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个记者节| 这一天,我们是主角

编者按:因为做新闻,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见证历史的发生,推动事件的改变,挖掘鲜活的人物,反映市民的心声,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在变化的时代,我们做新闻的初心与使命不改,我们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铁肩担当的脚步未停。我们在变,新闻从纸间走向指尖,我们从文字背后走到了摄像机前。

明天是第21个记者节,来看看十堰晚报·秦楚网的记者编辑们讲述的新闻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带着满足“行走”,风雨无阻

■《行走》专栏记者 韩玉砚

在第21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如果要概括一个《行走》栏目记者对这一职业的认识,那就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酸甜苦辣都是收获,无怨无悔。

我出生在汉江、堵河交汇处的韩家洲,幼年起就对周围的山川河流充满好奇。小时候,常常坐在家门前的石头上,望着茫茫远方浮想联翩——堵河的尽头在哪里?对岸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里有没有住着人?

长大后的我,跟着一群本地“驴友”,用双脚丈量过十堰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曾网购橡皮筏子,独自在汉江、堵河漂流5天;孤身一人背着几十斤重的行囊,在金沙江虎跳峡、太行山峡谷徒步多日……

兴趣成为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年4月,本报推出《行走》栏目,没想到这种幸运降临在我的身上。于是,我常常背着单反相机、无人机、运动相机等笨重的设备,在十堰周边荒无人烟的高山、深河里行走,其中艰辛自不必说。

4月30日,我在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向十堰最高峰——海拔2700多米的葱坪攀爬过程中,不慎踩在河沟里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倒地瞬间,我只想着手里的相机不能摔坏,下意识地让手背先着地,不料,倒地后右肩撞击在另一块石头上。顿时,肩上一块骨头高高凸起,电击般的疼痛随之而来,整个胳膊不听使唤,连正常站立都不能……

在向导的护送下,我用左手托着受伤的右胳膊,弯腰往山下挪动,每前进几米都要蹲下休息一会儿,还要防备脚下吸血的蚂蟥……约3个小时后,我们才赶到山脚下的村里,闻讯赶来的一位老赤脚医生为我接上脱臼的肩膀。

5月30日,当绑着正骨夹板的我再一次来到这里时,当地村民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日,在向导带领下,我扔掉夹板,用时5个小时,终于登上葱坪最高峰。后来,关于这里的几篇报道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行业有寒冬,但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不应止步。目前,《行走》栏目已推出20多篇报道。当一行行文字、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得到认可的时候,我能切身感受到之前经历的艰辛与痛苦都已化作满满的自豪……接下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满足“行走”,风雨无阻。

记录真实,见证城市温度

■微信小编 李意娜

新媒体小编,一个“混迹”于时代前沿,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幕后职业。伴随着十堰晚报微信公众号一起成长的我,不知不觉走过了第五个记者节。忙碌但感动,平凡却有意义。

“微信编辑就是复制粘贴”、“上班可以名正言顺玩手机”,工作初期我和很多网友一样,带着这样的误解成为一个新媒体人。但是,现实改变了我的看法。想选题、出策划、能写稿、懂用户,还要会数据分析、排版、后期制作……新媒体时代,我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次头脑风暴。

年初的疫情,备受关注,而十堰晚报微信的刊发从未停止,每天从早上6时更新最新疫情数据,一直到晚上12时,持续将最新消息汇编成图文视频,第一时间告知网友。那些动人的新闻现场感动了网友,也一次又一次给予我力量。

广西医疗队离堰那天,我记忆深刻。从前一天我就开始筹备当天要刊发的内容,微信标题反复斟酌。当记者将第一现场画面传回后,我流着激动的泪水编发,内心的感动、感激、感谢之情,在那一刻全部倾泻而出。英雄还在回家的路上,护送英雄的微信几乎同一时间发出。网友看后留言:虽没能到现场,但感觉身临其境,为媒体速度赞叹,向广西英雄致谢。

媒体声音时刻在传递正能量,微信编辑的工作也时刻在进行。只要有网、有热点,我们就不存在下班时间。在编发的一篇篇稿件中,我不光收获了感动,也找到了坚持下去的意义。

还记得那个不到一岁半却同时患了两种癌的男童张泽仁吗?他还没好好感受世界,就要学着跟死神赛跑。十堰晚报微信关注后,6000多名网友捐款26万余元,让这个家庭重燃希望。

还有今年9月从7楼不慎坠落的9岁男童张傲赛,因伤势严重住进重症监护室。十堰晚报微信连发4篇报道,慈善总会、学校、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伸出援手,累计为张傲赛捐款近35万元。在一片爱心中,昏迷17天的张傲赛醒了,这期间上演着揪心、温暖、大爱以及奇迹!

