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纵论郧阳花鼓戏《燕若痴》——记录历史传承艺术传递思想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冰客 报道:9月13日晚,2021年“十堰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周”在市艺术剧院开幕,郧阳花鼓戏《燕若痴》作为首场剧目首演。为巩固《燕若痴》演出成果,进一步扩大郧阳花鼓戏影响力,让郧阳文化的个性魅力在更大的舞台得到展示,14日上午,由郧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彰显郧阳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研讨会在该局举行,来自省市专家学者纷纷就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展开了激情研讨,一致认为这是一部记录历史传承艺术传递思想的优秀革命题材剧目。

戏剧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郧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周圆:郧阳花鼓戏,民间俗称“二棚子戏”,是十堰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现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在郧阳山区衍变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剧种。据《郧县地方志》记载,郧阳花鼓戏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七年(公元1476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

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是由郧阳区民俗文化展演中心创作编排的革命题的剧目。该剧讲述了原中共郧阳特区(县)委书记、烈士燕若痴在1927年回到郧县(今郧阳区),领导郧阳人民建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的事迹,深情讴歌了我党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感染力。

为了更好的讲述英烈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郧阳区民俗文化展演中心运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郧阳花鼓戏的戏曲表现形式,再现燕若痴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无所畏惧的革命生涯。

全剧共分为七个篇章,生动展现了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声情并茂真实再现了燕若痴的革命故事。

郧阳花鼓戏《燕若痴》是为铭记郧阳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创作出的优秀作品。

这台红色题材大戏的挖掘与编排既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也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既挖掘了红色资源,又传承了红色血脉;不仅锻炼了人才,还凝聚了团队;不仅传承了优秀文化,还很好地弘扬了地方民族文化,为下一步郧阳二棚子戏申报国家“非遗”打下了基础。

戏剧记录历史传承艺术传递思想

剧作家、省文联原主席、省文化厅原巡视员沈虹光:我还是前些年看过郧阳花鼓戏,这次看了郧阳花鼓戏《燕若痴》给我留下了两个深刻印象。一个深刻印象是剧种的印象。我还在省文化厅工作时,曾经在一部1981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一书中看到,收录了“郧阳花鼓戏”、“二棚子戏”这两个剧种词条。那时作为一个剧种能上这个《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说明这个剧种有活力、比较有影响,但是后来情况不是太好,往往都被淹没在豫剧、曲剧,甚至荆州花鼓戏等剧种之下。在继前些年看了大型郧阳二棚子戏《我的汉水家园》后,这次又看了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给我留下的印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郧阳花鼓戏剧种有衰落现象的话,那么这次演出的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就是剧种的延续和提升,显得更加成熟、更自信、更自然。

第二个深刻的印象就是有魅力,入耳、好听。一台戏如果没有情感表达,就不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如果没有特色,如果没有听众,既使再有价值,也只能进入博物馆了。而这台表现革命题材的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很好看,没有脱离观众,其中也和演员唱的好有关,具有地方特色,恢复了主动创造,又经过深入民间挖掘整理,融入自如,有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有吸引观众的魅力,有吸引力,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台戏记录了历史,正视了历史,还原了历史,传承艺术、传递思想,将郧阳的党史挖掘了出来,很感人。但是如果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再进一步打磨。

看到这台戏后又给了我们底气,有创造能力、有魅力的剧种,我们就可以支撑延续下去。这台戏给我们传递了信心,坚定信念,希望郧阳区将这个剧种继续延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剧目红色题材抓得非常好

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尚造林:我看了新编大型郧阳花鼓戏《燕若痴》,这是一部红色题材的剧目,题材抓得非常好,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感人、令人震憾。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县区级艺术展演中心能够精心排演这样一台大型红色题材的剧目不容易。如何能够从众多题材中打造地方特色,以原中共郧阳特区(县)委书记、烈士燕若痴为代表的老一代共产党人,以点带面的描写反映歌颂郧阳早期先烈们,领导郧阳人民建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的事迹,深情讴歌了我党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实属难能可贵。这个剧本如果再进一步修改打磨、加工提炼,使这台戏更上一层楼,相信会成为一台相当不错的舞台剧。

继《我的汉水家园》后又一部精品力作立于舞台

国家一级导演、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陈兴旺:今年适逢建党100周年,打造这一本土红色题材的剧目难能可贵,特别是英雄人物燕若痴。这台戏无论是剧本、导演、排练、作曲、音乐、服装、舞美等整个过程和环境的艰苦,都十分艰难。在打造一台红色题材的历史剧,如何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很难综合处理,但是这台戏却呈现得相当完美。

这是一部继大型郧阳二棚子戏《我的汉水家园》后,郧阳区民俗文化展演中心精心编排的又一部精品力作立于舞台。作为一家县区级院团在力所不逮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其意义是非凡的。总体来说,这部大型花鼓戏从编排、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方面,舞台呈现都给人带来很清新、很活泼的效果,每一场中都有兴趣点,每一场都可以形成一台戏。深刻地挖掘了燕若痴的亲情故事,引伸出信仰和革命情怀,整体的形象塑造是非常成功的。灯光干净整洁,也相对比较集中突出。

整台戏的关键环节都把握到位

省文联剧协副秘书长张法德:这台戏超越了预期,不简单。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整台戏的关键环节都把握到位了,演员也演得比较到位,将自己最大的能力都发挥了出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