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
老郧阳历史悠久,文化积蕴丰富。历史文化素以“巴俗、秦风、楚歌、豫音”特色以闻名,县志中有 “郧阳民风古朴、民多秦章,男子烧畲为田,女子揖麻为布,唯知务农好学,但信巫而不药”之记载。 主要民间艺术有:花鼓戏、凤凰灯舞、代诗歌、曲剧、豫剧、二棚子戏、打锣鼓等具有鄂豫陕渝四省边沿地方风情特色的民间艺术,既有“孔子沧浪听山民唱歌,屈原大夫长啸《桔颂》,秦始皇东巡抚郧阳抚归,原杰三省都御使开疆置郧”的皇家风范,也有“麇、鹿看人唱戏,羚羊伴人夜行,野猪和牧猪交配,山民信巫而不药”的原始山野风韵。主要演奏乐器有:箫、锣、鼓、唢呐、二胡、竹笛、钹、镲等。
方言习俗
十堰是一个移民地区,大体分为五个大方言区:除十堰城区是普通话外,郧阳区、丹江口市为一方言区,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各为一方言区。最为特别的是竹山县和竹溪县,明朝以前是一个县,方言体系最复杂,仅竹山县就有不少于8个差别十分明显的方言体系。
礼仪习俗
老郧阳旧时民间晚辈见长辈、学生见先生、徒弟见师傅或故人相见,均行拱手礼。徒弟拜师要磕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作揖磕头。向陌生人问路或请教,要视年龄长幼而称呼大爷、大叔、老太太、大娘、大哥、大嫂、大姐、小兄弟等,很忌“没老没少”直问其事。行路时年轻人遇到老年人要让路。客人临门先问候“稀客”,再让坐、沏茶、奉烟、问安。客人在场主人不随便离开。留客进餐,客人分坐上下席,左右为陪席。不时敬酒、劝菜;客人未吃罢饭,主人不能先放碗筷;客人离席主人立即起身相陪,不再独斟独饮。客人离去时要送出门外,且招呼“慢走”,以示关心其一路平安。行路时,客人在前,长辈在前,年长人在前。
现在,春节拜年时农村有部分晚辈会给长辈磕头。亲朋相见握手,不再行拱手礼。吃饭时相见一般问“吃了没有”,以示礼貌。
婚嫁习俗
婚嫁的全过程包括定亲、迎亲、拜堂、回门四道程序。
定亲。就是男女订立婚约。父母拿“八字”看相合不合,若八字相合,婚姻就可成立。婚期择定后,婚前一月内,男方给女方行“纳币礼”。“纳币礼”又叫“过礼”,分“大行礼”和“小行礼”。大行礼有食品盒五架、好酒一坛,食盒内除糕点、干鲜果等食品外,还装有绸缎衣料和金银首饰等。小行礼仅有少量酒和食品、一般布衣料和金银首饰。还有不送礼品,适当给点现金,谓之“干礼”。送罢礼,男方整新房,女方办嫁妆。
迎亲。是婚礼中的关键一环,号称“小登科”。有钱人家娶亲时用八抬轿,仪仗队有对子旗对子锣、一个大乐班、一个细乐班,除龙凤彩旗外,还有提灯笼和抱鹅的。抬送嫁妆的人紧随其后。女方多由其舅家派人送亲,无论路程远近,途中花轿概不落地。新娘花轿到男方家门前,鞭炮齐鸣,鼓乐高奏。
拜堂。新娘下轿时不踩黄土地,青石垫脚,红毡或芦席铺地,毡上设马鞍,由伴娘搀扶跨马鞍,入正堂,继之“拜天地”。新郎新娘按司仪口令面北叩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意即由天地、祖宗、父母见证,婚姻正式成立。正堂摆有天地桌,上置花烛、斗、秤、粮食、柏枝、酒曲、铜镜、大葱等物,以示人们盼望和祝愿新婚夫妇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幸福,生子聪明智慧等。拜堂后 ,夫妻入洞房,向“床头神”磕头。床上放置红枣、桂枝、花生之类干鲜果,祝福早生贵子。入夜后,亲友邻里闹洞房,除公婆和娘家送亲者回避处,余者皆可参加,尽情与新郎新娘逗乐,谓之“三天内无大小”。
