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陈奎在湖北十堰南化塘镇中心学校开展义务助学活动(资料图片)。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通讯员 郝金鑫 记者 郑皑 报道:他是风雪中的巡线工,也是行走在大山里的一名志愿者,5年来,陈奎踏访了十堰地区15个乡镇40余所学校,捐赠图书2000余册、建成图书角20个、图书室12间,帮助430余名山区留守儿童圆了“读书梦”。
志愿服务点亮孩子微心愿
陈奎是国网十堰供电公司的一名输电线路检修工,常年奔波在鄂西北深山里的巡线路上。
陈奎永远忘不了2013年3月的一个周末,他驾车前往郧阳区梅铺镇孙家洼村五组,200多公里的山路用了3个半小时才到达,然后又爬了两个小时的羊肠小道。
“我走进一户人家,看到家徒四壁,一个瘦骨嶙峋的娃娃正在照顾躺在床上的患病中年妇女。”陈奎的首个帮扶对象陈良浩,年仅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母亲因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父亲忍受不了贫困离家出走。奶奶去世,家里只有爷爷,种着3亩多地,收获的粮食仅够糊口,家里的全部收入要靠爷爷打短工。眼前的一幕让陈奎泪如雨下,他强烈感觉到必须做点什么,尽一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陈奎把自己的想法和了解到的情况发在了朋友圈,没料到反应热烈。大家纷纷出主意并加入进来,帮助陈奎完成爱的心愿。
“我们每个学期捐赠300元助学金,不定期收集图书报刊,帮助山区学校多方筹资建立图书角。”陈奎心底开出的希望之花,在朋友圈志愿者的帮助下,越来越茁壮。
郧阳区南化塘镇地处秦巴山脉南麓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受地理条件制约,这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教育的问题凸显。
丁宝是一名9岁的小姑娘,当陈奎变戏法似地拿出崭新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时,她露出了甜甜的酒窝;李斯是一名10岁的小男子汉,他捧着陈奎和同事们带来的《成语辞典》,兴奋地大声朗诵起来,整个校园都听得到。
“苹果是怎样砸在牛顿头上的?”“雷电是如何产生的?”陈奎一边跟学生们互动交流,一边送出书籍、篮球等物品。看到孩子们渴求书籍,就像旱地里麦苗渴望甘泉一样,陈奎满心欢喜。
“如今乡下逐渐富裕了,可是山区孩子缺少的仍然是关爱!我愿意为此而努力!”3月5日,42岁的陈奎在郧阳区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义务助学时这样说到。
身体力行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在志愿行动中,陈奎知道,孩子们的教育仅仅依靠他和志愿者们的力量远远不够,他要把这些情况归集成资料,找到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山里的孩子们成才。
每当他在朋友圈里发布留守儿童的助学需求,都能得到同事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掏出不多的工资,帮助陈奎完成爱心传递。
“这个孩子比较可怜,父亲早亡,母亲是残疾人。由于我们对接资助及时,避免了孩子辍学。” 陈奎谈起自己4年来定点资助的一个对象,语气中充满希冀。“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成绩很优秀。”
谈起义务助学的点点滴滴,陈奎很谦虚,认为这是发自心底的一种责任使然。他觉得身边逐渐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这才是了不起的力量。
目前,陈奎的身边已有20多名公益伙伴,定期组织义务助学活动。
“陈叔叔,我今年刚参加工作,我也想资助一位像我这样的山区孩子。”陈奎今年接到了一个电话。在义务助学历程中,第一批受助的孩子已经进入社会,他们主动找到陈奎,要求加入公益志愿组织,让义务资助山区孩子再教育的事业薪火相传。
3月5日,在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第二课堂”助学活动中,陈奎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健康教育知识。这次讲课源于陈奎从一位教师朋友处获悉,山区小学未设置“性启蒙”课程,于是决定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成长知识。
“大家看到飞机了吧,我指向左,飞机就往左;指向右,飞机马上往右。” 课间,陈奎和志愿者们利用遥控无人机变起了“魔法”。
“真的哎,太神奇啦!”孩子们欢呼雀跃。
陈奎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山中巡线工作时应对马蜂、毒蛇、野猪的经验,教给大伙分辨野兽毒虫踪迹,防止溺水、失足等危险。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听着陈奎的讲述,不时发出阵阵笑声。13岁的黄宗泽兴奋地和身旁的同学说:“我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勇敢的男子汉!”看着孩子们自信的笑容,陈奎和志愿者们内心感到很满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