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如诗 生态如画 郧西县全域生态旅游催生“美丽经济”

上津古城夜景

美丽乡村游

天河漂流

葡萄采摘

郧西织女绣

“七夕美人茶”

旅游带动农业经济

云上十堰讯 (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张春斌 查方政 杨洪霞

七夕田园生活节、荷塘音乐节、年货节、采摘节、赏花节、休闲骑行、水上漂流、爱情马拉松……7月,行走在郧西县内,处处是景,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古朴乡村,更有成熟的人文历史景区。随便到哪个村,都能吃上地道的农家饭,随处可见游人如织的场景,浓郁的田园气息和乡风野趣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郧西县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从争创“湖北旅游强县”到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为“五美郧西”增光添彩,让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悄然改变着郧西县的经济形态。

村村皆美景

碧波荡漾、蔬果飘香、绿树成荫、田舍盎然……时下,郧西县内处处美景如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7月24日,记者在上津镇古城墙上看到一段介绍,是说此城墙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墙之一。被这1500余米长的古城墙围着的上津古城,在古代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据考证,“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即为“天子渡口”。唐朝中期,上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有“控秦楚水上交通,扼鄂陕陆路咽喉”之说。

时过境迁,今天的古城墙下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城墙两边的古民居是明清时期古建筑。这条街在当地叫四街,街道长200多米。去年,镇里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其进行修复,同时引进商家入驻。”上津镇党委书记汪建成说。

上津镇津城村村民张楚香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四街修复完成后,她租下一间店铺经营纯手工刺绣工艺品。“卖小花肚兜、刺绣枕头、绣花布鞋等,游客很喜欢。”张楚香说。

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郧西县用“第一景区”理念打造县城美景,用“农家百坊”理念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用“景观长廊”理念打造景区主干道沿线景观,打造“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文旅品牌,积极构建以“一江两河”(汉江、天河、金钱河)为骨架,以“两区两圈两带三线”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思路打造鄂西北康养休闲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知名七夕文化传承地。

郧西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已成功创建A级景区7家,其中4A级4家、3A级2家、2A级1家;共有星级饭店8家,商务酒店(宾馆)及农家乐200多家;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名村”和“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级卫生示范旅游景区”各2家;先后3次荣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5次荣获“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荒山成“金山”

7月24日,天空飘着细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和几十名村民为村里栽种的华山松除草、培土、施肥……

“别看现在这些华山松还是小树苗,10年后,大家光卖松籽,人均年增收可达1000元以上。”魏登殿一边拔草,一边向村民介绍华山松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郧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绿满荆楚、精准灭荒、退耕还林等工程,坚持生态与产业并举,落叶树与常绿树搭配,乔木与灌木同栽,叶、花、果结合,全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郧西县把发展林特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天河景区、大尖山森林公园、坎子山万亩石林等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亿元,在汉江、金钱河和天河流域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路旁、沟旁、渠旁、宅旁、退耕地打造核桃、柿子、花椒、天丁、油橄榄、油用牡丹、桃树、樱桃树、杏树、茶叶、速生杨树等林特产业基地27.956万亩,创建绿色示范乡镇3个、绿色示范村52个,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38家。如今,党员先锋林、青年林、双拥林、纪念林、风景林遍布郧西城乡,实现了山绿、路绿、河绿、城绿、村绿。

树多林密,保护为要。该县不断规范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与全县286个村签订《森林与生态环境防护公约》。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开展树虫疫情防控,清理枯死松木23200株,1093株古树名木得到保护。查办各类林业违法案件377起,其中刑事案件58起,刑事拘留26人,移送起诉59人;行政案件319起,处罚324人次。该县连续4年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内。

郧西县共有退耕还林面积10477.8亩,涉及3780户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已享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523.89万元。共有234.29万亩公益林,已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014万元,其中16869户贫困户获得补偿资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奋力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绿色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种满了树,就等于建起‘绿色银行’,既美了家园,又富了百姓。”郧西县委书记张涛说。

美丽变经济

如果说来上津古城是领略特色历史文化,那么走进天河水乡景区,则是享受独特的山水田园生活。

7月24日下午3时许,早已过了午饭时间,郧西县城关镇羊家村村民阮玲莉经营的羊肉汤馆又迎来4位客人。“我们就坐外边吧,吹吹风,还能看看山和水。”其中一名游客杨女士是西安人,从朋友那里听说天河水乡很漂亮,便和三名闺蜜驾车来到郧西,“我们10点多钟开始沿河边散步,走了4个多小时,沿路都是风景,不愧是‘画廊’。”杨女士说。

坐在村头,近处是河,远处是山。河里小鱼成群、麻鸭戏水,一群白鹭卧波嬉戏,山上古木参天、藤蔓缠绕。像这样的景点,郧西县天河沿线共有9处。天河水乡景区入口处的水秀广场,采用声光技术,打造喷泉、水幕电影等光影表演项目。观音镇龙桥村通过改造民居,发展油坊、豆腐坊、绣坊、酒坊等40多家。双石沟村竖起婚俗雕塑,建设婚俗博物馆,打造婚庆民俗村。景区下游中段建有长9.25公里的漂流航道,2018年7月开漂,夏季月均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

目前,天河水乡景区已建成18公里游步道和河道景观带,一线串珠,带动沿线4个乡镇29个村2万多户农户增收。在双石沟村,70岁的李进义经营着酒坊,每公斤苞谷酒卖40元钱;50多岁的胡志和,会篾活手艺,一天编两个竹篮,也能卖几十元钱。

2018年,郧西县在“一江两河”流域组织开展“住乡村、购农货、吃在农家、体验农事”活动,先后举办了七夕田园生活节、年货节、采茶节、草莓节、帐篷节等乡村旅游活动20多场次,吸引游客42.2万人次。全县全年接待游客59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亿元。

今年,郧西县将从7月27日至8月7日在郧西县城关镇、观音镇、上津镇、涧池乡等乡镇举办“七夕印象·郧西(2019)田园生活节”,包括淘宝小镇荷塘音乐节、天河水乡自行车骑行大赛、郧西县文化旅游和经贸洽谈会、中国天河爱情马拉松(2019)、七夕民间民俗传承五大主题活动。

“我们把活动办在 ‘一江两河’流域的山川田野,让节庆活动回归民间,让更多群众共享 ‘美丽经济’。”郧西县委书记张涛介绍: “下一步,郧西县将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