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帐陈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人们对皮影艺术的最高赞誉,它那带有浓厚地方乡土气息的唱腔以及娴熟的耍影技术曾经给观众带来了品味不尽的艺术享受,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如今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皮影戏了。但在我市的竹溪县,目前却仍有一支皮影戏班能够坚持演出,他们在当地也被称作竹溪高腔皮影戏班。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是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并通过灯光将影像投映于幕窗上,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它集传统的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于一身,荟萃了剪纸、窗花以及地方戏、口技等艺术形式。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竹溪县汇湾乡,每年的吉庆节日,这里都要演出竹溪皮影戏。傍晚时分,锣鼓响起,皮影戏又开始上演了。
柏兴福,竹溪县皮影戏柏氏家传第三代传人,也是竹溪皮影戏非遗项目传承人。柏兴福从小家贫,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戏,每天天不亮起来练习唱本和拿影子,听父亲讲戏,将父亲讲的内容一字不漏的全部背下来。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我老爷爷会唱,老爷爷教给我父亲,我父亲教给我。当时经常出去演出,在那个时代一年唱三百多场。在我老爷爷没有唱过后,他把我教会了,我就出师了,我老太太教的我老爷爷,就是说我们是不断继承下来的。
也许童年的经历给柏兴福的皮影唱腔奠定了一定的生活基础,柏兴福的演唱节奏分明,剧情细腻。多以圆韵、高亢、粗犷、诙谐为亮点,而这种唱腔也被当地称为竹溪高腔。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唱得也是竹溪高腔,竹溪高腔它有九腔十八班,它里面有也带峰家修二黄。音乐它也是按照竹溪高腔的谱子给出来的,它也是点哪个戏给哪个,最重要的是唱的节奏
竹溪皮影戏历史久远。相传,明朝中期,一位陕南陈姓皮影艺人将皮影戏带入竹溪,经过了竹溪本土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和提高,皮影戏的表现形式和唱腔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竹溪高腔皮影戏。
竹溪县文化馆馆长熊翔:竹溪高腔实际上是民间的音乐和竹溪本地方言两者的结合,称为竹溪高腔。皮影戏在表现的时候往往是采用了竹溪高腔,后来皮影戏逐渐退出舞台了,这个竹溪高腔它又保留了下来,皮影戏实际上就是竹溪高腔和这个皮影戏型的两者的结合
柏兴福告诉我们,他使用的皮影子人物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庭院楼阁道具样样俱全,全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影子,到他手上也有百年的历史了。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光衣裳是二百元钱,光衣裳和撩页子,撩页子靠衣裳 舞扇子,各方面加起来是将近227,270左右,它这个加起来是270 左右,但是我梢子就有300多,梢子就是人物的脑壳,在皮影子的时候叫梢子。
在传统的皮影人物制作上有汉路和西路之分,主要区别在影子的雕刻制作工艺上。西路一般是大影子,皮质粗糙,雕刻花色简单。汉路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柏兴福使用的就是汉路影子,除人物造型外还有刀枪剑戟、龙宫莲台等。由于年代久远更显得古香古色,华贵无比。
搭台唱戏时,影子一般由一至二人在亮子后耍、唱、念、打、做出生、旦、净、末、丑各种人物。耍影人即主唱人,称为“揽门”。揽门人在竹溪皮影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担负着各种行当的影舞动作,还要担当各种行当的表演和配音。
台上一人独唱,后台众人帮腔。皮影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是二胡、唢呐,武场用的则是土锣鼓。
梁文兵,柏氏皮影戏班的皮影乐师,也是柏兴福的大弟子,15岁跟随柏兴福学习皮影伴奏,这一学就是20多年。现在每场演出梁文兵都要跟随师傅合力完成,文场、武场必须样样精通。
皮影戏乐师梁文兵:一场戏完成下来你要看唱什么戏,跟着电视剧一样,有长有短,长一点的三四个小时,短一点的一两个小时,这样一坐要做两个多小时对于你来说难吗,坐习惯了吧,开始是坐不住,后来坐习惯了,坐习惯了就一样了。
皮影戏的演出剧目非常广泛,尤其以历史戏、神怪戏最受群众欢迎。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演戏我在以前能演九十多场戏,现在这些年唱得少些了有七十多场戏,爱唱的也就是一些名戏《薛仁贵征东征西》这个《薛刚反唐》这个,名戏。也就是说唐宋元明清,在那个时候有八九十本戏,有九十多本戏,现在还是唱以前的老本子,按照以前遗传的历史来唱
竹溪皮影戏主要是在各种节令习俗和村民的婚嫁时演出,主要内容都是祈福驱邪、保佑吉祥。
今天,柏兴福要为同村村民酬神还愿。天色渐暗,柏兴福早早搭起戏台,挂起影子,做着演出前的准备。
演出前请戏的主人要先在戏亮子前支起桌子,桌上摆放香斗,供献糖果之类祭品,主事人跪于桌前焚香点表、燃放鞭炮,祭神戏即刻开演。
一场戏里不同人物需要不同的造型,这就需要随时更换人物的头部,俗称“梢子”。
如今,演出市场十分不景气,一本戏要演出四五个小时,一个皮影戏班演出下来,能有个几百元左右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即便如此,这样的演出机会也是少得到了难以维持生活的状况,因此在竹溪当地,只有柏兴福一个专职的皮影艺人了。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现在农村不够唱,它也就是上面没有活动经费所以没有活动经费,是没得这个活动经费吧啊?它公上没有订场不够唱,全靠私人接我们,他私人不接我们,我们就没有唱的
从曾经的辉煌,到今天的重心转移,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萎缩状况略见一斑。截止目前,竹溪皮影戏很多剧目已经失传,现在仍能演出的剧目仅存七十余部,而且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退出,很多剧目正在快速地失传中。
竹溪皮影戏传承人柏兴福:竹溪原本有三家,现在那两家失传了,就剩我一家,为什么我一直传下去啦,原来在那个点的它有买皮影的,还贵,在钱当钱用的时候给我五万一副戏影子,我没有卖,我也就是保留下来
竹溪县文化馆馆长熊翔:现在我们采取的一是把它的项目收集挖掘整理,向市非保名录申报,再就是鼓励柏师傅带传承人,实际上他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已经在跟着他学,通过他们再逐步的扩大,把这个竹溪的皮影不让它失传,要让它保存下来。
皮影戏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同时沉淀了厚重的文化。柏兴福对皮影戏的热爱和坚持使其在竹溪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也许正因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人将它重新拾起,并使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