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护碧水·调水源头这十年”系列报道④|鱼儿岸上养 游出新天地

郧阳汉江鲟鱼谷建设有全球最大的自流水鲟鱼养殖基地。通讯员 姬廷顺 摄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清 闵波

眼下是设施渔业捕捞黄金季,丹江口市奔富生态农业合作社的许彦清每天忙着拉网起鱼。过去,他在丹江口库区捕鱼,一年挣近10万元。现在发展设施渔业,靠分红和土地租金,他的年收入翻了几番。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纯调水区。通水十年来,十堰积极探索渔业转型发展新路径,大力推广以陆基循环水模式为代表的设施渔业,走出了库区保水护水和兴渔富民协同发展之路。

“江上渔者”告别“水上漂”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十堰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区位独特,环境适宜,境内有大小河流2489条、水库525座、塘坝17401座,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发展生态、绿色、有机渔业的理想场所。无论南方的名优鱼种,还是北方的冷水鱼,都适合在这里养殖。

好山好水产好鱼。长期以来,十堰的水产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丹江口翘嘴鲌大量销往“北上广”等国内大中城市,郧西、郧阳产的虹鳟、鲟鱼在渝、陕、豫等地供不应求。丹江口博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剁椒鱼头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曾是湖北“水产养殖第一村”,境内岸线长达38公里,网箱养殖业发达,全村600多户村民一半是渔民。今年55岁的村民张绪春在船上待了30多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渔船上岸,渔民转产,他告别了“水上漂”,开启了新的生活。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十堰18.2万余只网箱“清零”,21.9万亩库汊围栏拆除,1543只退捕渔船拆解,6433艘船舶清退,5万渔业从业者“洗脚”上岸。

一时间,水产品产量下降,渔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数据显示,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从2017年的8.28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4.32万吨,水产品捕捞量归零,渔业发展空间受到极大压缩,渔民长远生计问题亟需解决。

鱼儿“上岸”游出致富路

走进郧西县河夹镇箭流铺村“数智”渔场,直径20米、深4.5米的大鱼池里,增氧机隆隆作响,鱼儿争相抢食。渔场负责人苏新添介绍,该渔场占地60亩,投资2000余万元,建有25个1000立方米的养鱼池,鱼池安装有测氧、测温、测氨氮亚盐设施,单池年产鲜鱼2万公斤、产值可达100万元,利润约15万元。

在郧西县河夹镇,金钱湖渔业养殖基地不仅用上了智慧养殖系统,还建设了光伏大棚,实现渔光产业互补。“光伏板不仅可以遮阳降温,还可以发电,既满足了渔场日常用电需求,还能把剩余的电量上网售卖。”养殖基地负责人刘松介绍说。

养鱼一般都是喂肥喂大,而丹江口市裕水鲜水产品有限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选择给成品鱼“减肥瘦身”。该公司有300多个直径5米的陆基镀锌钢板塑膜圆桶循环鱼池,池内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鱼池中的鱼仅靠水里的微生物存活45天,实现自然“瘦身”30%左右。“瘦身鱼”味道鲜美、价格翻倍。同时,公司与周边专业养殖户、合作社合作,以“公司+养殖户+合作社”经营模式,按市场价统一回收成品鱼,生产成剁椒鱼头、鱼片、鱼糕、鱼丸等深加工食品,带动周边100余村民就业。

竹山县溢水镇涧沟村乔氏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水产养殖场内,饲养员用生态环保、富含锶的山泉水养殖鲈鱼、黄颡鱼等鱼种。

这是十堰解决保水护水与兴渔富民矛盾的有效探索。设施渔业“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把鱼搬到岸上养,以名优特种水产养殖替代普通家鱼养殖,成为传统渔业转型发展的共识。

2023年,我市将设施渔业纳入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中的潜力产业。目前,全市各类设施渔业养殖基地达到100家,养殖总规模200.4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已基本形成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池塘“零排放”圈养、生态流道养殖等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水产品产量恢复并超过了禁捕前的水平,2万多从业者增收致富。

好水好鱼催生大产业

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奔富渔业8000平方米的养殖车间里,59个直径8米、高2米的智慧鱼桶依次排开。一个桶的养殖量相当于5亩水塘,通过用水管道内循环系统和三级沉淀过滤,实现了好水养好鱼。去年,该养殖基地共养殖20多万公斤鱼,销售额1000多万元。

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渔业基地拥有100个陆基圆池,能够容纳1.3万立方米的养殖用水,实现年产鱼750万公斤,年产值约1亿元,可以吸纳30多名村民在这里务工。“这种鱼生长速度很快,基本上三个月就可以出栏了,一桶可以卖到30多万元。”丹江口市实博兴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厚勇说。

郧阳区汉江鲟鱼谷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球最大的自流水鲟鱼养殖基地和渔光互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同步建设国际鱼子酱产业展业中心、国际鲟鱼文化交流中心、探险公园、国际产业园及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室外循环水生态养殖鱼池及环保设施、园区道路、水道管网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从鲟鱼良种繁育到鱼子酱、鱼肉制品加工出口、年产值达10亿元的全产业链。

我市推进全域设施渔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丹江鲌”。培育龙头、链主企业,全市渔业行业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

我市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合作组建设施渔业专家服务团队。建成4个省级水产原种场,建设翘嘴鲌工厂化繁育基地,年繁育能力15亿尾;组织专家集中力量对本地拟尖头鲌、多鳞白甲鱼人工繁育进行攻关,先后繁育成功。郧西县大力推广设施渔业渔光互补,建设光伏电站24550平方米,装机容量3079千瓦,养殖用电成本下降一半。

市水产局产业科科长袁成表示,到2025年,预计全市陆基设施渔业基地规模达到300万立方米,产量达到1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努力建成全省前列、全国知名的陆基设施渔业养殖基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