回门。婚后三日,新郎新娘同去祖坟瞻墓,认亲拜祖,以示新娘正式成为家庭成员。嗣后,新郎新娘备礼去女方娘家拜见二位高堂,名曰“回门”。拜后辞回,不过夜,民间有“婚后三日不留空房”之说。9日后,女方娘家再来人接。至此,婚礼全过程结束。
丧葬习俗
清末民国时期,丧葬普遍采用土葬,讲究 “重殓厚葬”、“入土为安”、“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破家而葬、债子而偿”、“坟墓必择吉地”等习俗。人死后下塌分男左女右,放置堂屋。报庙后为死者剃头、净身穿衣。男穿白内衣,女穿红内衣,外穿7件新衣。棺内铺盖均为绫罗绸缎,谓“铺金盖银”。亡者头为南,放垫背钱6个;足为北,放钱7个;手脖穿打狗饼7个,口含铜钱一枚,然后盖棺。有立灵牌、摆祭茶、点油灯、化纸钱。死者晚辈一律穿孝衣,俗称“孝子”。孝子守灵柩,亲朋好友送挽联、钱物等。灵柩停放期间,要择葬日,看风水,做斋下祭。伙祭先(即阴阳先生)起斋,开坛时身穿道服,头戴道帽,育安神经,其他人吹打。晚上起祭,灵堂两边摆放挽联;灵柩前放长案一张,上摆供香馍一副,香炉一个,酒杯三个;左放一根钎,右放一只羊。礼生4人两旁而立;孝子手持哀杖,鞠躬跪拜。在出棺的前一天晚上,举行告别仪式,家门、亲戚列队绕灵柩转一圈,瞻望遗容,然后掩殓(封棺)。
第三天(也有七天)为殡葬日,吹鼓手敲打,阴阳先生为死者摇铃开路。长子或长孙怀抱灵牌,手拿引魂幡。其他孝子头披孝巾,手持哀杖,金童玉女,青狮白象、青龙白马、大人大马等列队送灵。沿途烧纸,谓“丢买路钱”。棺木下葬时孝子跪拜,落葬后孝子四礼八拜。而后,孝子先老后少捧土洒棺,继而拿起供香馍,不准回头直奔家门。回至正堂,摆出供桌,放置祖宗牌位,跪拜后,将祖宗牌位升到神柜上,以作缅念。本地还有产妇死后坟上要插一把伞、犯了家规不准进祖坟地之规矩。
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办理 “白鹤孝”、“抬龙杠”等规模甚大的丧事已不见。
祭祀习俗
旧时,大家族的堂屋都供奉有祖宗牌位。逢年过节磕头祭拜,且到坟前放供香馍、酒、菜、烧火纸,放鞭炮,以缅怀死者。祭祀一般在清明节、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十月初一和年三十。死者“满七期”(七七四十九天)时,家人要到坟前拢坟、烧纸,意思是从这天起告别死者,以后逢年过节再去看望。对死者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均要上坟祭拜。另外,睡觉梦见已故亲人,次日要给亲人烧纸,意为死者在阴府里没钱用,添点零花钱,此俗在农村流传至今。
饮食习俗
旧时农村流行的俗语是 “黑了饭二更半,吃得早了不上算”,说明晚餐的时间比较晚,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早饭多在早晨6点,午饭多在中午12点。三餐的时间随着季节变换会有所调整,比如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多数是趁早晨凉爽不吃早饭就下地干活,到上午九十点钟才收工回家吃早饭,下午三四点钟再出去干活,天黑(晚上8点)收工,至于吃饭就更迟了。遇到收割、播种的大忙季节,由于农活比较忙,人们在午饭与晚饭之间还要吃一点简单的食物,叫“接腰饭”。
饮食礼仪主要体现在重要节日的家宴、款待客人的宴席以及操办红白喜事的酒席上。其总体原则是待人诚心谦和,讲究尊卑长幼之序。
一般来说,待客不可不丰,礼数不可不到。来了客人要说 “稀客”,席间饮酒要说“斟酒”,忌讳说“倒酒”,吃饭时不可以说“盛饭”、“要饭”,要说“添饭”。给长辈添饭添酒要双手捧上。
招待客人吃饭,必须要比平日增加几个菜,加多少视家庭条件而定。鸡鸭鱼肉蛋及豆腐是首要的,家境好的荤菜多一些,家境差的能拿出鸡蛋就很不错了。
