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它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发起,旨在唤起全球公众和政府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重视,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与防治。今年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在今年的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到来之际,十堰晚报联合十堰市人民医院推出糖尿病相关系列报道,分享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资讯,给“糖友”们控糖、保持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吕鑫 特约记者 马婷婷 报道:
多吃饭、多喝水,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望,认为这样有助于长身体。但是,不久前我市一名2岁5个月的男孩阳阳(化名)突然“胃口”大开,却一度住进了儿童重症监护室,原来是患上了糖尿病。幸亏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专家团队精确诊断,准确给予控糖治疗,最终让这个小“糖友”转危为安,恢复正常生活。
家住我市城区的阳阳今年2岁,一向健康活泼。9月上旬,爸爸妈妈突然发现阳阳变得“听话”了,能吃,能喝,小便也相应增多了。刚开始爸爸妈妈还觉得挺正常的,甚至有些欣慰。但到了月中,他们突然发现阳阳变得没有精神,还出现了便秘。带阳阳到当地社区医院就诊,给予消食化积治疗,症状也没有改善,反而阳阳的精神越发地差了,甚至出现了气促、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
家人赶快带阳阳到十堰市人民医院检查,门诊测手指血糖发现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结合询问家人及阳阳既往病史以及阳阳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医生初步诊断阳阳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且病情比较凶险,于是将阳阳收治进儿童重症监护室。通过邀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完善相关检查,确诊阳阳为1型糖尿病。
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副主任医师郑海燕介绍,1型糖尿病,以前被称作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以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B细胞被严重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自身免疫等可能是造成1型糖尿病的较为常见的原因。患病后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将引发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的发病群体多为35岁以下人群,所以以前也被称作青少年发病型糖尿病。
阳阳确诊后,十堰人医儿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和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专家团队密切监测其各项身体指标,及时给予补液、降糖治疗,维持内环境、电解质等平衡。经过3天的积极治疗,阳阳的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转入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继续进行控糖治疗。通过每日精准检测阳阳病情,准确控制胰岛素用量,阳阳的身体状况稳步好转。在治疗10余天后,阳阳身体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人医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医护专家在给予充分的控糖知识宣教后,阳阳康复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郑海燕介绍,1型糖尿病一般发病比较急,表现为更明显的“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而且多尿不仅是指排尿次数增加,排尿量也非常多,和平常常见的泌尿道感染的尿频不一样。婴幼期孩童多饮多尿的情况往往不容易观察得到,所以常常会直接发展到脱水和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情况,精神差、神志改变、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孩子已经发生酮症酸中毒,需要紧急送医救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