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①退休教师撰书 揭开郧阳尘封的历史
尧舜时期,麇是由三苗分化出来的独立部落
大自然格外厚爱郧阳这方水土,赋予它优越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古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时代,古麇(音“君”)国更如巍巍高山,雄踞于此。
据考证,麇在四五千年前的尧舜时期,已是由三苗分化出来的独立部落。至少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在汉水中上游秦巴腹地经营的古麇部落已发展为方国。麇地著名的辽瓦店子遗址、青龙泉遗址所反映出的南三苗文化特征,是其重要佐证之一。
商代,麇依附于商,受到商的保护。商衰周兴,麇部落又参与周武王灭商之战,被封为子爵之国。春秋时期,麇国渐次强大并威胁到楚国,终为楚所灭。
周武王伐纣,麇人是主力军之一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郧阳区远在夏、商、周时代,就已有载于史书的著名部落与方国了。根据殷商武丁时期甲骨卜辞“乙酉卜,争,贞麇告曰……”(公元前1296年,麇受到邻国攻击,向商王武丁报告并求援),说明古麇部落早在距今3300余年前,就已存在并为殷商时期甲骨所记录。“麇”,原为商周郧境的部落方国。“周武王十一年,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伐纣,会诸侯于孟津之上”(《尚书·牧誓》)。这就是周武王姬发会盟八百诸侯讨伐商纣王的历史记载。
周武王当时号称会盟八百诸侯,但史书上记下的名称仅有上述8个部落。可见这8个部落是著名的大部落,而其中庸、卢、濮、彭部落在湖北境内。庸、卢、濮、彭四族除卢在襄阳附近外,其余都在郧阳区及周边。“濮”又称“百濮”,是较松散而占地较广的部落,他们与麇是羋姓同族且从属于“麇”的(《左传》有“麇为百濮长”和“百濮帅乎麇”的记载)。由此可见,郧县人,或者说郧阳人,是随周武王伐纣的主力军之一。
正因为如此,周武王灭商后,因郧阳人征战有功,封“庸”为“庸国”(今竹山、竹溪一带),封“百濮”为“麇国”(今房县、郧阳区、丹江口一带)。而位于汉水中游的郧阳区,对于周王朝开拓疆域十分重要,因此至周宣王时,命大臣召伯虎(周宣王堂兄,其父召公奭系周文王子,亦为周室重臣)以郧地为中心向四方开拓周的疆域。这是有《诗经》为证的:“汉江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诗经·大雅·江汉》)。
从此,麇、庸古国即如巍巍高山雄峙秦巴腹地,推动着汉水文明的演进。
麇国强大危及楚国,后被楚秦巴三国联手剿灭,故事记于《左传》
古麇国的都城,据清代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称:“鍚(yang)穴为麇子国都城。”据《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所载:鍚穴位于郧乡县西一百二十里,在当今郧阳区五峰拦马河。
又据清代同治丙寅版《郧县志》载:“五丰山,城西百二十里,故鍚、长利之南丰山也,高千仞,上即五丰观。”
五峰东峰庹家州位于汉江边,有着丰厚的古文化遗存。打击石器及磨制石器常常在农民的菜地、荒坡上拾得。每当夏秋多雨季节,汉江水涨,江岸崩垮,则可从断裂的岸边更清楚地看到原始人生活的遗存:熏黑的洞壁、烧过的残灰、兽骨、陶纺轮、骨针、钻有圆孔的精美的石斧……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亲见且收集到不少,后丢失。而五峰观山脚下的农民在农作中,也常常刨出或残缺、或完整的青铜器及大批的三棱青铜箭头。
正因为古麇国部族众多,疆域广大(含今郧、房、丹江地域),国都险固。因此,古麇国在春秋时期,是处于秦、楚、巴、庸之间实力强盛的大国。
麇国之强大,竟至于与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抗衡。周倾王二年(公元前617年)冬,楚国大会盟,“厥貉之会,麇子逃归”。说明麇开始摆脱楚的联盟,因而次年遭到楚的讨伐。楚将“成大心伐麇,败麇师于防渚(今房县)”。随后,楚将“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但这一次楚人打到麇国都城,并未灭掉麇国。
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麇人乘楚国大饥荒,且戎人大举攻楚,与庸、戎、倏、鱼、夔、百濮等结盟伐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陂高……”。对楚构成巨大威胁,楚人甚至计划迁都以避。
后来麇联盟离异,楚庄王驾驲车亲征麇、庸。楚人联合秦国、巴国,从南、北、西三面夹击,由巴国攻击庸国之南;秦国攻击庸国之西;楚将庐戢黎攻打庸国都城,楚庄王则亲率大军征麇。楚军先是自郧西天河口欲渡汉江攻占麇国都城之郊的乔家院,麇人凭江设防,屡创楚军,楚人不得渡(其后此处称“拦马河”),转战至麇国都城四十里外的大树垭(今五峰乡塔峪滩南岸)一举歼灭了麇军主力!