红白喜事的酒席,酒自然是不会少,一般是自家酿的糯米黄酒或苞谷酒。旧时酒席至少是八个菜,也有十菜一汤的,还有“十三花”等。无论多少个菜,都要保证有四个荤菜(鸡肉、蒸肉、丸子、蹄子)。上菜时,先端凉菜,后上热菜,上菜秩序不能打乱。有些地方还流行吃“合碗席”和“豆腐席”,这类酒席制作起来十分讲究。
大年三十的家宴非常讲究,桌上的菜有专门的摆法,分为“腰里硬”和“腰里软”。前者是指十个菜的摆放,即把十个菜摆放为三行,中间一行放四个菜,其它两行放三个菜;后者是指八个菜的摆放,即把八个菜摆成三行,中间一行放两个菜,其它两行放三个菜。荤菜放中间,素菜放两边;鱼放上席,谓之“鱼奔上水”;豆芽放下席,谓之“生根发芽”。
大年三十中午的饭食必须是米饭,吃过后一定要有剩饭,且不得铲破锅巴,这样才能有剩有余,圆圆满满。
生活习俗
爷孙无大小,隔辈人亲。入席宴饮时,子侄辈不能陪老人坐上首,孙子辈恰倒能同老人坐上首。
弟媳妇不喊哥,喊“哥”是被人取笑的事。当弟媳要同哥说话时,可不带称呼直接了当,若称呼时,由按自家孩子称其“他大伯”或“他二爹”;若同别人言及,可说是“瓢把子”。
新媳妇三天无大小。长辈、晚辈可在新媳妇刚结婚的几天内对新媳妇闹房开玩笑。
舅家为大。在亲戚中,舅家比姑家、姨家地位领先。
冇一村不冇一家。原指拜年玩灯时应家家走遍,现也多指个人在礼节上要都照顾到。
待上亲(娘家人)客时,端菜时吃一碟端一碟。现对尊贵的客人也采取这种礼仪。
阴历六月、腊月不搬家。
搬家前要选好日期(以四、六、八、十、十二等双日期为佳),搬家要在黎明前开始,有搬家时先搬柴后搬家具,有吉祥、旺盛之意。
有意给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取“猪、牛、狗”之类的小名——有牲口好养之意;还有的把独生子寄拜给子女多的人,并称其为“干爹干娘”,也有好养之意。
民间游艺
踩高跷。用杉木棍做成木腿,捆在人的脚上,一般高2.5至3尺。出台多为20余副,少则六八副。踩跷人多为青年男女,白天出台,载歌载舞,鼓乐伴奏,多在平川活动。
玩彩船。彩船仿船形,用竹编纸扎,头尾略翘,长8尺左右,上面竖四根竹柱,上搭彩布或彩纸花纹,四柱和船身两头各有彩灯一个。内坐一人,解放前多为男扮女装,解放后均由女青年担任,船周跟随有丫环、摇婆数人,摇摇摆摆,铜乐伴奏,先跑圆场,继唱花鼓歌,有时同龙灯、狮子舞配合,有时单独出动。
房县剪纸。房县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深深扎根在民间艺术之中,使之一代一代延续发展。房县剪纸,既有杨维张、张秀英、张宏芬、冯顺英、周梅兰等老一辈艺人以精巧的手艺传授后辈,又有青年一代剪纸新秀郭琴、秦祖兰、魏泉云等继续传承着这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
纸扎。解放前后,纸扎除见于龙灯、狮子、彩船、彩车外,另有三种精制品:一是花灯。突出的有宫灯、走马灯以及八卦灯、绣球灯、金瓜灯、菱角灯、寿桃灯、金钗灯等百余种。一般是内外分3层装制。内层用白粉纸衬托,中层用彩色剪纸或彩画,外层为精雕花纹。解放后,纸扎花灯有耕牛、军舰、飞机、拖拉机、和平鸽等造型。二为“灵屋”。虽属迷信品,但工艺精良。多用麻秆作骨架,高三五尺,宽三尺左右,款式为古代建筑,有雕梁画柱,飞檐翘壁,砖墙玉瓦。内有前宫后殿、侧厢、花坛等,有的还有金童玉女。三为风筝。每年清明节前后,各种风筝争相媲美,有七星、蝴蝶、蜈蚣等造型。
