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堰小学:探访校园戏曲新风潮

秦楚网讯 通讯员邹艳报道:“妈妈,涮腰动作要把身体向前倾,再跟我做一遍。”“奶奶,你别跳广场舞了,来跟我跳戏曲广播操吧。”开学以来,传遍大江南北的戏曲广播操持续走红茅箭区二堰小学,笔者走入校园和师生家庭,有了惊喜的发现。

强身健体  神采飞扬

“这节热身运动是腕花小云手,这节放松运动是打拱加四方步……”每天大课间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六百多位师生准时出现在操场上共练戏曲广播操。单拉山膀、涮腰、腕花小云手、飞天十三响……这些专业动作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独特而富有韵味,让人眼前一亮。笔者在现场看到,在京剧背景音乐下,师生们一招一式做得有模有样。“这套广播体操也有热身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腿部运动,不同的是动作太有趣了,老师还特别强调眼神要到位。”采访中,不少孩子兴奋地向笔者分享了戏曲广播体操带来的新鲜感。负责活动推广的王晶晶老师告诉笔者,戏曲体操是舞蹈、体育和戏曲三种艺术形式的有效结合,学校70%的孩子来自进城务工家庭,自从练习了戏曲体操,这些平时疏于管教的孩子在气质和仪表方面都有改变,“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能够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下肢力量以及身体的柔韧性。精气神儿足了,连走路、写字都好看一些”她表示。

经过两个多月的磨练,师生们都能完整地做出10节体操动作,一百个学生甚至当上了“小教练”成为老师们得力的小帮手,每天站在体操队前面做示范。笔者向体育教师了解到,大多数孩子的体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课堂竞技中有出色的表现,既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增加了高效体育课堂形式。

走入家庭   亲情互动

每天晚上7点是四(1)班吴婷和奶奶练习戏曲广播操的固定时间,小吴婷总是让奶奶多做一遍肩部运动“单拉山膀”。她告诉笔者奶奶患有肩颈炎,平时颈椎肩膀总是喊疼,自从俩人开始练习戏曲广播操,奶奶的病状得到了改善,吴婷特别的惊喜,她决定把这项运动坚持下去。三(2)班刘瑞康妈妈的单位也在学习戏曲广播操,吃完晚饭刘瑞康和妈妈一起“切磋”舞艺。踢腿、架掌、拱手作揖……他们邀请爸爸当裁判,评比谁的动作更准确,谁的姿势更优美,母子“PK”高潮迭起,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该校鼓励学生将戏曲广播操带进家庭,发动父母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这项运动。平时紧握手机的家长因为戏曲广播操和孩子站在一起,开心地享受着其乐融融的家庭温情。“我工作忙平时很少关心儿子在学校做了些啥事。这段时间他强烈要求我和妈妈一起陪着做操,我发现儿子的优点挺多的,做事情很认真能坚持下去,真像个男子汉。”“和孩子一起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舒缓工作压力,我和孩子的沟通变多了,家庭矛盾就减少了,对于家庭来讲是件好事!”许多家长都表示和孩子共学戏曲广播操增加了亲情互动,拉近了亲情的距离,对于家庭教育和管理有很大的促进。笔者了解到60%的学生家庭都参与了戏曲广播操运动,一些学生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表演活动。

聚焦传统   深挖内涵

笔者走进音乐教室,看见五年级学生正在欣赏锣鼓、钹、京胡等京剧伴奏乐曲,孩子们被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信息课上,学生们利用10分钟自由查阅时间搜索各种戏曲知识。“每种人物的脸谱为什么不一样?每个地方的唱腔为什么不相同?戏曲是从何时开始流传的?传统戏曲文化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去解密。”六(2)班文艺委员向笔者表示自己接触了戏曲广播操后对戏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戏曲广播体操的走红反映出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大大增强。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粹,从文化背景上出发,这是一套非常值得挖掘和创造的特色项目。”校长陶国德告诉笔者,学校结合国学特色教育,深挖戏曲文化内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戏曲艺术的传播更接“地气”。通过拜专家学艺、播放戏曲音乐、观看戏曲视频、成立戏曲研究小组等形式不同层次地构建出戏曲文化模型。在音、体、美课堂中渗透戏曲文化教学,让学生舞动戏曲、描绘戏曲、聆听戏曲和吟唱戏曲,动静结合尽显戏曲之魂,体现师生谦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陶国德对于目前学校推广戏曲广播操活动总结出了两个“有利于”: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有利于艺术、体育形式的创新,他表示戏曲广播操舞动校园、走进家庭不再曲高和寡,而是更加贴近师生的生活。下一阶段,学校将邀请校外专家指导戏曲教学,组织师生参加戏曲广播操竞赛,继续探索传统戏曲文化的广阔天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