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2020年7月12日07版报道。点击查看原文
原标题:筑牢地灾防治“生命工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邵安阳 谭荣勇
7月8日4时许,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突发山体滑坡,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地质灾害的巨大破坏力。
入梅以来,我省经历多轮强降雨天气,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今年我省的地质灾害有些什么特点?地灾防治的难点有哪些?如何避险自救?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人防”加“技防”,成功预报一批地灾
废弃煤窑突然涨水,这是为何?
恩施市红土乡大岩村鱼塘坪曹国成家屋后山上,有几口废弃几十年的老煤窑,以前有水流出,近两年断流了。6月28日,当地又下大暴雨,曹国成发现煤窑里涨水了,他冒雨去屋后掏沟,试图把水流引开,在此过程中,开始出现滑坡险情,他迅速通知邻居撤离,并将情况报告给了村党总支书记陆承松。
当地迅速组织人撤离,当位于滑坡体上的3户房屋被下滑的土方掩埋时,包括3户人家在内的20多名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伤亡。
恩施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任黄东新受访时说,前期,红土乡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灾资料,讲解地灾相关常识,也着重讲过避险自救等内容。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我省成功预警预报的案例还有很多。
6月24日,通山县厦铺镇网格管理员在进行地质灾害巡排查时,发现厦铺村6组一农户屋侧有落石现象,果断撤离一家5人。次日8时崩塌发生,约11立方米,对房屋厨房、水管造成一定破坏,因撤离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
6月23日晚8时许,英山县孔家坊乡八仙畈村9组,有农户发现屋后侧出现滚石,立即向村里报告,该村网格专管员迅速到场查看并组织两户9人撤离。次日凌晨1时,该处山体出现滑动,垮塌方量约200立方米,因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省自然资源厅介绍,今年我省成功预警预报20多起地质灾害,为近年来同期最多。
据统计,从入汛起截至7月6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4.4万人(次),排查隐患点2.2万个(次)。
强化“人防”同时,通过“技防”建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临灾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
2019年,十堰市广泛布设自动化专业监测预警设备,对滑坡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分析、预警预报。当年8月6日,在收到张湾区幸福小区滑坡体上自动化裂缝专业监测设备报警信息后,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联合当地党委政府,紧急撤离滑坡体前受威胁的8户32人。当天上午8时5分完成人员撤离,8时17分山体滑坡便发生了。因预警预报及时,处置得当,滑坡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金岗村韦家坡滑坡治理工程。(视界网 刘伟 摄)
滑坡体被“钉”住,山下居民安居乐业
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近年我省各地完成了一批重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项目。
真金白银投进去,隐患消除了,换来居民放心、安心。
“上千亩荒山林地和庄稼地保住了!”7月7日,房县白鹤镇党委书记谢林在受访时介绍,位于该镇伏溪堰村3组的投资3000万元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让曾经身处滑坡威胁区的群众,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白鹤镇伏溪堰村三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修建在山腰铅色的排水工程,仿佛给大山围上了一条腰带;数十个带太阳能板的地质灾害数据监测报警设备,分布在农田和荒坡上,成为青山绿水间一道风景。
这些科技含量高的设备,可不是为了好看,它们有着重要的使命——实时监测山体“动静”;另外还有135根通过机器和人工打入地心深处的抗滑桩,肉眼看不到,肩负的任务却更重——固牢山体。
2017年10月,这里曾发生一起危及1118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事发后,省、十堰市及房县紧急行动,第一时间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组织专家制定滑坡治理方案。
持续推进滑坡治理工程,不仅将滑坡体牢牢“钉”住,更带给当地居民满满的安全感。记者近年行走荆楚各地,发现类似的地灾治理工程越来越多。
2016年7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吴家垴,公路和农房突然出现裂缝,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就在群众安全撤离后,有两栋民房发生了倒塌。当年,投资1700万元的滑坡治理工程项目动工,40根抗滑桩打进地心,并建设了排水工程和护脚墙工程。
咸丰县半边岩滑坡治理工程,投入900多万元,为当地一所学校的3000多名师生,创造了安定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7月8日,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3组发生山体滑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切坡地灾居多,防治任重道远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几种,当遭遇地质灾害,该如何避险自救?
据地灾防治人员介绍,当发现地质灾害征兆,要及时报告村组干部或政府部门,及时组织撤离避让。当收到撤离信号,一切行动要听指挥,沿撤离线路迅速离开危险区。遇上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时,要迅速向垂直于滚石或泥石流的两侧避让。如果被困,不要在岩石下避雨、休息,可用手机或颜色鲜艳的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等。
今年的地质灾害还有些什么特点?
“降雨和人为工程活动叠加是主要诱发因素。”省自然资源厅介绍,今年全省报告的地灾,很多与建房切坡以及修路切坡有关,全省报告的地灾数量和人员伤亡情况与往年同期比均有增加。
“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被认为是当前重大地质灾害防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省已发现的地灾隐患点有1.5万余处,但还有大量隐患有待发现,且今年发生的地灾,以未知隐患为主。以黄梅袁山村的这起山体滑坡为例,目前已公开的消息显示,袁山村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山势平缓,植被繁茂,以往未发生过山体滑坡等地灾,因此未被列入地质灾害监测点。
地灾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