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十堰新增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处?

云上十堰讯 记者 周仑 报道:近日,湖北省公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并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共公布80处,其中我市13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至此,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39处增至52处。

此次新晋省保单位类型丰富,价值突出。包括古遗址1处:房县计家咀遗址

古建筑4处:竹溪县富溪河黄家大院,房县城墙、三池曹家大院、泉水朱氏祠;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处:郧阳区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郧西县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

链接:

重磅!十堰新增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十堰13处上榜。

十堰新增13处,分别是

竹溪县富溪河黄家大院

房县计家咀遗址

房县城墙

房县三池曹家大院

房县泉水朱氏祠

郧阳区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

郧西县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

十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呈现出丰厚多元、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那些传承已久的十堰之美~

01

竹溪县富溪河黄家大院

富溪河黄家大院位于竹溪县县河镇富溪河村,属清代建筑。黄家大院由上院、中院、下院共三处院落构成,总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

640.webp (1)

该院坐西朝东,为一进三重,五路单进四合院式布局,上中下院三栋主体建筑均有前堂、后室及左右偏房。单檐硬山小灰瓦顶,抬梁式构架,相应设槅扇槛墙直棂窗。檐、枋、梁、柱、门、窗木雕彩画内容丰富,有动物、人物、花草、树木、楼台、亭阁等多种图案。

640.webp (2)

这里三面环山,各院落依势而建,与自然地势充分融合,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选址和建造理念,是竹溪当地民间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02

房县计家咀遗址

计家咀遗址位于房县红塔乡塘溪村,属新石器时代、周代遗址。现存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

640.webp (3)

2012年6月至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现并清理了22个灰坑、23座墓葬、14座房址、2座灶址等61个遗迹单位,出土400多件各类遗物以及大量猪、鹿、牛、狗等动物骨骼。

640.webp (4)

计家咀遗址遗存丰富,年代跨度大,西周遗存的发现和确认填补了房县地区先秦文化序列的空白,对房县盆地甚至整个鄂西北地区的先秦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证明了房县盆地早在仰韶时期与鄂西北乃至中原地区就已经存在文化交流。

03

房县城墙

房县城墙位于房县城关镇,现存东北角城墙和部分北城墙,分别地处房县一中校区东北角和文汇小区北部。

640.webp (5)

房县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在宋代城墙的基础上扩建增修而成。城围约3公里,均为石砖垒砌,城墙高6~8米,底宽4米,顶宽2.5米,有1001个垛口,护城河宽4米;城建四门(均有城楼),廓置城堡。明清年间多次维修。1958年以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城廓逐步拆除。至2005年,仅存东北角城墙和部分北城墙。两段墙体总长299.07米,平均高约5米,基础宽约4米,上部平均宽约3米,截面呈梯形。城墙基础用砖石垒砌,并以白灰米浆浇灌。墙体用青砖砌成,并以白灰勾缝,北城墙西端墙体上还见有夯土墙。部分城墙砖见有铭刻“三闾书院”“丁未”“房城”“武昌”字样。

640.webp (6)

房县城墙对研究明清时期鄂陕川交界地区建筑历史和房县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

04

房县三池曹家大院

三池曹家大院位于房县中坝乡三池村,属清代建筑,占地面积593.4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8平方米。

640.webp (7)

三池曹家大院坐西朝东,背靠三池坡,砖木结构,硬山布瓦屋顶,通面阔21.65米,通进深27.45米,建筑基地西高东低,总体空间为三进三联,现存有大小房间19间、天井6个。前厅、中厅、正厅,均为面阔五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青瓦屋面。门厅正门槛框均为青石制作,下槛两侧设门鼓石,雕刻麒麟、梅鹿吉祥图饰,上槛下装饰夔龙纹青石雀替,槛上置匾额,正书“光宗耀祖”四字。

640.webp (8)

三池曹家大院保存较为完整且规模较大,建筑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构成关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认知的特殊理念,是清代乡土建筑实物标本,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05

房县泉水朱氏祠

泉水朱氏祠位于房县城关镇泉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余平方米。

640.webp (9)

泉水朱氏祠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后于清道光九年(1830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建。祠堂坐南朝北,现存月洞门、前厅、天井、正厅等。月洞门为石质满月状,月洞门额有匾额,上书“惜荫”二字。前厅和正厅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和穿斗式梁架,单檐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前厅檐下横枋保留木雕,雕刻有龙凤纹、宝瓶、民间故事等图案,前厅左右下槛墙由四块青石砌筑,雕刻“官上加官、喜鹊登梅、独占鳌头、三元及第”等吉祥图案。厅柱间穿枋上方浮雕有龙纹、动物等图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朱氏后人将朱家宅卖给挪威传教士当作福音堂。

640.webp (12)

泉水朱氏祠整体保留了其历史格局和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06

郧阳区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郧阳区南化镇南化村,1986年修建,1987年扩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640.webp (13)

