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漆木耳杯。
战国时期青铜剑、剑鞘、剑匣。
章华台基址展示馆。
贝壳路遗迹。
章华台基址遗迹复原。潜江市龙湾遗址博物院供图
“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唐代诗人韦庄《楚行吟》中的“章华台”,不仅常常见诸诗人的笔端,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素有“天下第一台”的美誉。这座巍峨壮丽的楚国建筑到底在哪儿?近代以来,史学界争论不休、未有定论。直到1984年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发现了章华台遗址。
龙湾遗址考古成果入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全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建筑形式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楚国宫殿建筑遗址。龙湾遗址总保护面积100.9平方千米,包括东区放鹰台遗址群(即章华台遗址)和西区黄罗岗遗址群(楚国古城址)两部分。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区为中心,建成集遗址保护、考古研究、研学拓展、观光游憩于一体的保护展示区域。
见证楚国沧桑
2500多年前的章华台,为何令后人心驰神往?走进龙湾遗址博物馆,就能找到答案。
博物馆序厅大型浮雕《章华美景·灵王盛宴》,用分段式手法展示了章华台的主要功能。浮雕中央是楚灵王宴请列国诸侯的场景,可以看出章华台是楚国重要的外交场所。两侧展示了细腰美女轻歌曼舞、乐师们弹奏楚乐的情景,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风格。浮雕底部为兵戈行猎画面,说明了修建章华台的时代背景,暗示了楚灵王欲效仿先祖称霸诸侯。章华台建于古云梦泽西北,植物繁茂,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是楚王狩猎之地,同时也是楚国的军事基地。
《左传》记载:“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楚灵王举全国之力,动用8万之众,耗时6年,修建了一座方圆40里的宫殿建筑群。章华台是其中的主体建筑,又称章华宫。章华台楚宫殿建筑群开创了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先河,是离宫建筑和皇家园林建筑的鼻祖。
公元前535年,章华台建成后,楚灵王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庆典礼,邀请诸侯参加,以炫耀楚国实力,取得霸主地位。但列国诸侯均托词不往,只有鲁昭公作为唯一的国宾来参加,受到楚灵王的特殊礼遇:由长须者引导,拾级而上,每登一层就绕台一周,中途休息3次才能登顶章华台,因此章华台又被称为“三休台”。这也反映了章华台的高大宏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向东北溃逃。屹立200多年的章华台被毁于战火。但章华台并未就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中,后世有不少类似建筑沿袭了“章华台”之名。历代文人凭吊章华台的诗作辞赋频出,让它从一座建筑升华为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咏今怀古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展示了龙湾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包括建筑构件、生产生活用具、墓葬中的随葬品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章华台宫殿基址出土的大量陶制瓦片,主要类型有筒瓦、瓦当和板瓦,用途多样。这些瓦片的发现,说明龙湾遗址建筑等级很高,东周时期只有高规格宫殿建筑才会使用如此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瓦。
展柜中陈列着一件陶质垂线球,整体呈锥形,四周有凹痕。这个其貌不扬的陶块,就是《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悬”。古代建筑施工时,将其垂挂起来,用以确认瓦面、木柱、墙体是否保持竖直。龙湾遗址还出土了7件铜门环,直径达16厘米,由此可以想见宫门之宽大。
造型独特的楚式鬲,保存完好的青铜剑、剑鞘、剑匣,颜色鲜艳的漆木耳杯,插有大鹿角的镇墓兽……这些文物见证了章华台昔日的繁华,体现了瑰丽的楚文化。
展现楚宫遗址
