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近、服务细致…十堰社区养老给老人温暖的家

云上十堰讯 记者 罗毅 杨天娇 报道:“老有所养,怎么养”是多数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据统计,在十堰,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5%的老年人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还有5%的老年人选择到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能提供什么服务?又有哪些优势?近日,记者走访了十堰两家社区养老机构,倾听老人们的社区养老故事。他们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护理员送来“珍珠饺子”,

老人感叹:“她对我像家人”

程老先生(化姓)今年80岁,入住艳湖社区康养中心一年多了。多年前,他中风偏瘫,生活无法自理,一直由儿子照料。儿子这两年上班忙,经常加班,实在无法照顾好程老先生,一年前只得将他送进社区养老中心。这一年来,他的神志时而清楚时而糊涂。他神志不清时,经常闹着不肯打针吃药。尽管程老先生有些“难缠”,可护理员王桂花始终耐心对待,把老人照料得很好。

“这是王桂花送来的珍珠饺子,味道很好。”记者走进程老先生的房间,他正在吃饺子。

记者看到,这些饺子与一角钱硬币大小差不多,看起来十分好吃。王桂花说,程老先生常闹脾气,有时候不打针不吃药,就嚷着要吃饺子。“康养中心的食堂有时候煮饺子, 他不吃,就要吃家里包的。”王桂花告诉记者,老人一闹脾气,怎么哄都不行,但只要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立刻就会听话。“前几天,老人闹着要吃饺子,我便答应了他。”

王桂花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总结出来一套应对方法。“哄老人就像哄小孩,老人很容易满足,只要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听话,但一定要说到做到。”

王桂花说,身患重病、家人不在身边,一时适应不了陌生环境,容易发脾气,因此她理解程老先生,也能包容他的“小脾气”。

“我住在这里一年多,她把我当成家人,总是给我送吃的,细致周到。我很喜欢这里。”程老先生告诉记者。

家中没人陪,主动住进养老院

老人:“这里有人作伴,玩得开心”

东风社区养老院位于汉江街办辖区内,近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76岁的李大爷(化姓)。李大爷的健康状况不错,生活可以自理,为什么要住到养老院呢?

“老伴去世,几个孩子都上班,工作忙。每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太孤单,于是我主动要求到这里来。”李大爷说,他家住在东风社区,知道这里有一个社区养老院。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决定搬到养老院住,“这里每天有人陪着聊天、吃饭不寂寞,而且生活有人照顾,很方便。”

记者了解到,如今许多老人都面临白天家人忙,身边没人说话;和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生活不便;身体不好,怕给孩子添负担的问题。其中一部分老人主动选择住进社区养老院。

东风社区养老院负责人说,目前,养老院主要负责为老人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和基本护理。养老院的规模不大,只有两三个护工,个个经验丰富。社区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环境卫生、饭菜营养可口、服务细致周到、居住安全。“有些老人刚住进来不习惯,就需要服务人员耐心安抚,悉心照料。”

如今,李大爷在东风社区养老院住了几个月。他说:“在这里,我吃得好,玩得开心,每天有人跟我作伴,我不想回家。”

边养老边治疗

中风老人从轮椅上站起来

记者走访发现,十堰一些社区养老中心采取了医养结合的方式。在艳湖社区康养中心,记者看到一间治疗室里摆放着各式设备:传统的针灸、拔罐等;现代的激光、微波等,并配有专业康复治疗师。艳湖社区康养中心康复科负责人张小满告诉记者,这些设备是用来给老人做康复治疗的。

家住六堰的张老先生半年前突然中风,经过抢救,老人的命保住了,可是他丧失下肢行动能力。

住院两个月后,张老先生的神志恢复,可后期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张老先生的孩子们大多在外地工作,难以周到地照料老人。张老先生的儿子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艳湖社区康养中心,就是看中这里可以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

每天一次针灸治疗,坚持近两个月后,如今张老先生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了。“我还在坚持康复治疗,感觉身体一天天好转,我算是来对了地方。”张老先生笑着说。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至2.55亿人。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相叠加,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所内蕴的社会价值逐渐得到体现。

“社区养老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服务范围广,见效快。”市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对于老人而言,能够带给他们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容易找到生活乐趣。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的困难,又解决了机构养老亲情淡薄、环境适应障碍等问题。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十堰大部分社区均设有养老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