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万尾“鱼宝宝”丹江口水库安家

今年第五批80万尾增殖鱼苗放流至丹江口水库。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朱江 李东升 特约记者 叶相成 报道: “开始,放!”随着一声令下,长度约4厘米的成千上万条“鱼宝宝”欢快地摇着尾巴,争先恐后奔向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日前,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今年第五批80万尾增殖鱼苗放流至水库,长江委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首次达到年度放流325万尾的设计规模。

2017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建成并投运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占地73亩的增殖放流站建设各类养殖池64个,其中种鱼驯育池12个、放流苗种大棚培育池12个、放流苗种露天池40个;其驯养繁育设施均采用全循环水工艺,以“零排放、零污染”实现人工繁育鱼苗和水质保护的双重目标,系目前国内放流规模最大、增殖放流种类最多的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站。

记者在增殖放流站看到,负责技术运营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专家手持打标器、卷尺等器材,正在对刚从襄阳购回的一批种鱼做打标、取鳞片、取鳍条、消毒、量尺寸等前期处理。

“打标是给种鱼做身份认证,取鳞片是获取种鱼年龄,取鳍条是为了给种鱼做 DNA鉴定……”技术员曾昌介绍,对种鱼做前期处理,主要是给种鱼建全过程遗传档案,后期通过人工干预,防止种鱼“近亲繁殖”,保证放流鱼苗的遗传多样性。

增殖放流站达产达效后,这里每年将增殖放流规格为4至15厘米的鲢、鳙、草、青、鳊、中华倒刺鲃、团头鲂等13类鱼种共325万尾鱼苗,可有效修复丹江口水库的水生生态;通过对亲鱼和苗种的全过程遗传档案管理,保证鱼种遗传多样性,还可实现后续对放流效果的评估。

昨日,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站投运5年以来,共组织放流活动8次,近千人参与,累计放流580.75万尾鱼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