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走进上津古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古色古香的民宅古建,宛如回到了数百年前。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何利 特约记者 杨红霞 报道:上津古城,位于郧西县上津镇,与陕西商洛漫川关镇毗邻。在数千年历史中,这个边界古镇曾23次建县,7次设郡,4次置州。如今,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县级古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关于“上津”这个名字,有人理解为“天子渡口”,也有人习惯称它为“柳州城”。但无可争议的是,在秦、汉、唐600多年的璀璨历史中,这里曾是南方及襄荆地区人、财、物进入国都咸阳及长安的重要交通中转站。
600年老城古色古香,一街九巷黛瓦粉壁
“上乃天子,津即渡口。上津,即天子之渡口。”这句话被现今很多人认为是“上津”这个名字的最合理解释。查阅现存史料可知,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地名中含有“天子”之意的,除了“天之渡津”的天津外,就只有上津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百官劝进和拥戴下,即位称帝,定都南京。同一年,数千里之外的上津,建起一座古城。数百年后,大明王朝消亡在历史洪流之中,而上津古城的城墙依然完好地屹立着。它像一位无言的老者,在晨风雨露中凝望着历史。
据十堰文物局编撰的《十堰文物魁宝》一书记载:上津古城南北门之间长300米,东西宽305米,城周长1236米,城墙高6.8米;环城有护城河,宽4.6米,深1.2米,河内无水。整个古城墙仿照长城建造,城墙上面有四五米宽,有垛子、射口、瞭望口。
从十堰城区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上津古城。穿过古城门楼,统一的青砖黛瓦,琉璃屋檐,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一片繁荣。从临街的西门进入古城,眼前的景象就像是回到了数百年前。青石板铺就的悠长街道,两侧分布着古色古香的民宅古建。
古城内,设有一街九巷,街道弯曲,青石铺地,形制对称。由于保存较好,可以看见不少明清时期的平房。巷道内,黛瓦、粉壁、马头墙,颇像徽派建筑风格。古老的院落中,内置天井,飞檐斗拱,一进数重。行走在古城内,铭文墙上“上津公修”“嘉庆七年”等文字清晰可辨。这座积淀了无数荣辱与沧桑的古城墙,四方各开一门,东门“通郧”、南门“达楚”、西门“通汉”、北门“接秦”,显示了其通达四海的属性。
古老的城镇内,如今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气息。无人机飞上高空,偌大的古城看上去并不规整,像一只硕大的靴子。在靴子口的方向,集中了大批古老建筑,而在靴底位置,红色的塑胶跑道勾画出一所学校的轮廓。古城历史文物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目前仅有部分会馆、寺庙道观、老街和城墙保存完整。
水运陆运交汇,这里是进出长安的咽喉之地
古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垛子、射口、瞭望口。
上津古镇位于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秦岭商州之南、汉水较大支流的金钱河畔(古为甲河),和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古城毗邻,处于古代荆襄入陕的交通要道之上。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定都咸阳始,秦、汉、唐等600余年间的国家都城,都设在与上津一山(秦岭)之隔的咸阳、长安之地。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路运输是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南方及襄荆之地的人财物入陕的重要水路,就是由长江入汉水,再入金钱河,由上津接陆路,从此越秦岭,进入长安、咸阳等地。因此,上津成为这条黄金运输线上重要的一处中转站。
追溯上津设县的历史,最早在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上津县”这一名称则是在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出现。从魏文帝黄初四年到唐代末期,上津的设置在县、郡、州间徘徊,时而归北方,时而归南方。上津的历史地位因时局的改变而变化,鼎盛时期出现在唐朝后期,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山路”形成期。
商山路是唐代对起自长安,中经蓝田、商州,东至河南内乡、淅川之间道路的统称。它是唐代通往都城的交通要道之一。
《新唐书·冯行袭传》称,商山路为“贡道”。它发挥着与丝绸之路一样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的命脉。此时,上津路只是商山路中的一条辅路,并未发挥“国脉”的作用。真正凸显上津路的重要作用,是在著名的“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据守洛阳,汴水运输受阻,江淮物资只能全部改道汉水进行运输。
“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至洋州(今汉中)”(《资治通鉴》卷219)。具体路线是:物资屯集襄阳,行汉水,再漕运至郧乡(今为郧阳区)后,陆路运至商州上津县,西南陆行至旬阳,再入汉江船运至汉中。上津成了在商山路中的重要一环。
