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区的担当促汽车城的绿色崛起

孩子们踩着滑轮在广场上开心地兜圈,年轻情侣相互倚靠坐在石凳上,行人缓步慢行在柔和的阳光里,这是四方山南广场一个寻常午后,市民们在美景里享受着惬意生活。

金秋十月,这样的“惬意”常常出现在张湾,无论是在市中心、城郊还是工业园区,都能感受到生态城市的美好。近年来,张湾区在生态建设上成效斐然,以园区、景观、公园为依托,以河渠为纽带,以广场为节点,以游园、雕塑为点缀,行走在张湾,随处皆美景。

近日,张湾区通过了省环保厅的考核验收,成为省级生态区,在推动十堰经济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张湾的生态崛起也是一路高歌。

生态立区的使命与担当

张湾区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祥地、“国际商用车之都”核心区、湖北汽车产业长廊的源头。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成为工业老区张湾的历史担当和政治使命。

承载担当,张湾区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把生态立区确定为重大发展战略。

张湾区委书记刘宇飞说,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张湾区要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大力创建生态示范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与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子,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为让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合理高效,张湾区委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编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区)规划(2014-2025),建立张湾区生态环保“红线”制度,明确禁止开发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范围,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堵河湿地黄龙片区 

为建设“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的生态环境,张湾区从领导体制、项目准入、产业布局、财政投入等方面入手,设立区级环保科技、节能减排奖励资金,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在生态建设责任制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出台环保 “一票否决”、网格化环境监管等制度性文件,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工业的注入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病”。 在新常态下,加快企业转型跨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的必然选择。当前,十堰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也在积极探索转型跨越、绿色发展、生态崛起的新路径。

 

 堵河山水画廊

张湾作为东风汽车公司的发祥地、“国际商用车之都”核心区,在推动城市转型跨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模式正让城市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环保问题,在“生态决定生死”的发展理念下,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实现转型升级,让绿色血液注入老工业基地是城市该有的作为。

近年来,张湾建设的生态绿网正将全区的产业体系牢牢包裹。通过国土资源、发改、环保、规划等部门集中会审入驻项目,产业在招商过程中设立“绿色门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一律被拒之门外。

同时,张湾区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财力支持,3年投向生态创建、环保治理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资金33.5亿元。建设生态工厂,推进节约集约发展,重奖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企业节能降耗……张湾区各职责部门扎实做好产业生态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有效促进了绿色GDP的增长;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乡镇(村)创建工作开始启动,“退二进三”计划也在稳步实施。

工业区绿色转型的张湾样本

下班回家的陈海拿出手机,对着一朵开得正盛的月季花按下相机快门。眼前,鲜红的月季吐蕊怒放,点缀在修剪整齐的矮灌木丛中,拼成一幅美丽的几何图案。

这里是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新工厂,陈海是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的一名工人。工作在新园区,陈海面露喜悦,“每天就像走进花园,上班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新工厂坐落在十堰工业新区B园,工厂安技环保科科长朱小伟告诉记者,新工厂从规划之初到投入生产,始终将环保节能放在首位。

“除了绿化带的建设,厂区也在生产过程中做到节能减排最大化。”朱小伟说。走进新工厂的生产车间,没有机器刺耳的轰鸣声,没有满地的工业废料,车间内宽敞整洁,AGV自动小车装载着物料有序地在车间内行驶。

早在2013年,东风动力总成就已实现新工厂的建设,两年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工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MES已经渗透到发动机装配的各个主要环节,“数字化工厂”已现雏形。

“数字化生产意味着更有助于企业节能减排,如屋顶无动力自然通风器、空压站余热回收装置、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集中除油污系统等,都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做到了清洁生产。”朱小伟说。

废水、废气、工业废料是发动机厂的主要污染物,在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环保设备的应用下,工厂的废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东风动力总成的升级改造并非个例,为加强环保节能技术改造、改善厂区工作环境,近年来,张湾一批现代汽车工业园、生物产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园等新型产业园区拔地而起。

