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里来了“卖炭翁”
鄂西首家生物质工厂试产 万余农户将用上“生物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蒋勇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讲述了农民伐木烧炭的艰辛。如今,鄂西北大山深处来了一位新“卖炭翁”,它不是农民,却能将农民丢弃的秸秆和废木头变成做饭用的燃气,同时,还能变成市场售价数千元一吨的炭,一举多得。
6月17日,光谷蓝焰(房县)生物质工厂开始试生产,探索变废为宝、造福于民的制炭新路径,这是鄂西首家生物质供汽类工业化项目。
秸秆变成气、炭、醋
项目位于房县军店镇。投资1.2亿元的生物质工厂占地40亩,分布着办公楼、料仓、热解车间以及一个20多米高的储气罐。料仓堆放着秸秆和木头块,铲车不停地将秸秆运往热解车间,然后被吸入到一个约1平方米的“口子”里,并被传输到高23.5米的热解炉顶端。
眼前的热解炉像一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一排管道有序地“缠绕”在炉子四周。“秸秆从最高处坠落,经过干燥、高温加热等环节,提炼出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变成气、炭、液体醋等物资。”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介绍,每种提炼出的物质分别通过专用管道抵达指定位置:气输入到储气罐,液体醋流入到保存箱,炭被装进塑料袋。
1个小时后,记者在一根蓝色管道的末段看到,一块块黑色的活性炭从管口落入塑料袋。
熊建介绍,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热解多联产设备,曾获联合国工业组织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房县工厂使用的是第五代设备,热转化效率达到95%。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主要分为供汽(含热和气)和供电两大类。光谷蓝焰房县工厂是我省生物质供汽类工业化利用水平最高的项目。根据设计,该工厂每年可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11万吨,年产物质燃气1000万立方米,可满足1万户农民用气。
卖气亏损卖炭来补
让1万户农民用上燃气,至少需要铺设6.5公里长的主管网,还要安装到户支管线。光谷蓝焰(房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登华说,去年底开始铺设主管网,受疫情影响目前只铺设了1公里,30多户农家率先通气,免费使用1个月后按1.5元/立方米价格收费。
上午11时,月明村9组的罗婕开始做饭。她轻拧一下燃气灶具上的点火器,立即冒出一团蓝色火焰。“用了一个星期,感觉比坛子气方便。”罗婕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用一坛子气,150元(8公斤,约30立方米),用“生物气”一天约1立方米,算下来,一月能节省100元,而且省去了换气的麻烦。
不过,开通燃气的民户中还有一半未使用,说“怕发生爆炸”“感觉火不大,不好用”。
“这是新事物,很正常。”王登华表示,7月起会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多向村民宣传、培训,“生物气”既方便又省钱,村民们一定会接受。
生物能属国家鼓励项目。然而,近年来一些生物质发电企业因过度依赖国家补贴而陷入困境,光谷蓝焰房县工厂如何可持续发展?
熊建透露,每立方米1.5元的定价考虑到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他坦承,仅靠售气无法盈利。据测算,即便1万户目标农户全部使用,年收入也只有500多万元。而原材料、运营费、人力成本等至少超过1000万元,年亏损500万元以上。
“主要靠卖炭。”熊建说,1万吨秸秆就可年产2000吨活性炭,按每吨3000元计算收益约600万元,整个项目因此实现盈利,走出可持续的市场化之路。
环保风口炭价倍涨
房县发改局相关人士介绍,该县每年产生农林废弃物约30万吨,此外还有近10万棵生病的松树需要砍伐焚烧,大约可生成木头3万吨,原材料非常充足。去年,该公司已与当地3家合作社签署协议,由合作社负责收购秸秆、木头等原料。
位于红塔镇的房县胜利农机合作社就是合作伙伴之一。该合作社每年为周边5个乡镇约8000亩农田提供全程机械化育苗、施肥、收割等服务。该合作社理事长朱胜利说,去年9月合作社利用光谷蓝焰提供的打捆机,1个月就收购了6000多吨秸秆,向农民支付了160万元(每吨约260元),而光谷蓝焰以每吨350元价格收购(共计210万元),最终合作社盈利20多万元,今年将扩大收购量。
王登华表示,合作社在为农民提供水稻玉米种植、木材加工等服务的同时收购秸秆、木头,算是提供了增值服务,农民无须投入大量劳力和时间,就能让废弃的农林物变成钱,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光谷蓝焰公司只需向合作社提供适当的机械设备,把控收购质量关即可,最终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赢。
熊建坦言,近几年随着国家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饮水净化器开始普及,污水处理厂大量增加,这中间都会用到活性炭,活性炭需求量由此大增,价格3年内翻了1倍,仍供不应求,这是房县生物质工厂最终能盈利的根本所在。熊建透露,目前该公司罗田、通山、团风等地的相关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