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5周年: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进新生活 踏上振兴路

原标题:搬进新生活 踏上振兴路

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社区移民新村,建成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棚顶光伏并网发电,棚内种植瓜果蔬菜,一地两用实现双重效益。(吴兴令 姬延顺 摄)

2019年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通水5周年,持续供水1700多天,源源甘泉润泽着祖国北方大地。

2009年起,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湖北18.2万丹江口库区移民毅然告别家园、搬迁他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年来,湖北省讲政治、顾大局,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深入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创新思路、靶向施策、合力攻坚,倾真心、用真情,破解移民村发展瓶颈难题,坚持输血造血结合,激活移民内生动力,竭力促进移民村振兴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全力提升移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子女带着老人搬迁。 (陈华平 摄)

多方合力攻坚 实现“搬得出”

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坝区、库区和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需搬迁移民18.2万人,涉及十堰市5个县市,其中内安移民10.5万人,外迁移民7.7万人,共建设移民安置点441个,接收外迁移民县市区多达26个。

移民安置发展的好坏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湖北始终把南水北调移民当作天大的事,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为按时完成移民搬迁任务,顺利实现2014年向北方供水的目标,湖北制定了“四二三”计划,即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

两年搬迁18万移民,难度有多大?有人计算过:日均搬迁250人,人和生产生活用品,一户一辆大卡车,每天需要七八十辆车。

横向比较也能说明问题,长江三峡工程移民搬迁用了18年,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搬迁用了11年,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18万移民,两年内基本搬迁完毕。

尽管难度之大、强度之高都前所未有,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库区安置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移民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不辱使命、团结奋进、连续作战,一场波澜壮阔的移民大迁安如史诗画卷般在荆楚大地展开,一曲生活再建飞歌在湖北全面唱响。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印发了《关于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安置区移民新农村建设有关优惠政策的专题会议纪要》《关于支持南水北调移民内安和丹江口库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倾力支持移民迁安复建。

各级党委政府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服务大局,全省各级各部门干部齐上阵,31个省直部门通过领导包保、对口帮扶的办法,解决了一大批移民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

广大移民干部无私无畏、忘我付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日以继夜,长期超负荷奋战在移民工作一线,用汗水、泪水、苦水和血水铺就了移民搬迁的和谐之路,铸成了移民工程的历史丰碑。

为做通移民思想工作,2万名移民干部以情动人,用真心换真情,一家家被感动,一户户被说服。

为确保移民收入高于搬迁前、生活水平好于搬迁前、生存环境优于搬迁前。在搬迁开始前,十堰市先后组织2万多名干部、移民代表赴武汉、襄阳、荆州、荆门、随州、天门、潜江、仙桃市以及省属农场的各安置点进行考察对接。

为减少搬迁给移民带来亲情割舍难的问题,全省尽量采取“整村搬迁”。新村选址与房屋建造,让移民全程参与决策,做到移民放心满意。

经过全省上下合力攻坚,到2010年11月完成全省1.8万户7.7万人外迁搬迁任务;到2011年完成库区9.2万人的内安搬迁任务;2012年9月又顺利完成3个重点集镇1.3万人的搬迁任务;到2012年底湖北丹江口库区移民“大迁徙”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实现“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的目标。全省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441个,建房5万多户700多万平方米,调整生产安置用地约25万亩,完成移民投资近200亿元。

丹江口库区最美山水公路,让库区人民生活更便捷、美好。(陈华平 摄)

创新治理模式 确保“稳得住”

湖北18.2万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中,农村移民达16万人,搬迁后移民由过去分散居住到集中安置,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传统的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

针对搬迁后部分移民村出现的脏乱差现象、办事不熟悉不方便、新旧矛盾纠纷多等问题,全省各地在移民治理上积极探索,建立移民村社会治理新模式,确保移民村安稳发展。

“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移民服务。潜江市整合党员便民服务站、移民社区服务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等,全力打造移民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移民办事不出村”的目标。郧阳区柳陂镇移民新村移民服务平台,各项设施配套齐全,《值班制度》《考勤制度》《工作制度》《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网格管理划分图》等全部上墙公开,为移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坚持开门决策、强化党建,坚持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走进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小楼鳞次栉比,道路干净整洁,一切井井有条。2010年7月,100多户移民从丹江口库区搬迁到这里,经过多年努力,新博村走上了安稳发展之路。

村支部书记黄小明介绍,2011年新博村成立了武汉市第一个南水北调移民村党支部后,坚持完善自治制度,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自治,创新自治方式,组织党员领办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民事民决”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村里各项工作的推进效率。

2017年,新博村又成立村民理事会,由村民、党员、下乡市民、企业代表等共同组成。“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党员积极带头,共同参与、协调村级事务,重大事项均通过村民理事会与村民广泛沟通,取得良好效果。”黄小明说。

2018年,为落实村企共建项目400亩采摘园规划建设。村民理事会积极跟进,到每家每户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就如何成立合作社、村民如何分红、土地流转定价等细节广泛征求意见。由于一开始就鼓励村民广泛参与,坚持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因此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