记录真实、见证城市温度,我正在做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值得我继续坚持下去。

抗疫前沿做“尖兵”

■深度报道记者 周仑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年初一,十堰封城了,老百姓渴望得到更多有关疫情的新闻,作为十堰晚报深度报道部的记者,我知道,我应该迎难而上。

十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医院是西苑医院,谁都知道那里很危险,我主动申请前往西苑医院采访报道。

初进感染病区,我穿上了密不透风的隔离衣。迈入病区那一刻,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对新闻人来说,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病房里,十堰年纪最大新冠肺炎患者、87岁的瞿大爷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还在担心家人的安危。我赶紧记录下大爷的一切,并尽可能多地拍摄图片。一天时间内,我往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医院多趟,掌握了最为准确的信息,并辗转联系上瞿大爷的家人,当面进行了采访。

我报道的瞿大爷,只是十堰抗疫故事中的一个缩影。

2月10日,国家决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口支援十堰。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132名医护人员赶到十堰。在支援西苑医院的9名医护人员中,我发现30岁的男护士许少伟因为要支援十堰抗疫而推迟了婚期,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前者。

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感动,时时盘旋在我的脑海中,成为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最温暖的星火。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前后接触了至少100名新冠肺炎患者,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希望。特殊时期,辛苦在所难免,但当我得知自己采写的一篇篇报道获得很多人关注时,内心充满了能量。

抖音,让我欢喜让我忧

■抖音小编 李萌

“抖音怎么玩?”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知道。

2018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因为一场比赛误打误撞闯进报社大门。最开始做微信编辑,非新闻专业的我,写起来格外吃力,一篇稿子往往磨好几天才勉强能过。

“那个低着头的小姑娘,站起来说说你的看法。”2018年12月的一次会议,是我工作生涯的一次转折。那天,参会的人很多,埋头记笔记的我突然被叫起来,根据平时的经验总结了7点内容,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第二天,我就去视频部报到,着手运营抖音。

刚接手的时候,十堰晚报抖音是43万粉丝,抖音对大家来说很新鲜,但很少有人能说出门道。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仅靠自己日常的积累是不够的,我开始每天搜索优秀账号的内容,学习相关理论,但一直反响平平。直到2019年3月,我突然开了窍,制作了一系列爆款视频。当月媒体抖音榜出炉,十堰晚报从上千家媒体抖音号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16位。

2019年10月,眼看着十堰晚报抖音粉丝就要突破百万大关,但一直欠着一把劲儿。每天做梦都是点赞涨粉,本来就秃头的我发际线又后退了很多。10月28日晚,我突然被消息轰炸,点开一看,顿时热泪盈眶,哽咽着和小伙伴分享“十堰晚报粉丝突破一百万了!”小心翼翼截图的我,生怕是一场梦。那一刻,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随之而来的是与今日头条的合作,十堰晚报抖音号同步实现了流量变现。截至今年1月中下旬,多个爆款视频让十堰晚报抖音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首次实现流量变现14万元。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铺天盖地的新闻在抖音平台传播,如何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成为最让我头疼的问题。于是,一次落泪,一封家书,或者是一个拥抱,都成为我关注的重点。为避免读者视觉疲劳,细节成为视频的点睛之笔,十堰晚报抖音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涨粉80多万。

7月,从南阳网学习归来后,十堰晚报抖音号又迎来一个黄金期:在同事们的协助下,20天增长100万粉丝!

十堰晚报抖音号从最初只有几千人关注,默默成长为450多万人关注,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伴随着它成长的我,从完全不懂运营变得能熟练讲出一整套心得。未来,我会更加努力;未来,我相信更好!

