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五峰“大龙口”的传说:因酷似龙口而得名?

位于汉江南岸的大龙口,因山形酷似龙口而得名。400多年前,河南“汝南世家”的族人辗转来到这里安家,一代代繁衍至今。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见习记者 韩玉砚 通讯员 周宗华

在郧阳区五峰乡大石沟村,有一个独特的风景——“大龙口”。大龙口山形奇特,极像一个张开大口的龙头,故而得名。大龙口历史悠久,流传下来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金鸭子”和“石屋藏金”……

大龙口因酷似龙口而得名

大龙口位于汉江南岸,主峰高约15米,面积达600平方米。站在郧阳区五峰乡大石沟村村口看去,大龙口山形奇特,有“一柱擎天”之称,是三千里汉江独一无二的风景。。

顾名思义,大龙口看起来就像一个嘴巴张开的龙头。站在大石沟村村口的河滩望过去,大龙口的主峰像上嘴唇,紧接着有一条缝隙,像极了龙口;龙口下面的一片小石桩,就像是龙的下嘴唇。龙口惟妙惟肖,让人百看不厌。

紧挨着大龙口的是汉江的一个回水湾。回水湾便于停船,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码头。过去,西出东进的各类船只停靠在这里,南来北往的行人从这里出发,十分热闹繁华。有意思的是,所有在回水湾上下船的旅客,都要经过龙口的位置——即龙口的上唇与下唇之间那条非常狭窄的缝隙,当地人称其为“进龙口”、“出龙口”。

时间长了,大龙口声名远播。时至今日,仍有陕西、河南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到大龙口游玩。

当地流传着两个传说

大龙口的历史悠久,据当地人说,很早以前就有了这座小山。

关于大龙口,有两个版本不同的传说。一说大龙口里有两只金鸭子。据说,在多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有驾船人亲眼看见金鸭子从龙口走出来,到回水湾里游泳。消息传开后,很多人蜂拥而来盗宝。但他们挖遍大龙口,一无所获。

如今,在大龙口上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坑、洞和石窝,据说就是盗宝人留下的痕迹。

另一个传说是大龙口里有一座石屋,里面住着一位金花婆婆,守着金马、金碾子。金花婆婆日夜不停地用金马拉着金碾子,碾出一堆碎金子。

当地人说,石屋有一道石门,开石门需要一把金钥匙。这把金钥匙的形状非同寻常,钥匙把上连着两根茄子。只要拿着这把钥匙走近大龙口,石门就会自动开启,里面的宝贝会跑出来。但是,若非百年不遇的有缘人,即使是神仙也休想得到这把钥匙。

有一天,有个山里人来到大龙口,准备过江走亲戚。他手里刚好拿着一把连着两根茄子的钥匙,边走边不经意地把玩。

这个山里人接近大龙口时,忽然听见大龙口“轰隆隆”一声巨响,只见石门洞开,一匹金马飞奔而出……山里人没见过这种阵势,吓得丢下手中的钥匙落荒而逃。金马衔起那把钥匙,回到洞里,石门又轰隆隆关闭。后来,即使有人制作出一模一样的钥匙也不能打开石门了。

很多人的名字与大龙口有关

听当地老人说,400多年前,他们祖先河南“汝南世家”的一支,筚路蓝缕、扶老携幼,辗转来到大龙口安家。起初,先民以大龙口为“墙”,搭起一座座茅草棚,在大龙口附近开荒种地、驾船打鱼,一代代繁衍至今。

大石沟地名因大龙口而来。起初,没有大石沟这个地名,祖先便根据日夜庇护他们的大龙口,结合当地地形,给这方福地取名为大石沟。大龙口孕育了大石沟人石头一样踏实、诚实的性格,让大石沟人世世代代受益无穷。

当地很多人的名字都与大龙口有关。很多出生在大龙口附近的村民,乳名皆为“石头”。在大石沟村,一个家族中常常有十几个人取名为“石头”。有时,为了便于区分,就在“石头”前后缀上姓氏或排行,如“大石头”、“小石头”、“李石头”、“张石头”、“刘石头”、“陈石头”等。

当地一位70多岁的周姓老人出生于大龙口附近的“棚户区”,他的小名就是“石头娃子”。“石头娃子”憨厚老实,因此,很多人认为他生来愚笨,一生不会有大出息,甚至连媳妇都讨不到。

有天夜里,“石头娃子”梦见大龙口里走出来一位老头,劝他趁着年少赶紧拜师学一门手艺,保证一辈子吃喝不愁。“石头娃子”按照梦中指示,苦学铁匠手艺,终成一名匠人,吃喝不愁。有一天,一名携子流浪的女子行至大龙口,在村人的撮合下,“石头娃子”娶其为妻。后来,该女子又为“石头娃子”生下一儿一女。如今,“石头娃子”儿孙满堂,家业兴旺,生活幸福。

村里人都说,是大龙口给“石头娃子”带来好运。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移民搬迁工程启动,大部分的大石沟村民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居住,村庄里只留下几户人家。如今,大石沟架了桥,平整了土地,政府又将这里确定为扶贫搬迁安置点,大石沟口矗立起一幢幢白墙绿瓦的新居,又热闹起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