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

云上十堰讯 记者 李功航 代琳源 报道: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和重要部署,而人才正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

怎样做好新质生产力的技能支持、人才支撑?十堰市人社局的回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重点产业体系,打造人才“蓄水池”、技术创新“孵化器”、产业发展“强后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欣向荣、“质”地有声。

建设人才“蓄水池” 注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之“新”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是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可持续性发展更强的先进生产力,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人才。

紧跟生产力发展“人力—马力—电力—网力—算力”的演化过程,十堰技能人才也经历“技工—技师—工匠—智匠”的升级蜕变,截至今年9月底,十堰市城镇新增就业3.93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76万人;新增技能人才 1320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18人。

“在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工作的这几年,让我成长了许多,对未来也有了更好的规划。”2018届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严尚慧在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已工作了3年多,用自己的入职后的工作感触向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做着介绍:“竹溪县人才待遇好、医院的医疗设备先进、工作环境好,欢迎各位学弟学妹来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工作。”

今年5月,十堰市人社局联合湖北医药学院30余名师生一行走进竹溪县开展“才聚十堰 智汇秦巴”2024年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双进”活动,增强驻市高校毕业生对该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了解,促进本地高校学子留(回)堰。

与此同时,该市人社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组织开展人才引进、就业见习等工作,不断强化人才支撑。组团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重点高校开展2024年“才聚十堰 圆梦车城”大学生招聘名校行活动;开展2024年省“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广泛征集41家企业54个需求,省人社厅共选派19名专家赴我市19家企业实地开展技术帮扶52次,通过“师傅带徒弟”活动培育徒弟26人;组织开展2024年“才聚十堰 智汇秦巴”赴西十高铁沿线周边城市(高校)春季校园招聘活动等等。

今年以来,该市人社局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赴省内外部分(城市)高校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共33场,联合驻市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校园专场招聘活动共73场、在驻市高校开展大学生求职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共14场次。

为深化“人才图谱”和“人才服务热力图”建设,为全市引进、用好、培养、留住人才提供有效服务,更好打造十堰人才服务品牌,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十堰健全完善“武当人才卡”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解决安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的“一条龙”服务,让人才乐意创新、专心创新、大胆创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武当人才卡”5936张,累计为持卡人提供服务19000余人次。

同时,利用省市县乡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及十堰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机会,开展大型人才政策宣传活动2场,推出免费接送站、免费乘公交、酒店入住优惠和免门票游览武当山等多项服务,发放人才政策宣传大礼包9000余份,营造了十堰重才、聚才、爱才、识才、留才的浓厚氛围。

培育创新“孵化器” 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质生产力之“产”,指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十堰知名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在2015年,该公司遇到高强度板模具冲压成型技术瓶颈,产品废品率高达10%。突破瓶颈的契机出现在那一年的8月,该公司董事长唐子卫参加“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对接会时,结识了与其公司研发方向一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和顾国彪。

在两位院士及其团队的帮助下,该公司将介质配方液压成型技术成功应用于重汽发动机油底壳生产,并成功开发出轿车高强度板成型模具及零部件,以及轻量化、高强度板拉延成型工艺。

“院士助力,是我们的秘诀!”唐子卫高兴地说,公司不仅接连攻克技术难题,拥有专利36项,还全面实现向新能源、轻量化转型,发展规模实现几何式增长。去年公司产值、销售收入均超1亿元,8年时间翻了几番。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发明专利4项,被评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除了该公司,在付小兵院士的帮助下,十堰市人民医院建成湖北省首个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成为鄂西北地区烧伤救治和创面修复整形的领头羊;北创营十堰公益课堂开展的“汽车产业班”“青年创客班”等各具特色的培训班,培育了“清食明月”“尚捞汇”等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和梅津瑜、何小伟等一批优秀创业人才;北京市平谷区和郧西县、东城区和郧阳区、密云区和竹溪县共享就业信息,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带动我市农村劳动力在京务工1.7万余人……

多年来,正是在京堰两地的携手下,双方将在促进大学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京堰劳务协作、共建高水平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各类人才培养交流、人社领域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协作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持续推动了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合作,促进了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合作互促、共建共赢。

筑牢产业“强后盾” 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新质生产力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等关键特征。这一股“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更需要促进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高端要素与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相协同、相匹配,为产业发展构筑强有力的后盾。

“在微信小程序提交申请仅7天,2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就到账了,真是太快了。”个体户陈何华是十堰市“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化审批系统”上线运行后首个受益人,他在创业初期遭遇资金困难,了解相关政策后,通过手机端进行线上申报,短短一周时间就拿到了创业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十堰市人社部门打通全省社保、就业登记信息库,融合全市17个部门51项政务数据,建设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化审批系统。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90笔16.39亿元。同时,将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部纳入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建立企业清单,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提供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的定制化服务。

新型劳动者作为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一环,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既“手中有”多维知识技能,又“玩得转”新型生产工具。面向新职业新技能,该市人社局探索开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技能培训,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工代训等模式,构建就业与产业相协同、培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高效对接机制。

今年4月,供应链物流产业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市物流行业的60余名学员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商科实验室进行为期四天的学习。为确保培训效果,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服务专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邀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确保培训内容既全面又深入,能够满足学员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十堰市人社局将抓住“新机遇”立足本土发展实际,继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断营造“技能成才”社会氛围,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助力十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宋楚玉

责编:黄  勤

终审:刘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