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奉献:十堰节水治污,坚守水源地一库碧水向北流

丹江口水库10月10日首次蓄水至正常水位170米,取得2021年汉江防秋汛和蓄水“双胜利”。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朱江 报道:12月12日,迎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数据显示,这7年来,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已累计向受水区调水超44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超7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7900余万人。1432公里的供水线如同一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润泽豫冀津京。

为了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十堰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围绕节水治污、修复生态、科学调水等方面重拳出击,“五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国内少见的高标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力推进禁捕退捕……一系列举措使得十堰山青水清,丹江口水库水质多年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成为合格的“守井人”。

治标又治本 碧水润民心

“开始!”随着一声令下,长约3厘米的、成千上万条鱼苗活蹦乱跳地游向万顷碧波的水库。昨日,武当山特区向太极湖投放11万尾鱼苗。太极湖位于武当山北麓脚下,是丹江口水库的一部分。

鲢鱼、鳙鱼、草鱼……放流鱼苗是对增殖鱼类种群、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又一次成果检验,也是践行生态保护的具体举措。

问渠哪得清如许?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生态工程。

先节水后调水。近年来,十堰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多亩;编制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房县、竹溪县域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

先治污后通水。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的十堰市,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前,有5条入库河流水质不达标。治理“五河”,势在必行!于是,治污工作队的队员们穿着胶鞋,手持铁钩,哪儿有臭味就往哪儿钻。倒红墨水,撒泡沫屑,只为查清污水来源。

污染“病根”找到,对症下药。铺设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截污、清污、控污……目前5条河流中,犟河、剑河、官山河水质稳定保持在 II到Ⅲ类,泗河、神定河消除劣Ⅴ类,已达到Ⅲ-IV类。“身边的治污工作带来了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好了,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十堰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叶相成感慨地说。

今年秋季,面对汉江罕见汛情,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科学精细地调度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汉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库群,坚决守好汉江防洪安全底线,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陶岔渠首2020至2021年度供水量达90.54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丹江口水库于10月10日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0米,成功取得2021年汉江防秋汛和蓄水“双胜利”。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向“南”而生,神采飞扬。这是一座城的奉献。

治污找痛点 实施八分法

大雪时节,驱车行驶在环丹江口水库公路,徜徉于汉江两岸,青山环绕、绿水漫流的画面令人陶醉。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水质多年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7年间,丹江口水库科学调度水量,精心制定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全面加强供水运行保障,相机实施向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科学实施丹江口水库滚动预报及优化调度,不断深化工程运用方案优化研究……切实保障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

调水不易,治污护水更不易!十堰市创造性地实施两个系统八分法,让清水殊途同归,让污水各行其道。“对污水系统中的4种污水,分别实施分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与农村污水,还有初期雨水,对这4种污水分别收集分别处理,然后让清水中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还有工业假定净水,把它们剥离开,全部还河!”十堰“五河”治理技术负责人、十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畅军庆说,除此以外,想要实现水质的改善,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与出水标准势在必行。

全长3.3公里的车站沟位于茅箭区,沿途5条小支沟汇入,日排水量在1.2万至1.6万吨之间。由于污水管网连续穿越城区主干路,卡口难以打开,以及沟内管线错综复杂,空间狭小等问题,成为治污“老大难”。

车站沟污水处理站站长李正平介绍:“车站沟采用从欧盟引进的立体生态处理技术,把混合污水处理成地表Ⅲ类水直接排放。这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治污成效怎么样,一库清水是最好的见证!绿波盈盈,鱼翔浅底,万鸥翔集,迎接冬至,暖暖的阳光洒在丹江口库区,一片金光。

通过推进铁腕治污和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由于水质优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区对南水北调水依赖度越来越高。在北京,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在河南,10多座省辖市用上南水北调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饮用黄河水的历史;

修复水生态、涵养水环境。2020年以来,十堰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退捕渔船处置率达100%,全面实现了清江、清库、清船、清网的“四清”目标,以及无渔船、无渔网、无渔民、无捕捞作业的“四无”目标。

坚守水源地 科技攻难关

“神定河流域龙洞沟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完工,年底将投入运营,这为神定河流域水质提升又增加了一道筹码!”日前,十堰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龚鹏飞感慨地说。

“神定河水质从2019年9月出现拐点以来,水质一直保持在Ⅳ到Ⅴ类之间,个别月份甚至达到Ⅲ类,这说明神定河水质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了阶段性达标。”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侯玉婷高兴地介绍。

神定河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十堰8年如一日治水的艰辛付出。“国际公认的高难流域治理,是指污净比在1:5的时候,而神定河的污净比达到1.5:1,属于超高难流域治理。”畅军庆介绍,将这条重度纳污河流消除劣Ⅴ类,成功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据统计,2012年以来十堰累计投入30多亿元,大力实施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累计整治排污口590个,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成生态跌水坝16座,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污水管网1400多公里,逐步使“五河”全部“消劣”。

“五河”治理好了,如何防治反弹?在2012年探索由市政府领导担任河长基础上,2017年十堰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明确各级河长2811名。与此同时,十堰市还开展巡河净滩、我是“守井人”等环保志愿活动百余次,参与人数近万人。

大江已北去,弄潮正当时。向“南”而生的激情鼓舞着十堰“守井人”。“瞧!这杯水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发黑且有大量悬浮物;这杯水是出水,水清澈透明,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在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负责该厂建设运营的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平定,现场用量杯打出“黑白分明”的两杯水向记者展示。

“东部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是十堰第一座高标准、集中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100多家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每天可处理1500吨污水。这个项目在十堰属首个,全国少有!”畅军庆介绍,“如此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是诞生于十堰本土的一家治污企业。”

据了解,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水处理运营为核心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该公司成为十堰市首家成功上市新三板的环保科技企业。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纵贯中国大地的“天河”,滋养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