主体建筑有纪念碑1座,纪念亭2个,碑文斋1个。纪念碑高15米,宽2.75米,内竖纪念碑1块,宽2.5米,高1.3米,万山红大理石质地,上刻有1987年6月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为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撰写的碑文,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

640.webp (14)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作为革命烈士安息之地,是纪念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南化塘浴血奋战重要基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07

郧西县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为清代建筑,现存正房4间,偏房2间,总占地面积约128平方米。1935年1月,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主力进入鄂陕边界开辟新苏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月22日,红二十五军主力由郧西湖北口进入郧西县关防乡的一、二、三天门、丁家坪等地开展活动,红二十五军和中共鄂豫陕省委曾在此居住及办公。

640.webp (15)

旧址坐西朝东,呈L形布局,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穿斗式及硬山搁檩结构,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基础为块石垒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旧址是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关防乡革命斗争的实物遗存,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历程。

08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

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位于郧西县湖北口乡虎坪村。1935年2月17日,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主力转移到湖北口乡泗峡口、虎坪、红岩等地驻扎,省委和军部驻扎在虎坪涝池大院。2月19日,省委在涝池大院召开了中共鄂豫陕省委第二十次常委会,会议通过了《鄂豫陕省委为完全打破敌人进攻,争取春荒斗争的彻底胜利,创建新苏区的决议案》。在红二十五军史上,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与明确方法、方向路线的会议,称为“郧西会议”。

640.webp (16)

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四间17.2米,进深6.235米,占地面积约108平方米,四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穿斗式及硬山搁檩结构,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下部基础为石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

640.webp (17)

旧址是红二十五军在郧西湖北口乡革命斗争的实物遗存,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历程。

09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

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位于郧西县湖北口乡油炸岭村,旧址现为自然山林,包括水井一口。

640.webp (18)

1935年春,红二十五军不断取得胜利,鄂豫陕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蒋介石电令杨虎城率30多个团的兵力围剿红二十五军。5月下旬,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军部转战到湖北口回族乡庙川莫家山,在莫家山“九棵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研究制定了反“围剿”的作战方针和计划,程子华、徐海东等做重要讲话。会议议定:各游击师就地坚持,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广泛开展游击战;主力采取“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方针,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打破敌人的围剿。会议要求鄂陕、豫陕两个边区普遍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军初步的后方机关。这次会议对正确领导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打击敌人,壮大红军,夺取反围剿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因地理环境陌生,鄂豫陕省委决定以山顶九棵树为标志,将此次会议命名为“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

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

10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位于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现存20、25、29、30号四栋清代建筑,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率红外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下旬,红二十五军主力由湖北口大、小新川进入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机关驻扎余家老庄,直至1935年7月红军主力北上才离开郧西。

640.webp (19)

旧址坐西朝东,四栋房屋呈南北向排列,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穿斗式结构,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基础为石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实物见证。

11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位于郧西县关防乡丁家坪村。旧址建筑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278平方米。1934年12月底,陈先瑞奉鄂豫陕省委命令,率223团7连在鄂陕边界的郧西、旬阳、山阳、镇安、柞水地带开辟根据地。1935年1月中旬,部队进入郧西境内的关防庙川地带(今湖北口回族乡、关防乡辖地)开展游击活动,旧址作为政治部驻地使用。

640.webp (20)

旧址坐南朝北,呈L形布局,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结构形式为穿斗式,靠东侧一间为硬山搁檩式。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基础为石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建筑外墙上留存有“苏维埃新中国胜利万岁”、“没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等红军标语。

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处旧址是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关防乡革命斗争的遗存,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

12

郧西县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

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位于郧西县湖北口乡虎头岩村。旧址建于清末,现存房屋3栋共12间,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为了贯彻中共鄂豫陕省委第二十次常委会关于“加强红军的工作最主要是提高军事技术……,培养出比原来多两三倍的军事干部,加强新战士特别训练,提高新战士的战斗力”的决定,在鄂陕边区共举办了三期干部训练班,其中第一期就是1935年2月在湖北口乡虎头岩村四组小阳坡举办的。

640.webp (21)

旧址从南到北分别为湖北口虎头岩村四组40、41、42号。坐西朝东,南北向排列,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建筑基础为石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

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小阳坡干训点不仅培训了红军、游击队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干部,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也对发展鄂豫陕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郧西县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

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位于郧西县湖北口小新川。旧址建筑建于清末,现存房屋3栋共12间,占地面积约415平方米。1935年1月19日,红二十五军主力由陕西省商洛进入郧西县湖北口庙川的大、小新川一带,中共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小新川,经过宣传发动、积极筹备,成立了大新川苏维埃政府,开展革命斗争,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

640.webp (22)

旧址坐西朝东,大致呈南北向排列,均设阁楼。硬山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建筑基础为块石垒砌,板筑土坯墙,部分墙体及大门门楣上隐约可见标语痕迹。

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历程,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十堰广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