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附中物理教师邓敏授课中
华师一附中生物教师陈倩给学生上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张屏 肖杨 柯称 国倩 王媛 通讯员孙梦嘉 王倩 龚碧辉
日前,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2021年新入职教师培训,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该校新入职教师含6位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博士。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中小学(不含高校)博士教师已有73人。而2015年,这一数据还不足10人。
更多博士教师到武汉中小学任教,正给武汉中小学带来新的变化。
博士老师上课很“妙”
“人类对于速度的控制,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2019年博士毕业入职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的张凡老师,把物理课上得风趣幽默。他常结合历史、时事等引经据典,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读博时我们研究的领域是未知的,教高中物理时,则教的是早就确定了的知识。”张凡表示,尽管博士学习的知识和高中物理知识交集并不多,但在教学中,他会在讲好基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发展。“下课后,他们问我引力波、高能粒子对撞机等学界热点话题,我就跟他们深入浅出地讲。有时我们一起大开脑洞,讨论‘物理模型在相亲及恋爱中是如何实际运用的’等。”张凡说,当高中老师其实很有成就感。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生物老师陈倩2013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任教8年来,她除了进行常规教学,还开发了《生物实验》《PBL科学与生活》《生活可以很有趣》等校本课程。她说,教学相长,她常被学生启发。“我带的高分班学生,很善于获取知识,思路非常开阔,他们问我的好多问题,我在备课时都没想过。我们经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陈倩已成长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她正在参加湖北省重点规划课题《利用校本课程培养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此前负责的武汉市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作业改革研究》已经结题,并获得优秀。“现在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是题干信息量很大,喜欢通过创设一些新的情境,来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我会结合自己读书时的科研经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使他们能更严谨地去分析题干信息、解决问题。”她说。
名校硕导“跳槽”高中
13日,新入职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琴为高一学生上物理课。“我感到比较轻松,毕竟我从前教的可是未来的中学物理老师。”她说,未来她希望在物理教研上做出点成果。
在来华科附中之前,王琴已是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硕士导师,她本、硕、博均毕业于华师,博士期间曾获CSC留学基金赴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求学。在大学里,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天文教育与科普等,主讲的课程则有《普通物理学》《物理教学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等,当班主任也颇受学生喜欢。
“我喜欢教学和讲台。从大学老师变成高中老师,对我来说,无非是教书对象从大学生变成了高中生。当然,高中与大学的考核体系不同,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也能收到学生们更及时的反馈。”王琴说,对想做好天文教育的她来说,选择来华科附中还有个重要原因,这里有天文台、天文社团,是湖北首个“湖北天文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开发天文校本课程,她希望能在这个全新领域做些探索,比如,在带好两个高一班的物理课的同时,为学校初二和高一学生上天文校本课。
和王琴一样,很多博士走上中小学讲台是为了一份教育理想。张凡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从小就想当老师。陈倩说,她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收获了太多幸福。2013年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武汉市第六中学任教的田瑞娟,因为二伯是一名教师,高中便想当老师。洪山区英格中学新进教师刘筱杉说,他从武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毕业后,便参加了洪山区的人事代理教师招聘考试,如今,他教语文,还担任了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华科附中新进物理教师、清华博士邓敏的本科和硕士阶段都上的是师范大学,他说,走上高中讲台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山西人李宗阳博士毕业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做了三年博士后工作,今年入职华师一附中后干劲满满,希望能跟学生们多些高水平交流。
博士带来“鲶鱼效应”
早在2003年,华师一附中便引进首名博士毕业生教生物,此后每年,该校都会招聘名校硕博毕业生进校担任教师。如今,该校拥有博士学历的老师已达23人,还有6名在读博士,校长周鹏程更是博士生导师,华师一附中由此成为武汉拥有博士老师最多的学校。
“2020年我校第一轮教师招聘人员公示名单时,因9人中有6名清北等顶尖名校博士引发外界关注。今年,我们招聘的博士同样非常优秀,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名校。”华师一附中副校长宋涛介绍,该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他们视野开阔,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于拔尖人才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博士带来了“鲶鱼效应”,使老师们有了更强的深造意愿。为帮助老师们成长,华师一附中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院,老师们可以通过专职或兼职的形式,负责相关课题,提高科研水平。
另一方面,博士们也在积极进取,努力成长。作为经过专门学术训练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往往能将更多前沿知识、科学思维训练方式等带给学生,但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往往还是有所欠缺,对此,各校都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成长计划,以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特级教师团队推门听课等老带新的方式,让他们加速成长。
51岁的华科附中物理教师韩楚文眼下正带着两名徒弟,一名是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还有一名就是清华博士邓敏,他因此被大伙戏称为博导。“近几年,学校新进的老师普遍学历高、谦虚好学、接受能力强,我们稍微点拨一下,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我很看好他们未来的发展。”他说,看到这么多优秀人才加入基础教育中,感觉教育更有希望了。
多方打造成长通道
记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已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推开,明确了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中设置正高级职称。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获得相当于大学教授的职称,这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采访过程中,各校负责人均表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学校将从职业培养、福利待遇、科研支持、成长通道方面,保障高学历教师教得好、留得住。
“博士生到中小学任教是好事,优秀人才当老师,带出更多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很多发达国家,高学历人才当老师是很普遍的现象。”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表示,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走进基础教育领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值得鼓励。博士生在受教过程中历练时间最长,在知识结构、学科引领上都有自身优势,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有了这一批生力军,可以给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愿意到基础教育领域当老师?“这说明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师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在提升。”在董泽芳看来,国兴在教育,教兴在教师,教育是值得永远深度研究的课题。国家对教育、教师的重视;教师行业工作的稳定与薪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等因素对这些高学历人才来说具有一定社会吸引力,“当然,个人对教育的认知,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