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以上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羽飞 通讯员 张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2019年,十堰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十堰高质量发展点燃创新驱动的强劲引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19%以上。
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白车身开发试制的科技型企业。近日,湖北工业大学与公司签订协议,帮助企业设计与开发面向特种车辆白车身生产线的智能管控系统。
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泽久说,这个项目完成以后,从质量上讲,能够从原来的一次性交检合格率80%提升到95%,从经济效益上来讲,从今年的2个亿提升到3到4个亿。
此前,瑞兴达公司在研发面向特种车辆白车身生产线的智能管控系统时遇到了“拦路虎”。杜泽久说,现阶段的智能装备无法满足批量生产,虽然各个环节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但整个系统不能进行协调运行,这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有难题,政府“张榜”招贤纳士,市科技局“保姆式”服务。科技部门开展的“科技项目揭榜制”一举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童志华表示,揭榜制正好契合了这个方面的需求,它很好地搭建了企业与高校间的桥梁,帮助企业实现它的技术攻关,也帮助高校将它的成果进行转化。
瑞兴达的榜单贴出后,湖北工业大学的研发团队积极揭榜,并迅速对接企业,优化和完善生产过程的可视化。
杜泽久说,接下来,湖北工学大学将进行3年的技术攻关,公司也将投入800余万元资金,争取早日实现特种车身生产新智能化改造升级,能够进行自适应焊接。
揭榜制极大发挥了科技研发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帮助十堰新增一大批科技创新的“加速器”。此外,十堰科技补助也无缝对接企业科研课题,引导产业创新生产方式。
在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的智能焊装生产线,为公司研发的高强度轻量化耐磨钢车箱体量产做最后的准备。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全景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玉钵说:“这种高强度的耐磨钢它的材质是非常特殊的,采取人工的焊接,在起弧、收弧,以及焊缝的质量方面都达不到要求。机械手来焊接的焊缝更加的坚固、结实、钢板不容易开裂。”
公司先后投入了885万元的研发资金,研发生产出了厚度小、屈服强度大、抗拉强度大的高强度自卸车专用厢体钢板,填补了国产钢板在该技术领域中的空白。因此也被十堰纳入重点支持的科技项目,获得财政资金80万元。
黄玉钵介绍,制造的这种箱体自重降低了30%左右,每年为用户可以节省燃油大概在6万到8万。通过19年的努力,在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包括上海南京等地区,完成了8000到9000台的产能交付,新增产值接近4亿元。
1元财政资金投入,撬动企业10元投入,放大作用明显。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牢牢牵住科技研发这个“牛鼻子”,创新驱动“十堰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2019年全市组织立项科技计划项目68个,共计支持科技计划经费1500万元。55个后补助项目也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81亿元。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其乐介绍,通过55个科技项目1225万的科技投入,共实现产值 11.18亿元,利润1.61亿元,实现税收5400万元。
去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9%以上,指标位列全省第三。2020年,十堰已确定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5个,计划投入科技专项经费1500万元,发挥市级科技计划后补助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创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