直面困难,一切皆有可能

■视频记者 李东升

一晃,我在记者这个行当已度过13个春秋。作为一名80后记者,经历了传统媒体的黄金时光,也遭遇新旧媒体交替的阵痛,迷茫过、焦虑过、彷徨过,但是在采访的路上,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故事,让人内心充满阳光。

今年6月,根据工作安排,由我牵头推出一部新的精品纪录片《扶贫路上的新青年》,参与省里的评奖。

在一个初建不久的地市级纸媒视频团队里做纪录片,要出精品,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的夏天,闷热而多雨。6月中旬,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晴天,赶到距市区最近的东沟,采访桃源人家民宿主人王启迪时,她正忙着推进新的民宿项目,原本定好的拍摄计划,被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断。

晚上11时,王启迪才坐下来接受采访,采访结束已是次日凌晨1时……

7月上旬,在我一个接一个电话的沟通下,远在湖北第一淘宝村郧西涧池乡下营村的梁思维,终于答应腾出时间接受采访。

摄制组出发那天早上,城区阴云密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赶过去。当天,十堰城区暴雨倾盆,到郧西时雨已停。

第二天一早,村里云雾缭绕,机会难得,我们6时就开始对地形地貌进行航拍。没想到,航拍器在云层中突然失去信号,掉落山林“炸机”。拍摄团队几个小伙伴一度很沮丧,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我只能给大家加油鼓劲,提振士气。

8月上旬,远在郧西湖北口的选题人物终于有时间配合我们采访。由于湖北口正在修路,我们一行3人从十堰城区开车绕道陕西,历经8个多小时赶到拍摄地。第二天一早,我们正准备启动拍摄时,拍摄对象因一些不可控因素,无法配合拍摄……

纪录片拍摄制作前后持续近3个月,我的小伙伴陈双伟、刘毅、张萌、邵汶彬冒高温战酷暑,没有一句怨言。审核交片那天,大家如释重负。我跟大家开玩笑说:做纪录片就像生孩子,没有经历煎熬和痛苦,生不出好作品。

10月1日上午,正在办公室值班的我,接到省广电局的电话,说我们2019年制作的《光影70秒——我和祖国共成长》入选全国2019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名录,为全省市州唯一一部入选作品。

我在想,面对当前的媒体转型变革所遇到的困境,只要勇于拥抱变化,脚踏实地,直面困难,敢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累并快乐着

■民生新闻记者 徐国文

作为一名主采社会民生新闻的记者,每一条市民提供的线索都弥足珍贵,这些线索里有求助、有纠纷、有感动……通过采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化解那些可以调解的纠纷,看着问题解决后求助者满脸的笑容,我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值得我用一生去实践。

10月15日14时许,一条令人揪心的线索打乱了我写稿的心境:一名3岁女童上幼儿园途中意外丢失一只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其父母借钱买的,再次购买需要7万余元,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随后,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写稿传稿,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刊发,一场寻找人工耳蜗的行动在全城展开。

当日17时许,女童父母通过一天查找,基本确定丢失的人工耳蜗被送到车城西路垃圾中转站。18时许,当我与女童父母来到垃圾中转站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看着由于先天失聪尚未学会说话的女童费力地与神情沮丧的母亲交流,我心中暗下决定:一定要帮孩子找回人工耳蜗。

随后,我与环卫部门取得联系。在环卫部门的支持下,次日凌晨4时,我与环卫车、女童父母来到位于柏林的十堰市垃圾场管理站,我们一行3人用钉耙、手捡等方式,在如山的垃圾里仔细翻找,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9时许,丢失的人工耳蜗还是不见踪影。由于接连数小时使用钉耙,当我停下来准备略微休息时,发现手指已无法伸直,手掌满是茧子。此时,天公也不作美,下起细雨,垃圾场内满天的乌鸦叫声、令人作呕的气味,让我一度绝望,可想到丢失人工耳蜗的孩子,记者的职业感让我不能停下。

随后,女童父母近10位朋友先后来到现场与我们一起寻找。

10时30分,随着一声欣喜的喊声,丢失的人工耳蜗终被找到。看着女童父母及其朋友兴奋的神情,我紧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内心产生的成就感和兴奋感无以言表。

自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我见过太多的酸甜苦辣、记录过许多感人至深的画面,也帮很多市民解决过问题。我相信,只要抱着帮助他人的目的去做新闻,无论事情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是快乐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