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大学新生注意!开学一定要谨防这8类骗术!

云上十堰讯 记者 谭祥军 特约记者 孔令学 报道:眼下正值大学新生入学,因缺乏社会经验,这些刚刚远离父母独自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极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根据近年来十堰大学生遇到的侵财案件,总结出8类易发情形,提醒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谨防财产蒙受损失。

案例一:

兼职“网络刷单”被骗一万元

今年20岁的赵明(化名)是一名大二学生,在武汉上学。去年9月初,赵明结束军训后,决定找一份兼职,因为没有认识的人介绍,赵明就在一些网站上发布找兼职的信息。10日下午,赵明在上网时,一个自称可帮忙找兼职的网友加了他。对方在QQ上告诉赵明,他们公司专门为大学生找兼职,工作内容是帮助电商客户在网上“刷单赢信誉”。

想着不出门就可以赚钱,赵明很快答应了。随后,赵明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对方提供的网站上购买了188元的货物。不一会儿,对方就将188元退给了赵明,还返利8元。第一单交易成功后,对方告诉赵明,如果想赚更多的钱,就要刷更多的单。就这样,在对方的引诱下,赵明的单越刷越多,但对方却不再退钱,反而要求赵明完成刷单量后再一次性返还。不到2个小时,赵明已经刷了近1万元的单了。对方不仅没有退款、返利,还不停地要求他继续刷单。此时,赵明感觉不对劲,后经家人提醒,他才报了警。

警方提醒:近期十堰频繁发生以“网络刷单”为名的疑似诈骗案件,犯罪分子抓住学生群体想打工挣钱又没有路子的心理,设计“网上兼职刷单挣钱”的骗人把戏,一旦付了钱再想要回本金,对方就会以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拉人入伙,或者干脆将其拉黑。因此,所有网上兼职,只要是要求先付钱的,不论以什么为借口都是骗钱的,千万不要上当。

案例二:

遭遇“航班取消”骗局损失一万元

准大学张琴(化名)考取了武汉一所高校,8月初,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家人为了奖励她,为她购买了9月5日十堰至武汉的飞机票。

9月1日,张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她预订的航班因故取消,要求她提供一个银行账号,以便航空公司将机票款退还给她。想着十堰最近天气不好,航班突然取消也属正常现象,张琴就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发给了对方。

几分钟后,对方称退款需要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操作,随后张琴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家附近的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了一番操作。待张琴操作完毕,对方挂断电话让她等消息。不一会,张琴接到父亲的电话,问她购买了什么东西,花费一万元。张琴愣住了,她根本没有购买任何东西,想起刚刚的遭遇,她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

警方提醒:开学季,类似退票诈骗比较多,比如退飞机票、火车票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学生的信息后,拨打学生电话声称退款,前提必须将银行卡与其“退款”账户绑定,引诱学生通过网银或ATM机转账,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因此,接到类似电话后,一定要多方核实,切记不要将身份证号码、验证码、密码等提供给陌生人。

案例三:

“学长”代交学费后不见踪影

去年9月11日,大学新生李军(化名)独自到学校报到。在十堰火车站外,他找到了学校的迎新接待点,乘上学校迎新专车。刚上车,一名学生模样的男子主动搭讪,自称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并热情地给李军介绍学校的情况。

在学校收费处,该男子热情地陪他办理各种手续。交费时,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该男子说,他和收费老师认识,可以代为交费。随后李军把6000元现金交给他,结果该男子一去再也没露面。

警方提醒:骗子抓住新生人生地不熟的特点,假冒学校迎新人员与学生、家长搭讪以取得信任,再以代交学费、帮助取钱等为由乘机诈骗。新生在报到时,不可将钱物交给陌生人,报名交费务必亲自办理,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四:

冒充新生室友趁机盗走钱物

去年9月初,新生周兵(化名)前往十堰一所高校报到。进宿舍后不久,一名“同学”提着行李,把头探进寝室,见周兵一个人在,就把行李提了进来,并声称他也是住在这个寝室的学生。过了一会儿,周兵想出去买点东西,邀“室友”同往,“室友”说还要等父母,于是周兵独自走了。等周兵买完东西回来后,“室友”已不知去向,周兵的包被翻开,包内的现金也不见了。

警方提醒: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的财物。对陌生人,应想办法确认其身份,离开宿舍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者锁上存放起来。

案例五:

借6000元校园贷最终还款4万元

2017年3月,十堰一高校女生李某羡慕同学购买苹果手机,自己却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后经人介绍说可以用身份证和学生证抵押贷款。于是她从野广告上选择了一家贷款公司。在抵押了身份证和学生证后,李某贷款6000元,凑钱购买了一部苹果8手机。

因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父母给的生活费有限,从借钱的半个月后,李某天天接到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不仅如此,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因无钱还款,她的亲戚和同学作为她填写的担保人,也接到了催款电话。直到暑假,李某父母了解情况后,借了4万多元为李某还清了所有贷款。

警方称,非法校园贷诈骗利用低门槛、低利息等所谓优惠政策为诱饵,骗取大学生信任实施诈骗。主要手段有:一是骗取个人信息,代替大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取到贷款后消失;二是帮助大学生办理贷款后,冒用其身份继续贷款;三是以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保证金等为借口,反复骗取贷款大学生汇款。很多学生因为消费不理性,盲目追求时尚,深陷校园贷,甚至不得不退学。

不仅如此,外地不少非法贷款公司,还瞄准少数大学生爱慕虚荣的心理,实施裸贷等非法行为。一些大学生在接到类似催款短信后,因压力过大往往会走极端,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警方提醒:要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恰当、对自己最有利的消费方式,切记远离校园贷。

案例六:

交完应聘押金“公司”没了

去年10月,新生赵成(化名)上大学后,因课程较少,且家庭经济紧张,想找一份兼职补贴生活费。周末的一天,他在校园内看见兼职广告上说,可免费提供兼职,便去应聘。

赵成在学校周围的一间民房找到这家公司,对方口头答应为他找个工作轻松又能赚钱的兼职,但要收取押金,合同结束后再退还。赵成交了100元报名费、400元保证金后,对方让他等候通知。可直到国庆假期过了,赵成也没等到兼职的电话,待再去打听时,已人去楼空。

警方提醒: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因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遇收费都视作违法。

案例七:

接受“贫困生资助”被骗5000元

新生入学后,通常会在学校附近办理手机卡,如果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多是以资助学费、生活费等为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自称是教育部门或校方人员,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去年10月,市内一所高校学生赵俊(化名)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需要核实赵俊的个人情况。随后,对方在电话里准确说出了赵俊的个人信息,并称他们已经接到了赵俊的贫困生申请,需要核实后才能生效。

因开学之初赵俊确实向学校申请了贫困生资助,因此对对方的身份没有怀疑。随后,赵俊按照对方的要求,前往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半个小时后,其手机接到短信,提示其消费5000元。赵俊大吃一惊,立即报警。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电话要先向有关机构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案例八:

“学长”上门推销文具竟然全是假货

去年9月初的一天,市内大学生薛波(化名)刚刚报完名来到宿舍,一名20多岁的男子拎着两个大袋子物品来到宿舍,自称是文具产品代理商,毕业于该校市场营销专业,考虑到大学生挣钱难,特意为师弟们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聘用该产品的学生代理。在“学长”的动员下,包括薛波在内的3名室友各花费1000多元从他手中进货。“学长”走后,薛波和室友经过检查,才发现这些文具都是假货。

警方提醒:上门推销假货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的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上当者往往以外地初来乍到者居多。因此,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正规商店、超市购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