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群众参与,新博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全村移民50%的新农合费、电视收视费、农业保险费、水电费都由村集体交纳。近年来,新博村先后被评为“移民小康示范村”“宜居村庄”等。

武汉市汉南区郧阳村,乘”三乡工程“之势,创建移民休闲旅游村。 (武汉水务局供图)

结合移民村的实际,潜江市移民新村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民主监督会”进行民主监督的“三会”治事民主体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实现移民村党务、政务、村务完全公开透明,消除社会风险源,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在实处。各移民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及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机服务协会等协会组织共59个。

能人带头助力村民抱团致富。新博村通过“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激活村里的红色细胞,也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人。”黄小明说,新博村移民原籍丹江口浪河镇博家湾有5家大企业,这些企业将大批村民培养成技能人才,新博村现在有机械加工、铸造等技能人才200多名。新博村根据这一优势,建立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联系企业的“3+1”对接制度,帮助移民就业,带动移民创业致富。

沙洋县五里铺镇金台村19组是个移民集中安置点。2016年前,村民们除了打工外,平时就靠种田为生,是典型的后进村。2016年,村里请回在北京创业的村民陈大彦回乡当组长。陈大彦利用当地稻田资源,带领村民们养殖小龙虾创业致富,让村民人人想干事,人人有事干,并积极协调解决村民们反映比较多的遗留问题。产业的发展,意识的改变,让村民们有了奋斗的动力。回村养虾的村民李波说,这两年养虾赚钱了,村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养虾上,矛盾自然而然地少了。

针对个别移民信访问题,天门市搭建了市、镇、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协调会,并用真心、真情及时解决移民反映的问题,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科科长唐芳说。

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村域发展规划,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和专业协会,健全民主听证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办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功能,促进村庄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有序开展,环境卫生管理民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移民村和谐进步。

此外,全省各地持续宣传移民先进典型,宣传移民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的事迹,引导移民转变“等、靠、要”的观念,传播正能量,促使移民风气明显好转。深化开展移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移民乡村文明程度。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我省广大移民村已经形成党员干部引领、能人带头、社会组织和广大移民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良性互动格局,为移民新村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门多宝镇移民创业园内工人正在忙碌。 (陶亮 摄)

输血造血结合 促进“能发展”

大搬迁后要实现移民新村长期稳定和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然而,大多移民村产业基础薄弱,农业仍是传统的经营方式,产业经济薄弱,实现稳定发展困难重重。

为促进移民村安稳发展,我省积极加强移民培训、加大产业扶持、完善基础配套等政策。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逐步破解限制移民发展的瓶颈。坚持强村富民政策,壮大移民村产业经济。

为帮助移民创业,天门多方争取资金,在多宝镇建立移民产业园,为当地移民创业提供平台,并在租金和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鼓励落户企业优先招聘移民工人,促进移民就业。移民创业园的建成,既解决了移民发展用地欠缺、无地发展的难题,也缩短了移民创业周期,让移民提锅上灶创业发展。

创业园占地20亩,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园、停车场等一应俱全,已容纳30家企业入驻并解决2000多移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园区服装加工、黄酒酿制、食品加工企业等都已初具规模。

实施乡村人才工程。通过治村理政、农村电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种养技术、农旅结合等实用课程,培训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武汉市借力“三乡”工程,重点在能人返乡上下功夫,引导扶持在外乡贤、创业能人、原籍大学生等优秀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兴业。潜江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点菜式”培训方式,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6%。枣阳市采取送训下乡方式,把培训班办到村组、到田间地头,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5%。团风县依托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订单式”培训转移移民1193人,实现了“每户就业一人”的目标。各地积极引导有共同发展意向的移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经营,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全省各地通过大力引进龙头企业,构建“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优化移民收入结构,变移民单一的收入结构为“土地流转租金+打工收入+创业收入+集体经济分红”的多样化的收入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

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引进九牛谷公司、湖北两岸明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再生稻和虾稻连作、澳洲虾养殖、大棚蔬菜等产业,产值达千万元。在大公司带动下,荆南村水生蔬菜合作社、养猪合作社、特色养殖合作社等也相继建立起来,一批村民变成了合作社的股民。一家家企业引进和合作社的建立,为村集体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企业分红,荆南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48万元。”荆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珍说。

天门将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水塘、泵站、预留地等采取村级自主经营、出售、租赁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天门市移民村级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2个,5万元至10万元的有10个。

针对部分移民启动资金不足,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提供帮扶资金,为移民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在郧阳区柳陂镇山跟前村,一家家民宿酒店正在营业。村支部书记孙绍虎介绍,为充分利用村里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村里整合移民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每户补助5万元至8万元,利用已有的房屋,将其改造成民宿酒店,目前全村已改造几十户。2016年移民周庆玉将自己两层小楼按村集体统一要求进行改造,一楼开农家乐,二楼做民宿。2017年营业后,受到周边游客的欢迎。“每年春季赏花游、秋季采摘游带来大量客人,加上山跟前村紧邻丹江口库区,垂钓客人多,年均收入近10万元。”周庆玉说。目前山跟前村民宿已改造好数十家,开始营业的有六七家。

