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古井建于明万历年间 400年不枯如今成景点

古井滋养了放马坪人400多年。现在,人们还经常用井水洗衣洗脸。

编者按:在没用上自来水之前,居民吃水离不开水井。那时候,水井之于城市,如同穴位之于人体,它为城市增添了灵气。每一口水井都有自己的故事,它安静地藏于城市各个角落,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今起,本报将关注十堰各地的老井,讲述这些水井和人的故事。

云上十堰讯 (十堰晚报)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刘成臣

在张湾区花果放马坪,有一口老井被称为“古董”。这口井修建于明万历年间,400多年来一直滋养着当地几百户居民。2015年,当地居民自发捐款修缮古井,让古井重焕生机。

如今,这口井成为放马坪的景点,当地计划依托这口古井打造一个休闲娱乐广场。

人们还经常用井水洗衣洗脸。

“祖祖辈辈都是吃这口井的水长大”

说起古井,放马坪的居民们都知道。近日,在他们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这口“古董”。只见古井旁边修有围栏,井口经过修缮,用石头砌了起来。从井口往下看,水质清澈。居民们为水井装上了简易抽水装置,只要按压几下抽水手柄,井水就会从水管里流出来。水井旁有一个清洗池,居民们正在用井水洗衣服。

“可以说,我祖祖辈辈都是吃这口井的水长大的。”当地居民说,这口井水质清澈,虽然现在家里通了自来水,但还是有居民吃井水。

“有股甜甜的味道,水好得很。”居民们都说,井水冬暖夏凉。特别是在夏天,提一桶井水回家,把西瓜泡在井水里,降温效果特别好。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当地居民杨志金介绍,据《湖北省十堰市地名志》记载,在明万历年间,也就是在公元1580年前后,花果犟河北岸花园沟和安沟的交汇处形成村落,有马、杨、黄、鲍、张等姓氏200余人居住在此。当时,百姓筹钱挖了这口井。

关于古井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据传,有一个从山西大槐树逃荒来的老人,晕倒在放马坪神女峰下的水渠旁,一条蟒蛇安卧在他身边。村民看到后,认为老人非同一般,好吃好喝地照顾他。那时候,村里赶上百年一遇的大旱,村民们打了很多口井,都没有出水。老人见状后说:“你们不要再找了,水龙王就在蟒蛇盘踞的地方。”村民们动手开挖,果然向下挖了十几米深,就见到东、北两个方向有两个泉眼向外喷水,而且水量大、水质清澈。此后,放马坪再没断过水源。

古井水甘甜。当地人口渴了,直接从井里取水喝。

居民自发捐款修井,延续古老乡村的美好记忆

自从有了这口水井,当地几百户居民吃水就有了保障。杨志金介绍,古井深13.5米,井底有两个泉眼,井水甘甜可口。“这口井不仅水质好,而且水量大。就算天再干,这口井也有水。”村里老人说。

当地居民介绍,因为附近有一条犟河,所以这里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水井从来没干涸过。70岁老人杨庆保介绍,他家的院子里栽种着一棵200多年树龄的石榴树。因为地下水资源丰富,所以这棵树没有遭过旱灾,每年都是硕果累累。

可以说,这口古井滋养了放马坪居民400多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厂大建设,加上人们缺乏环保意识,致使犟河生态遭到破坏,水质变差。这口古井的水质随之受到影响,人们不再吃井里的水,水井逐渐荒废,杂草把水井口覆盖了。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治理河流,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升,特别是在放马坪,当地居民成立了一支环保志愿服务队,维护犟河的生态环境。如今,犟河的水质变好,古井的水质也改善了。

2015年,放马坪的居民们自发捐款修缮古井。“那一年的5月,居民们听说要修缮古井,踊跃捐款,一共捐了47000元钱。”杨志金介绍,修缮中,施工人员钻到古井底部,把淤泥都挖出来,清理干净。还以古井为中心,修建了一个小广场。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放马坪人修缮古井,既是告慰放马坪的先辈,又是传承放马坪古老乡村记忆的最好印证。”杨志金说。

古井简介。

“饮水思源 我们会保护好这口井”

对于放马坪居民来说,如今吃水虽然不靠水井了,但这口井抚育了几代放马坪人,是当地数百年历史的见证,是一口珍贵的“古董”,大家都很爱惜它。“居民们经常自发打扫水井的卫生。为了防止小孩子玩耍时破坏古井,防范危险发生,大家时常到水井周围巡逻。”杨志金介绍。

许多到放马坪游玩的市民,也会慕名看一眼古井。这口古井成为当地的一个景点,与100多年的门楼、200多年的石榴树、300多年的枫杨树、400多年的大柏树一起,成为放马坪的特色。

“这里很热闹,大人们用井水洗衣服,小孩们嬉戏玩耍,口渴了直接从井里取水喝。这口井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当地居民说。

记者在古井旁的墙壁上,看到一张效果图。原来,当地打算以这口井为依托,打造一个思源广场。从效果图上看,这里将以古井为中心,配套建设凉亭、广场,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广场。“饮水思源。放马坪人始终牢记这口水井带来的快乐,会一直保护好这口水井。”杨志金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