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涛班”,工匠精神代代传
湖北日报通讯员 寇华鑫
一面旗帜,一种文化
“你们知道东风有哪些有名的劳模?”近日记者从地处十堰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采访出来,偶遇一群搞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王涛啊!我母亲告诉我的,她在东风模具厂上班。”20岁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李天宁脱口而出。
在车城十堰,“王涛”这个名字,已成为东风特有的文化符号。
走进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劳模工作室,“模范班组”“工人先锋号”“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块块牌匾、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占满了一大面荣誉墙,包括全国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奖状,还有各种自制的改善工具,技术总结的书籍、小册子、笔记本,令人叹服。
其中,挂在墙中央的一面深红色的锦旗分外打眼,上绣3个金色大字——“王涛班”,落款是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公司党委,时间为1998年。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东风公司唯一一次以党委、行政的名义联合为一个班组授旗。
而此时,这位曾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被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劳模,现年64岁的退休工人王涛,就静静地站在记者身边,打量着一件件昔日奋斗岁月的结晶。
据了解,自1975年进入东风以来,王涛累计参与装配、调试汽车16万辆以上,从未出现瑕疵,人称“汽车调整大王”。他还完成30项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独立撰写5本共60多万字的专业书籍,其中《东风八平柴调整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30例》一书,被东风命名为“王涛操作法”。
在东风,王涛早已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精益求精、创新不止的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文化。
是个技研班,更像“兄弟连”
应运而生的“王涛班”,现有52人,其中党员18人、高级技师23人,平均年龄46岁,主要以师带徒方式育才。
作为“王涛班”第七任班长,当过兵的王建清处处以师傅为标杆,精益求精,累计参与调检25万多辆车,无一起质量问题。他也从一名普通汽车调整工,逐步成长为中国汽车业十大工匠、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传承。“员工的抱怨点,就是改善创新的重点。”王建清介绍,比如检车时,需要把车头举升起来,一台车要举升5次,一次要用大拇指按压举压按钮3分钟。很多员工向他抱怨,按得拇指疼。后经大家探讨,制作了一个简易设备,检一台车节省了10分钟。
在“王涛班”,“三技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常年不断线,即技艺传承、技术攻关、技能竞赛,以及创新成果展示。他们还总结了“1121素质提升法”;会学、会干、会写、会讲、会传的“五会师徒法”等,要求师傅先学一步,鼓励徒弟超过师傅,这些都成为传承“工匠精神”的好载体。“王涛班”是个技术研讨班,更像是个“兄弟连”,各家有什么难处,大伙都会倾力相助。7月上旬,一个职工的父亲去世了,王建清出差一回来,就直接赶到这位职工家中,帮忙料理后事。
同时,“王涛班”着力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比如,设置员工笑脸墙;每年组织员工郊游;过圣诞节,给每个员工送一个苹果,要求带回与家人分享。“加班时,班长经常会从食堂买几袋小包子,发给大家吃,我感到特别温暖,有一种家的感觉。”山东籍90后员工胡志民表示。
有“暖男”名号的王建清,不仅常年照料患先天性疾病的儿子,还为每位工友建档案,定格他们平时工作、学习、娱乐时的一个个瞬间。十几年间,王建清已存储下数万张照片,成为工友们珍藏的“独家记忆”。
简单事做到极致,就是好工匠
良好的育人环境,助推了人才的快速成长。近20年来,“王涛班”成员在各项技能大赛中共夺得9金3银13铜。
近年,东风选树了王建清、杨祉刚、卢占保等一大批劳模典型,“杨祉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卢占保创新工作室”“冯洋劳模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东风公司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共40多个,职工创新活动的参与面在85%以上,产生经济效益数以亿元计。
近年来,真正愿意当蓝领的人少了,年轻人更少。“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技工,一定要让劳动者愿意当蓝领、争当时代工匠。”最近两年全国两会上,王建清呼吁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传承,得到了人社部等部委积极回应,《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
“工匠精神其实没那么复杂,立足岗位干好一点一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你就是一个好工匠。”王建清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