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发改委: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云上十堰讯 记者 黄勤 李强 报道:从智能制造的车间,到科技创新的实验室,从“数智驱动”赋能文旅发展,到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今年以来,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堰市发改委高位推进,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发挥特色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鲜活动能。

以“创新力” 筑牢“硬支撑”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加强技术研发,实现新能源纯电、氢能、混动等3条技术线路的生态圈布局;东风特汽(十堰)客车公司生产的氢能重卡百公里耗氢量不到10公斤,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一项项技术创新突破,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城市跨越发展。

十堰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激活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实施科技实力跃升、科技攻关转化、科技产业融合、科技人才支撑“四大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主体。今年以来,该市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制造焕新、深化改革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千亿龙头、百亿骨干、上市企业、专精特新、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进“重点高企培育库、科创载体建设库、成果转化对接库、高层次人才引培库”等“四库”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和数量双提升。

着力构建创新体系。积极布局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好用好湖北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湖北省油橄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深入推进武当实验室建设,联动十堰高新区“一区七园”,形成“一室统领、多中心支撑、多研究方向切入”创新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依托企业在武汉、深圳等地建设离岸科创中心,选择优质企业云入驻离岸科创中心,服务企业“创新引进来、成果走出去”。聚焦生物技术,依托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储备干细胞医疗产业化技术。探索“省市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实施新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创新。

全力优化科技生态。强化科技创新政企联动、企校联动和市县联动,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的“大科技”格局,推进科技强市建设,全面落实科技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集聚更多科技人才。发挥财政科技资金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产业科技创新中,整体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扎实落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浑厚动力!

以“含新量” 赋能“高质量”

在十堰华工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个由16台机器手臂组成的激光焊接作业岛,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商用车车身顶盖激光焊接任务,这是国内商用车首次采用车身顶盖激光焊接技术,也是我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十堰市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加快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力点,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以来,该市整车产量、产值双增,易捷特BBG24新车型成功导入,大运、神河等新能源产线改造完成并实现量产,驰田智慧新工厂落地、形成5万辆高端重卡产能……我市顺利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不止于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

探索运用科技革命和新质生产力为文旅发展赋能,加强形成“数智驱动”发展模式,上半年生态文旅康养产业持续向好,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外地游客入堰客流持续攀升,文旅品牌底数位居全省第一;

提升动力电池产业“含新量”。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十堰市首个新型电池科技创新平台“湖北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郧阳区已建成储能PACK及集成研发和智能充电桩项目,丹江口市汉江铝业7万吨新能源电池铝坯料项目、经开区聚晟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竹山县墨立新材料碳纳米管导电剂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创新发展。国内首批、湖北首个专注于合成生物产业化的高科技工业化产业园——十堰(房县)合成生物创新城项目将在今年全面投产,预计高端酶制剂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税收5亿元;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正盛。仅今年上半年,十堰市23家光电子企业实现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64.8%。18家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73.7%。已入驻华为、广电、东华软件等66家企业,预计整个园区年营业收入可达20亿元,运营收入可达1500万元……

一项项成果的转化,一串串鲜活的数据,是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的有力彰显。立足十堰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十堰市将因地制宜,以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做强做优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绿色食品饮料、文旅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宋楚玉

责编:黄  勤

终审:刘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