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历史 | 郧西回民游击队长紧跟红军闹革命

回民游击队长魏茂南生活作战过的坎子山村。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朱江 整理 图/记者 朱江

1935年,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活跃着一支回民游击队。在回民游击队长魏茂南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在郧西县的红岩、坎子山、十八盘等地屡立战功。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后,魏茂南遭遇敌人埋伏,牺牲时年仅30岁。

坎子山村至今传颂回民游击队长

海拔1799米的坎子山村,坐落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绝壁上,山高石头多,出门靠爬坡。

冬日走上坎子山举目眺望,奇峰竞秀,环绕在牛头岭四周的一片片石林形态万千,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坎子山石林绵延10余公里,素有“千亩石林”之称。岁月的打磨,时光的冲洗,使这片石林形成了亘古少有的奇迹。

80多年过去了,在这个秦楚交界的少数民族山村,天地间展示的不仅有这样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还传颂着一个令村民自豪的响当当的名字——回民游击队长魏茂南。

1906年,魏茂南出生在坎子山村一个贫穷的回民农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他和弟弟魏茂吉相依为命。兄弟俩十几岁时开始给人当长工,累死累活仍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不时遭受鞭打和辱骂。因此,从幼时起,他们对黑暗社会仇恨的种子就在心中生根发芽。

29岁被推选为回民游击队队长

1935年1月19日,红二十五军主力进驻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原庙川区)大、小新川一带,建立苏维埃政权。2月15日,红军翻过郧西县大梁,进入二天门,随后建立了以刘世让为主席的苏维埃政府。

2月17日,红军主力到达回民聚居区,东起卡房,西至湖北口回族乡,驻扎区域长达10余公里,军部设在张家老庄(今虎坪村八组),在这里镇压了一批反动地主。

2月19日,红二十五军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以回民魏茂顺为主席的鄂陕边区泗峡口苏维埃政府。大会结束后,群众燃起火把,分了张家老庄张学智等地主的粮食。

当天,鄂豫陕省委常委会还通过了《为完全打破敌人进攻争取春荒斗争的彻底胜利创造新苏区的决议案》。

根据决议要求,红军干部迅速在回民聚居区内组织成立了泗峡口游击队和抗捐军,魏茂南被推选为回民游击队队长、马安升为副队长,领导群众投入抗粮、抗捐、抗债、抗夫、抗丁的“五抗”运动。

回民游击队独立作战屡立战功

刚刚走上革命道路的魏茂南,经过党的培养和训练,很快成长起来,并带领游击队独立作战。  

此后,郧西县的红岩、坎子山、十八盘,陕西镇安的西沟河、白马塘等地,都留下了回民游击队的足迹,魏茂南也屡立战功。

1935年5月,魏茂南带领回民游击队在红岩消灭了当地一个中队的反动武装;6月,回民游击队在徐家岭、佛爷庙消灭敌人一个分队,击毙了作恶多端的敌队长邓奇胜;7至9月,回民游击队先后在陟山盘、马家岭、白家扁、大坡等地与反动民团交战数十次,打死反动民团队长祝山河及团丁近百人,有力地支援了红二十五军北上。

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不久,当地反动武装依仗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势力,纷纷杀回来反攻。回民游击队伤亡惨重,武器弹药也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魏茂南带领回民游击队进入深山老林同敌人周旋,寻找战机歼敌。

反动派派人劝降屡屡被拒

1935年10月25日,回民游击队来到旷无人烟的坎子山口——大路垭,一是观察山下动静,二是副队长马安升试图下山弄点食物,以解燃眉之急。

这时,山下十八盘路上有两人走来,一个是自动离队的马福印,一个是泗峡口街道的万染匠,他是来看望当游击队员的堂弟万永福的。之前,马福印已多次穿梭在湖北口地方反动团练头目哈春贵和回民游击队之间,劝降魏茂南,但屡屡被拒。

1936年5月,湖北口地方反动团练头目哈春贵、马安普,纠集陕西镇安茅坪民团、陕西山阳西河沟 “大刀会”共500余人,将魏茂南及回民游击队包围在湖北口坎子山。魏茂南率队拼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敌人包围圈后,回民游击队仅剩8名队员。

5月16日,魏茂南在湖北口丰家沟山梁中了敌人埋伏,他和弟弟魏茂吉、副队长马安升、队员魏登银等受伤被俘,被敌人枪杀在泗峡口前坡梁。魏茂南牺牲时年仅30岁。

郧西群众紧跟红军积极投身革命

除魏茂南外,郧西还涌现出丁敬礼、魏茂顺、丁启洪、姜贤发、程绪银等一大批积极投身革命,奋力反抗压迫,坚定不移紧跟红军、紧跟共产党走的优秀儿女。

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坚持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郧西人民积极配合红军,支援前线,精心护理伤病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家住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的吴之祥,想方设法保护一位受伤的红军团长,并将自己的5个孩子送去参加红军;湖北口虎坪回族同胞马福顺一家掩护3名红军伤病员;在战斗中被敌人刺穿腹部、肠子露在外面的红二十五军供给处政委张希才,在郧西关防群众家养好伤后才得以重返前线……

许多红军干部、战士为表达对苏区人民的情谊,把水壶、剪刀、烟袋和军毯赠送给群众,作为纪念。这些物品凝结着军民血肉深情,寄托着军民永生不忘的厚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