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凝聚转型跨越的不竭动力

 简政放权,拉开多部门合并、多职能优化组合的“大部制”改革;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创新投资模式,培育新兴主体,构建多元支撑;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立”,城乡一体化;大力投资建设学校,让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同城教育——

近年来,张湾区全面深化改革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创新基层实践,把深改当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作为实现“一极四区”宏伟目标的不竭动力。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敢动奶酪,抓住牛鼻子!张湾区把优化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深改重点之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以市场为主导配置资源,让发展的政务环境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推进符合区情实际的大部制改革。组建成立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区卫生局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区文体局和广播电视局合并。在此基础上启动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将民族宗教事务局、区工商联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构建大统战格局;将科技局职能整合到经信局,组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政企共建办职能并入区政府办;将南水北调中线办公室职能并入发改局;将老龄办职能并入区民政局。

此外,张湾区在全市县市区率先启动公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了事业单位分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

全市率先编制三个清单。在全市率先编制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全区34个部门按照要求统一制作了岗位职务牌和“三个清单”工作手册。对全区46家区属职权部门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出行政职权事项1315项,编制完成与行政权力对应的监管事项与权力流程图。

构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区直机关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将全区17个职能部门、2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5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统一集中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完成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激活市场活力

在经济领域,张湾区调整结构,放宽市场准入,给市场助力,让市场发力,让市场增强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张湾区近年来从供给端发力,及时调整投资重点,加大新型产业项目招商和投资力度,2016年元至9月,新引进规模项目个数,排全市第一;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万达昌升等一批投资过30亿的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互联网新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创新投融资体制。成立区城投公司、车水马龙旅游公司、扶贫开发公司,对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老工业基地改造、旅游扶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积极向国开行、农发行申请贷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对产业类项目,设立59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专项政策,筹集1000万元政府风险金与建行联合开办“助保贷”金融服务平台,引进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和华润天泽创业投资基金,组织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助保贷”入池企业达40家,累计投放贷款1.12亿元,20家企业进入各级资本市场挂牌。

改革财税管理体制。建立财税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部门预算编制统一实行模块化管理,编制业务流程全程网络填报,区级财政支出预算分类编制管理,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办法,统筹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

此外,张湾区还重点加强政府性投资工程、政府采购管理,将监管与执行分离。全面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极大激发市场主体增量活力,减轻了企业负担。

 盘活农村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

张湾区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点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分享发展成果。

试水土地“三权分置”,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张湾区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部完成,土地“家底”及权属关系得到数字化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张湾区多方推动并完善土地流转。

土地是发展最基本、最核心要素。推动土地“三权分置”,为张湾区新时期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湾区农村不到五万人口,人均耕地少,传统种植没有竞争力,优势产业布局又受到空间制约。此项改革既能推动转型发展,又能显着提高农民收入。

探索政府购买代记账服务。2016年,以汉江街办、西沟乡等为试点,推行财政出资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监督管理,解决了基层财政所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与代理中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监督模式。

此前,张湾区把所有农村集体所有收入全部纳入乡镇“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实行代记账。

此外,张湾区还创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建设秩序。将西沟乡作为水管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让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张湾区社会事业改革与经济发展改革并重,落脚点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同城教育权利。加大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均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改造、新建学校,彻底消除校园D级危房,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新补充教师全部安排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任教。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指定市九中、十六中、东风小学、炉子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就读,有效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教育的权利。

房票安置,创新棚户区改造工作。10月,汉江路街办熊家湾,棚改居民王永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票,这是十堰城区今年棚改开出的首张房票。为全力推动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工作,张湾区货币补偿安置与实物安置相结合,实行房票安置,棚改居民拿着房票可以抵房款用,可挑选自己喜欢的房子,此举满足了多样化的安置需求,缩短了安置过渡时间,也推动了商品房去库存。

创新城乡网格化管理,大幅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北京、宜昌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大力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把城区划分为300个网格,农村划分为75个网格,公开招考择优聘用了375名城乡网格员,对全区进行了网格划分、街巷定界和平面地图绘制,统一绘制全区网格平面示意图,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暨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平台。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了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管制度,实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张湾区检察院内设机构整合为“六部一局”。张湾区法院经费于2015年1月份划归省里实行统一预算编制管理。完成了首批27名员额遴选和法官、法警职务套改工作,组建了10个审判团队。公安系统开展了案审试点改革,形成了“重大案件见面审、刑事案件统一审、敏感案件跟案审、轻微案件快速审、信访案件督导审”的张湾案审模式。

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改革。区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150个精简到7个;纪委信访案件调查组由2个增加到6个。成立3个乡镇办案协作区,建立了区纪委与区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经管等部门反腐败协调联动机制,成立区委巡察办。

“四个不直接分管”筑牢一道防腐墙。建立 “集体决策、副职分管、正职监管”权力制约机制,出台主职领导 “四个不直接分管”规定,明确规定各单位党政主职领导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资产处置采购四项工作。该规定在区、乡镇(街办)所有单位实现全覆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