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 年内全市将建成充电站72座

市政府办日前印发《十堰市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市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能源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为把我市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能源支撑。

工作人员给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资料图片)。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徐正国 图/记者 刘成臣

能源产业现状:能源供应以电力为主体

据悉,“十二五”以来,我市注重加强能源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积极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努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约束瓶颈,形成了以电力为主体,其他能源形式为补充的能源供应系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初显。

在一次能源方面,煤炭、石油制品、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物质供应的市场化运作日趋成熟,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多渠道的供销体系。2017年全市煤炭消费量300万吨,同比下降10%;天然气消费量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8%。

在电力方面,我市火电装机总计20.7万千瓦,分别为十堰热电厂(2.7万千瓦)和东风热电厂(18万千瓦),计划于今年全部关停。在建京能热电联产项目装机70万千瓦,将于2018年底前实现“双投”目标。

在水电方面,全市水能资源总量约为110亿立方米,已探明水力资源蕴藏量为500万千瓦,其中汉江可供开发水能130万千瓦,堵河可供开发水能145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水电总装机规模达到298万千瓦。目前在建水电项目主要为夹河关、孤山水电站,装机规模均为18万千瓦;竹山、房县13个小水电项目,共计装机规模为6.55万千瓦。

在风电方面,我市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在郧西县、房县、竹山县和竹溪县。目前,我市已有一座风电场于2017年12月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结束了我市从未有过利用风力资源发电的历史;另有3个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风资源报告,总装机规模27万千瓦,正申报2018年核准。

在光伏发电方面,截至目前,已建成集中式电站装机容量12万千瓦。光伏扶贫村级电站累计备案18.6万千瓦,投产9.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备案151.7MWp,投产10兆瓦。

在生物质发电方面,现已建成粤能生物质电站,装机1.5万千瓦。2017年5月,竹溪凯迪生物质电厂获得核准,即将开工建设。

能源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电力通道方面,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1500兆伏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9座,主变容量2280兆伏安;110千伏公用变电站57座,主变容量3491.8兆伏安。500千伏线路3条,长度449公里;220千伏线路22条,长度895.26公里;110千伏线路159条,长度2481.6公里。极大地提升了用电负载能力和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西气东输二线枣十支干线于2011年底全线贯通,十堰境内总长约为67.75公里。管线从土关垭进入十堰境内,途经浪河、丁家营、武当山、六里坪到十堰城区。十堰六里坪至竹溪输气管道全长180.4公里,设计输气能力3亿立方米/年。

“十三五”重点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据了解,我市一次常规能源资源匮乏,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不够。在充分挖掘全市能源资源潜力基础上,根据资源情况、地理状况、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各地产业和技术优势,合理布局,推动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市能源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为十堰市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能源支撑。

具体目标是,新增水电装机40万千瓦左右,总投资65亿元,累计达到340万千瓦左右;新增火电装机70万千瓦,总投资40亿元,累计达到7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30万千瓦,总投资20亿元;新增光伏装机28万千瓦,总投资25亿元,累计达到48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4.5万千瓦,总投资4.5亿元,累计达到6万千瓦。由此实现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能源通道建设上,新建500千伏十堰变—卧龙变输电线路工程,新(扩、改)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新(扩、改)建110千伏变电站22座。到2020年,全市发电量将达到110亿千瓦时,产值近66亿元。农网升级改造累计投入4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化农网体系,总投资30亿元,新建天然气管道长度180公里,天然气利用量达到1.8亿立方米。

建设五大工程确保目标实现

我市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实施五大工程,确保目标实现。

一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加快实施城镇及农村生活用煤替代,分梯次推进工业锅炉、供热锅炉、工业窑炉治理改造。逐步关停小型燃煤发电机组,重点做好工业燃煤锅炉关闭工作;有序发展清洁煤电,进一步优化煤电布局,大力推广超低排放技术,有序发展清洁煤电。稳步推进京能热电一期工程建设,适时推动京能热电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积极配合京能热电运煤铁路建设,加快丹江口六里坪20万吨储煤基地建设进度。

二是电源建设提升工程。水电重点推进夹河关、孤山水电站建设。支持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西县等地的小水电建设。到2019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20万千瓦,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千瓦。风电方面,加快推进已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建设,到2019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着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到2019年,建成地面电站28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10万千瓦。到2020年,建成地面电站33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1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方面,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进粤能生物质电站二期工程的建设,到2020年,建成生物质发电装机6万千瓦。

三是能源系统补短板工程。天然气管网方面,保障现有“西气东输二线枣十支线”气源稳定供应;积极争取更多“忠武线”“西气东输三线”的气量指标,实现多气源保障。到2019年,建成“十竹”天然气长输管道。到2020年建成“两郧”天然气长输管道;加快油气合建站、加油站、油库、加气站及次高压管线建设。到2018年底,新增CNG加气站15座、LNG加气站5座、加油站8座。到2020年底,新增CNG加气站30座、LNG加气站10座、加油站16座;投资24.5亿元,完善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网络,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新建500千伏十堰至卧龙变输电线路工程,新(扩、改)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新(扩、改)建110千伏变电站22座;首批推进建设普林工业园、湖北精益、湖北正奥等储能项目,继续推进金鼎纺织、冠达汽车、湖北三环、湖北世纪中远等15个具备条件的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储能电站30座;建设襄阳——十堰成品油管道工程。该工程已纳入《湖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是能源消费模式创新工程。投资40亿元,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充电站72座,充电桩351个;到2019年建成充电站91座,充电桩427个;到2020年建成充电站112座,充电桩511个。在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重点物流园、城市核心区域各类公共停车场站、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停车场所、居民小区等区域,加快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能源惠民利民工程。投资8.4亿元,结合县域供暖、工业园区用热需要,积极推进建设集中供热设施,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投资40亿元,加快中低压配网升级改造步伐,逐步解决农村低电压和用电卡口等问题。投资75亿元,在全市实施2017年至2019年光伏扶贫工程,力争3年实现脱贫户40790户,142765人脱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