天宝八年,李光弼、郭子仪率兵夺回长安,江淮、襄荆的租贡物资不再西运至汉中,改由上津向北至商州,再经商山路转运至长安。上津一时成为唐朝水陆物资运输的重要集散地,成为国都物资供应的重要咽喉,由此形成历史上著名的上津道。
唐朝乾元年间,朝廷任命李淑明为商州刺史,兼上津转运使。唐代宗广德初年,又任郑某为上津县令,兼商州录事参军,专营漕运。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二月明令规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将包含上津道的商山路确定为全国的第二条国道,其地位仅次于唐代陆上交通轴心的“洛阳道”。
凭借楚塞秦关,上津为兵家必争之地
金钱河为上津带来了水运便利,这里成为古代的重要水运码头和驿站。
市图书馆研究员康安宇长期研究上津的历史文化。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津在秦岭东端余脉之南,正处于我国中西部的分界带上。由于区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许多历史时期,上津还是不同政权的分界线,是彼此争夺的焦点。
上津古城历经多次战事,屡毁屡建。历史上,这里曾23次建县,7次设郡,4次置州。史料记载,上津古城全盛时期曾拥有13省(地)会馆、24所货运码头、72座寺庙道观和10条明清风格建筑老街。街上戏楼林立,秦腔、豫剧、楚剧和本地山二黄“你方唱罢我登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仍存有古戏台5座。
三国、南北朝、宋辽等时期无不如此,例如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上津就频繁易主。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割据汉中,改汉中郡称汉宁郡,上津属其势力范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入南郑,张鲁投降,上津一带属曹魏的西城郡。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取襄阳后,上津为刘备所占。同年冬天,关羽兵败身死,因镇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的孟达、刘封、申仪等人不救之故,他们(刘封除外)畏罪挟属地降曹魏。上津又归曹魏所得。
此外,凭借险峻的楚塞秦关,上津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太祖赵匡胤、黄巢、李自成、张献中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从严格意义上说,上津历史地位的衰落也起于唐末。公元904年,朱温捣毁长安,杀人数万,挟持唐昭宗和长安百姓迁都洛阳,使中国古代长达600余年的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消失。上津也由一个国道上重要的驿站而沦落为边关偏僻小镇。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
山陕会馆为证各路商帮曾云集上津
西门城墙像一位无言的老者,在晨风雨露中凝望着历史。
关于上津昔日的繁华,人们多半只能通过史料记载来推理分析。在上津古城东北位置一里多地的山腰上,一座建于200多年前的山陕会馆,从侧面证实了上津曾经的繁荣景象。
山陕会馆是古代驻上津会馆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它是一座集吃住、游玩、仓储、集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馆、驿站。
跨进山陕会馆,映入眼帘的是会馆主体。它沿中轴线有前殿、回廊、正殿三进,前低后高,布局合理。登五级青石台阶,前檐走廊有两根木柱,上书楹联:“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至德无双。”柱后是万字方格雕花大门,朱红油漆,色彩鲜艳。
走进大门正中殿墙,是楷书朱红大写“義”字,南面山墙为彩绘“三界”壁画;北面山墙是“二十四孝”故事彩绘壁画。中部回廊是南北长方形天井,回廊间画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和“刮骨疗毒”壁画。南门上方写有“山陕馆”三个大字,苍劲浑厚,四周彩绘围衬,相映成辉。
最引人注目的是,后方正殿的关公塑像。只见关老爷端坐虎皮椅上,一手托须,一手拿《春秋》,左边关平照灯,右边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立于下手。正殿两边4位武将塑像神态威武,栩栩如生,使大殿神威庄严,令人敬仰。
整个山陕会馆是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207平方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灰瓦顶,设有火山墙。走出正殿,在殿外的一面土墙上,有密密麻麻的铭文砖——砖石上写着“山陕馆”的字样。
当地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祖籍山西、陕西的普通百姓和从山西、陕西到上津做生意的商人,都会到山陕会馆敬香,赶庙会。
清康熙、乾隆时期,上津商贸经济再度兴盛,南北会馆相继建立。古城内有武昌会馆、河南会馆,城外有山陕会馆。其中武昌会馆、河南会馆废于解放初期,独有山陕会馆至今保存完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