自198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龙湾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出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楚国大遗址群,包括城址、宫殿建筑群、水域、古河道、生活区、墓葬区等。
宫殿建筑群占地约212万平方米,已探明24座夯土基址。其中最高的一座是位于最东端的放鹰台I号基址,至今仍高出地面5—6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出3层台基。专家认为它是章华台主体建筑的基座。
放鹰台I号基址现已成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最重要的展示区域。从龙湾遗址博物馆往东,经过白鹭翩飞的楚湖、一望无际的田野,便到了章华台基址展示馆。这是在考古遗址上建成的仿楚式高台建筑,分为上下二层。一层展示了保存较好的贝壳路、地下排水管道、三层台南壁等重点遗迹。二层采用模拟展示的方式,按照1∶1比例制作章华台基址遗迹模型,让观众一睹考古发掘揭露出的基址全貌。
走进展示馆一层,透过玻璃可以看到2500多年前的楚宫殿遗迹。“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屈原《楚辞》中描述华美宫殿的词句录于墙壁。遗址中的高台和柱洞,令人遥想章华台的雄伟;片片贝壳铺成的道路,则反映了它的华美。贝壳路位于一层台之上,环绕台东、南、西三侧,现暴露总长为53.2米。台东侧的贝壳路保存较好,残长9.9米、宽约1米。贝壳呈白色,口朝下,背朝上,排列紧密整齐,呈横人字纹,扣合在路基细土中。据介绍,这是全国考古首次发现的贝壳路遗迹,具有重要意义。
拾级而上,来到二层,四周为屋檐宽大的回廊,廊间复原展示了章华台基址遗迹。据介绍,这是一座三层高台式建筑,坐北朝南,台南地貌平坦,似为广场;台东有河流蜿蜒,台西、台北有湖水漾波。一层台东侧回廊环绕,回廊中央有天井。整座宫殿毁于大火,基址表层被烧成红色。基址上可见夯土墙、台阶、门、柱洞、排水管等。
章华台建筑的一大特点是土木结合。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得知:台基由土夯筑而成,采用木板护壁,木质地梁固基,大型方木柱半嵌入台壁内,木柱榫头纳入柱基,台内埋设纵横交错的地沟与柱洞以固定台柱与木墙。章华台还发现了由筒瓦两两相扣、首尾相套而成的排水管,与排水沟、河道等组成了完整的排水排洪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排水系统,体现了楚国发达的建造技术和高超的设计施工水平。
基址展示馆二层还设有一个瞭望台。登台远望,放鹰台遗址群的其他5个台基尽收眼底。
感受楚风文韵
光看夯土基址,人们难以想象出章华台的恢弘壮丽。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先进技术和多样化展示手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化遗产之美。
龙湾遗址博物馆里,墙上有章华台手绘图片,展柜里有章华台立体模型和龙湾遗址沙盘模型,屏幕上展示着章华台层层垒建的动态过程。章华台建筑模型旁,是以仿真植物和动物标本建构的云梦泽复原场景:碧波荡漾,水草丰茂,小鹿在林间散步,仙鹤在水边嬉戏,野鸭在湖面飞翔……远方,楚王的车马从章华台疾驰而来。这个场景生动反映了章华台作为离宫,服务于楚王狩猎、游乐的功能。
章华台又称“细腰宫”,“楚王好细腰”的故事与之相关。据说,楚灵王喜好纤细灵动的舞姿,广选细腰美女在宫内排练歌舞。博物馆通过全息成像等技术,再现了章华台宴饮乐舞的场景。
在章华台基址展示馆,回廊上每一处说明牌都附有二维码。扫码进入小程序,就能看到从这一视角显示的章华台三维模型。观众可以“移步换景”,多角度欣赏章华台的风采,详细了解其建筑细节。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海峡两岸考古学术交流基地”,平均每年接待研学队伍3万余人次,接待观众约30万人次。“寻宝大作战”“考古体验官”等活动通过模拟考古、拆盲盒等方式,将考古过程变成有趣的探索。专业考古人员和志愿者为参与者讲解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知识,激发大家对考古学的兴趣。公园还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迄今已培养4批小讲解员,在节假日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孩子们在讲解中增长了历史知识,提升了文化自信。
遗址公园地势开阔,经常开展舞狮、潜江草把龙、皮影戏、面塑等非遗展演和蹴鞠、投壶、射箭等体育活动。今年国庆节期间,遗址公园举办非遗手工螺钿制作体验活动,精美的螺钿工艺品让观众大饱眼福,互动体验环节更是充满乐趣。许多观众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