火狮子。火狮子是郧西县上津镇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相传明代中期,上津一带天旱无雨,瘟疫盛行。有位老中医说,用硫磺配药能预防和治疗瘟症。民间几位老艺人听了,就思考如何把硫磺治病与“玩狮子”结合起来。因为当时人们对龙和狮子非常崇拜,认为龙、狮是威武强大的象征,经过研究,用铁皮盔做成狮子头,玩狮子时喷射火药,以示祛病。后来上津的彩狮就变成了火狮,狮毛也变成了火红色,火狮子舞蹈一直流传至今。
泥塑。解放前泥塑多为各类神像,如祖师爷、关帝、娘娘、龙王、火神、土地爷等等。高者丈余,小者三五寸,工艺制作精良传神。
凤凰灯舞。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又称“玩凤凰”、“凤凰舞”,按照“百花拥凤出巢——凤凰游园——凤鸣——凤凰寻花——凤凰戏牡丹——凤舞——凤凰理羽——凤凰打盹——凤凰展翅——凤凰朝阳——凤凰点头——凤凰回巢”等形式依次进行,古朴典雅,舞姿优美,出神入化,热烈豪放,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激越欢快,凸显浓郁的地方特色。
花鼓戏。郧阳花鼓戏是十堰地方剧种之一,现流行于郧阳区、郧西县、房县、丹江口市等地。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它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采腔三类,其唱腔的“花腔”部分还吸收了“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
玩蚌壳。用竹编成方桌大的蚌壳型,里外糊纸,用彩笔涂色。出台时,内着一美女,前有一渔翁嬉弄,属哑舞表演。解放前后多在县城和集镇出现,山区少有。
跑竹马。竹马亦用竹扎纸糊,前有马头,后有马尾,中间坐人(多为女性),单人嬉戏。出台时,多者十数余,少者三五个,解放后已少见。
武当山进香。民间信士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祛病除疾、消灾免祸、健康长寿等来武当山进香,朝拜真武大帝,称为“朝山进香”,或叫“朝武当”、“朝圣”。有进散香、苦行进香和香会进香等几种形式。进散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朝山进香活动。苦行进香是民间信士通过实行自制、拒绝物质和感官上的享受、忍受环境压迫,自我折磨、以求得神的怜悯和保佑的一种特殊的朝山进香形式,常见的有送贡米36000粒、叩头进香、烧大香、进龙头香四种。香会进香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的香客为朝武当真武大帝集合而成的进香团体。香会进香首先要选择黄道吉日祭会旗,组织身强力壮的香客、筹集会费等准备工作。出发时,集体祭告天地,或到附近道观里请道士建醮祈祷。路途中,前有会旗,后有尾旗,会旗正中绣有“朝山进香”四个大字,人数多的数百人,少的数十人。一路遇庙焚香、奏乐,浩浩荡荡直上金顶。
接财神。在鄂西北的农村,大年夜有接财神的习俗。吃完团年饭后,接财神的仪式就开始了。接财神时屋门大开,在庭院中设供桌,桌上点燃蜡烛,地上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被窝里,这时男主人要问:“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窝里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取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本报综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