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厂区在推动张湾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上功不可没,但在新时代、新发展下,老旧厂区的机械轰鸣只得留作光辉历史。

完成绿色转型是张湾这个工业老区的新作为,在转型道路上,张湾区先后完成了东风公司热电厂和双星东风轮胎厂脱硫脱硝改造、福堰钢铁环保改造、益民铜材环保综合治理、万润工贸产品结构调整等减排项目近40个。

徐宗前始终记得董事长在公司转型之初召开的大会上说过的一句话:“把环保做好,就是在为企业的未来铺路。”

徐宗前是十堰恒融实业有限公司管理部安技环保处的主管,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产业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下,恒融实业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2013年以前,恒融实业主要从事玻璃啤酒瓶、涂装件的生产加工工作,而啤酒瓶与涂装产品均属于污染较严重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与粉尘,环境污染一直是公司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立足长远发展,恒融实业通过转产调整企业结构,停止原玻璃酒瓶厂的生产,启动环保及国家扶持的新型电动车整车生产制造建设项目,以此开拓出以终端消费群体为主的新市场,彻底改变公司由耗能劳务加工型企业变为节能自主生产的精细化企业。

徐宗前指着桌上的照片:“这是老工厂的样子,高高的烟囱,顶端不断排出废气,厂房周围堆放着很多的废弃物,节能环保工作、厂区绿化工作都不尽人意。”

公司落户十堰工业新区,厂区样貌焕然一新。公司在进行转产调整的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作为公司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宣传、监管、生产、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将环保问题落到实处。

过去,工厂烧煤,现在改为更为清洁的天然气,在生产材料上,也从过去需要进行表面氧化层清洗的铁油箱改进成不需清洗的铝合金油箱。

除了生产技术上的环保改进,恒融实业又投资500万建设污水处理站来有效处理工业污染废水,地下清污粪管网也全部重建,在节能减排上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环保系统。

清洁生产的抉择与硕果

在“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发展理念下,张湾区大力建设花园式工业新区,对十堰工业新区主要路段和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绿化,构筑以建设大道、发展大道为新区景观主轴线的“生态长廊”,在园区街头广场集中规划建设休闲绿地,满足居民娱乐健身需求。

 

绿色西沟

在“外修生态”的指引下,张湾区内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正在加速淘汰,高端环保产业的发展势头正盛。

为规范电镀工业园的运行管理,打造全市创模亮点工程,今年6月,张湾区环保分局组织电镀工业园管理方和业主赴国内最先进的无锡惠山区国家级电镀工业园学习考察,其先进的园区管理理念和环境监管经验为我市电镀工业园的规范管理起到极大借鉴和促进作用。在辖区电镀企业集中入园后,通过园区统一监管、治污,将杜绝电镀企业偷排、直排造成重金属污染等现象。

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生态决定生死”的理念早已渗透到全区产业转型与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张湾区坚守生态底线,明确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其他特殊保护区域严禁开发,强化生态红线保护。

张湾区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区内所有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化工企业、皮革鞣制加工企业、轮胎制造企业和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等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企业都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证发放。同时,区内对工业废水废气超量超标排放严格把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工程、结构、管理“三大类”减排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目前,十堰协兴工贸有限公司(电镀工业园)污水处理站已正式委托武汉美佳源环保公司运营管理,成为十堰市工业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委托第三方运营的第一家。十堰铭亮(方舟)工贸有限公司、十堰市盛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试点开展污水槽车外运至东风水务公司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委托集中处理。通过沟通协调,北排集团、深港公司、金杉环保、东风水务等多家专业的污染治理和运维企业均有意参与或正在接洽辖区企业治污工作。

过去,粗放型经济让环保或多或少制约了不少企业的发展,如今,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念的推动下,加强环保节能技术改造,改善工厂生产环境,建设环保、生态工厂,成为园区众多企业的追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