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农 特色强农—— 2016年十堰农业发展亮点回眸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吴楠 报道: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局获悉,2016年全市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8家。全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832人,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签约3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大力推进生态特色产业开发,2016年全市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改造老基地25万亩,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4个县(市)被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占全省的1/9,其中新增园区占全省的1/3。

农业科技含量稳步提升

2016年,十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产业强农、产业扶贫中的支撑作用,围绕粮油、水果、茶叶、中药材、水产、食用菌等重点产业组建多个专家团队。各团队共开展各类培训90余场次,培训农民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5万份。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832人,其中创业培训578人。着力培育职业农民典型,在全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之星”评比活动,10名创业农民获评创业之星。

品牌建设提档升级

2016年十堰成功举办“互联网+茶产业暨万里茶道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活动”,我市与襄阳市、陕西安康市和汉中市签订汉江流域茶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备忘录。来自北京、湖北、陕西三省市的107家茶企参加茶叶展销活动,现场累计成交额达到189万元。市农业局与武汉陆羽国际茶业交易中心签订茶叶交易意向协议,意向金额达10亿元。我市茶企与香港泰德事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交易合同,签约金额达2.86亿元。新华社、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14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活动,武当道茶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去年9月20日,武当道茶业有限公司和武当道茶集团筹备处正式挂牌,启动了“武当茶城”的建设,规划建设集茶叶仓储包装、茶产品销售、茶艺表演、茶产品研发、互联网交易和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商城,推动了我市茶产业提档升级。

会展助力农业经济发展

2016年,我市先后组织10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千种农产品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北京)、第三届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襄阳)、第十三届武汉农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昆明)等10余次大型农业展会,武当道茶、胭脂米、木榨油、香菇、木耳、黄酒、魔芋制品、蜂产品、水产品、特色粮油等富有资源优势的名优农特产品受到全国消费者青睐。累计签约合作项目30余个,协议金额3亿元,现场销售金额累计达3000余万元。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庐陵王黄酒、十堰市五龙果茶场的茶叶、湖北香满宇食用油工贸有限公司的木榨油等7家企业的农产品获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金奖;渝川食品、诚者茶业、鸿大粮油、鄂鲁淀粉、优优水产等22家企业的农产品获得武汉农博会金奖;圣水茶场的“圣水毛尖”和渝川食品的“红油豇豆”获中国农交会参展产品金奖。

农业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2016年,市农业局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贫排头兵作用,从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筛选确定113家企业,命名为“全市首批重点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对认定的企业,在项目安排、贷款申请、扶贫贴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推进产业扶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农业生态环保有序开展

市农业局出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个专项工作方案,编制印发《十堰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技术手册》。全力组织推进库区网箱清理工作,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技术指导、检查督导,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力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405万亩。加强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全市完成清洁能源入户9340户,完成率93%;完成户用沼气2110户,完成率105%;完成小型沼气工程94处,完成率94%。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新技术和新模式,去年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面积达150多万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