为鼓励移民自主创业,天门市主动联系涉农银行与移民代表座谈沟通,建立移民信贷信用体系,解决移民创业融资难。武汉、十堰、天门等地分别出台了帮扶移民生产发展、创业致富的指导意见,建立移民帮扶专项资金,扶持移民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生态养殖。

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移民雕塑纪念移民搬迁。 (秦秋红 摄)

挖特色促创新 力求“快致富”

“三农”问题矛盾多而复杂,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才能破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种种瓶颈,移民村更是如此。

近年来,全省各地移民部门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结合移民村实际,挖掘特色产业,促进移民村进一步加快发展。

在丹江口、郧阳区等地,当地重点突出绿色牌、生态牌,发展生态种植、光伏产业等。

易家垭子村是丹江口库区内安移民村,有移民1000多人。为发展当地经济,2017年,在政策支持下,村民陈强按每亩1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30亩,建起18个大棚,种植反季节草莓。陈强介绍,正常草莓11月开始种植,次年5月上市,在当地批发价6元左右,而反季节草莓每年3月育苗,8月下旬分栽,12月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左右。“上市时间正值春节,节前可以卖到40多元一斤,节后能卖30元一斤。”陈强通过种植反季节草莓,带动移民致富,聘请7位移民务工,月均收入近3000元。在陈强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草莓200多亩,产值上千万元,带动用工50多人。

在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吴家院移民安置点前,一大片冬桃仍枝叶繁茂。2013年,当地流转土地200多亩,引进农业公司种植冬桃、黄花梨、石榴等,今年120亩的冬桃开始挂果,11月上市,10元一斤,70多万斤十几天全部卖完。在大公司的带动下,移民也开始种植冬桃,目前面积达400亩,该农业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

十堰郧阳区在柳陂镇卧龙岗社区移民新村建成光伏生态产业园,集光伏发电、农业观光、农业技术、园林景观于一体,带动移民脱贫致富。

在南水北调外迁移民村,大力实施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沙洋县荆南村,村里引进多家农业公司,发展鲟鱼、澳洲虾等特色养殖,不仅带动了移民贫困户就业,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目前,鲟鱼加工厂占地200平方米,年收入达200万元。全村已发展起藕带种植与泥鳅套养、稻虾连作、育秧、大棚蔬菜等产业,其中多个产值达千万元。

武汉新博村通过引进企业,扶持村民创业,全村兴办起苗木基地6家,服装加工企业一家,劳务公司一家。目前全村村集体资产超过1000万元,年集体收入32万元,全村移民50%的新农合费、电视收视费、农业保险费、水电费都由村集体交纳,近年来,先后被评为“移民小康示范村”“宜居村庄”等。

乡愁,既是家乡味,又是致富经。多地移民充分利用家乡文化、特产发展致富。

武汉市汉南区郧阳村以樱桃园和村民房前屋后路旁栽种的樱桃树为依托,打造樱桃田园综合体,集赏花、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并重点传承十堰市郧阳区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重点发掘红薯粉丝、黄酒、苞谷酒等乡土产业;民俗文化重点传承撑旱船、舞龙狮、凤凰舞灯、跑竹马等传统特色技艺,把郧阳村打造成移民的梦中老家和游客的休闲之家。

走进天门市多宝镇移民创业园黄酒厂,一股浓郁的酒香迎面扑来,企业负责人谭远军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到多宝镇后,一直不能忘记家乡黄酒的味道,自从移民创业园开建以后,他就想着能自主创业,将黄酒产业做起来。目前,产值已达80万元,利润近30万元。

11月10日,武汉市黄陂区新博村“武州盛天”农家乐内客人满堂。28岁的店主陈健锋说,现在店里每天中午客人六七桌,晚上八九桌,日均营业额五六千元。2013年,陈健锋在接受移民培训后,在家里开起了丹江风味“农家乐”,主打丹江翘嘴白、均州黄酒、武当山珍等特色。如今,他创业致富干得风生水起,已开起4家丹江风味农家乐,年利润达200万元,吸纳移民用工几十人。

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移民村的乡村游、采摘经济也快速发展。

武汉市新博村借紧邻武汉城区的区位优势,乘武汉“三乡工程”之势,大力发展采摘经济和民宿,大力打造城郊田园小镇。

郧阳区柳陂镇山跟前村,借紧十堰市城区、郧阳区城区和丹江口库区边的地利优势,发展乡村游,已形成春天赏花、秋天采摘、四季垂钓格局。

天门多宝镇白龙泉新村借助紧邻多宝镇汉江江滩和兴隆水利枢纽大坝的优势,结合多宝镇一年一度的沙滩文化节,打通采摘、旅游、农家乐产业链,建起平菇基地、水都农庄和民宿,形成多种产业共同发展之势。

经过持续的帮扶,湖北打造了一个个富裕和谐、活力迸发的移民村,涌现出一批勤学苦干、敢于奉献的移民致富带头人,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新图景,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力前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