儿的地上,早年还有过论斤出售的情况,毕竟,对于东北人来说,冬天一定要“囤些冰棍儿”在家。

▲东北人在雪地里直接把冰棍摆在地上贩卖。图/百度旅游

冰天雪地里吃冰棍儿,如何保证嘴巴不被冰棍儿粘住是东北人的独门秘技。

撕开包装先啜一小口,舌尖在冰棍上抿一下试探温度,待确定了口腔与外界的温差,你就可以控制舌头配合牙齿的咀嚼,开始尽情地搅动与翻滚。整个过程必须行云流水,极寒的气温容不得一丝喘息,嘴巴稍微大那么一点,你就会切身感受到中医学中的“体寒”到底是什么。

——《东北人不吃冰棍是不是就过不了冬》

“即使嘴不慎被粘在冰棍上,也不用害怕。因为冰棍儿总会融化的”,一位身在北京的哈尔滨人,这样解答风物君关于“冬天户外吃冰棍粘嘴”的疑问。

来源:地道风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