惜墨如金的《左传》详细记载了楚灭麇之战!
楚庄王为庆祝这场血腥大决战的胜利,令全体将士在此欢宴数日。楚人还于此建“庄王庙”,以纪念楚庄王之文德武功。两千余年后的今天,大树垭“庄王庙”遗础犹存,原著居民依旧有人焚香膜拜,祈庄王爷庇佑赐福。
郧阳境内的麇、庸古国就此结束了久远而辉煌的历史!
楚人灭麇国后,以其国都“鍚穴”之名,改“麇国”为楚之“鍚县”。后世沿用“鍚县”之名近九百年(公元前611—公元285)。秦、汉、三国、晋时期,郧阳区辖境建制皆用“鍚县”“长利县”二名,且以“鍚县”之名居多。至晋太康五年(公元285年),才把“鍚县”更名为“郧乡县”。足见“鍚穴”影响之久远。从此,郧阳区归于楚国,因此,清同治丙寅版《郧县志·序》中言:“郧乡古麇地,楚之边陲也。”
古麇国后人今何在?
麇国灭亡,楚人入主郧县,古麇人下落如何?楚曾将麇国公族强迁于今湖南岳阳市东三十里的麇城(今属五里乡梅溪村梅子市)。古籍《春秋》《通典》《岳阳风土纪》《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长江图说》对此都有类似记载。另一部分麇国遗民不愿降楚,便往西南越过大巴山,迁移至现在的四川眉山县,复南迁至于今云南永仁县。
古麇国被灭之后,被强制迁徙和逃亡的多是麇国贵族,大批百姓仍然留居麇地。因此,《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麇为“周国名,祁姓,一作赢姓。子爵,春秋灭于楚,今湖北郧县治即其国。”《文献通考》又称麇为“赢姓。子爵,国近楚,今均州郧分”。
当然,对古麇国实际状况的考证、研究,专家们还没有统一意见。相信随着实证的进一步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会勾画出这个巍巍耸峙郧土之古国的“庐山真面目”。
但商代甲骨文、西周青铜器及先秦典籍《左传》对古麇国的记载,说明郧阳是古文明的起源之一!
古麇国虽然被楚国所灭,但郧阳人没有忘记他们值得骄傲的根基:
明清《郧阳府志》《郧台志》都对古麇国有记载;
清顺治十年(1653年)的朝阳庵碑,强调了郧阳来自古麇国;
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修《郧县志》,主编贾承昭所撰序文开篇即称“郧乡为古麇地,今楚疆西陲也”;
清同治五年(1866年)《郧县志》编定,次年按例规维修同治元年(1862年)被太平军轰破的府城城墙,当时新制的城墙砖,都刻着“古麇城 同治六年重修”的铭文
……
近年五峰出土的大量文物令世人瞠目,史界惊叹:刻有“缰王之孙叔姜”“申王之孙叔□(此字模糊无法辨认)”“唐子中濒儿”铭文的春秋中期青铜器,“楚国第一玉剑”、汉代青铜摇钱树……古麇都城周围近年屡有春秋青铜器出土,引起国家级专家的高度关注。考古专家认为,古麇国所在的郧阳区,在春秋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麇国虽然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但它的历史影响却是深远巨大的。(邢方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