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历史古村庄马家岗村

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有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它位于武当山下,官山河自西南向东北穿村而过,它就是马家岗村。600多年来,马家岗村见证了武当山的兴盛繁华、朝代的衰亡更迭、家族的谦让和睦,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马家岗村久久流传。

马家岗村的著名人物周德山(左一)。


位于马家岗村的《敕谕》碑,距今已有471年的历史。

白庙是马家岗村里的一座道观,历史十分悠久。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通讯员 杨晨月 杨立刚 记者 罗毅


村庄名字的来历折射出村民的谦让

马家岗村原有村民3000余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时,有部分村民移到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组建了马家岗新村。新旧两个村子的村民中,主要有杨、马、陈、周、范、王等姓氏。说起马家岗村,很多人会以为村子里马姓人比较多。其实,这个村子里马姓人口并不占多数,那么,村子为什么要叫“马家岗村”呢?

这里面有一个家族之间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故事。

600多年前,最早来到马家岗生活的是陈姓;第二是杨姓;第三是马姓;然后,其他姓氏接踵而至。起初人们以“陈家”、“杨家”、“马家”,来代指各姓氏居住的地方。大家约定俗成,相互遵守。如以黄家沟小河为界,河东是马家的,河西是杨家的,村西是陈家的。后来,随着田地山林的开垦,道路水渠的沟通,各姓氏在生产、生活中不断交流融合。马家将祖坟埋在了河西杨家的地界里,杨家也把田地开垦到官山河南面的廖家岗,陈家又到周家的山林里去砍柴。

人多了,田多了,粮食、家畜也多了,官府便来收捐收税。官员问,这里叫什么地名?

杨家人说,陈家人先来的,就叫个“陈家岗”吧。

陈家人说,马家人口多,就叫个“马家岗”吧。

马家人说,我们祖坟埋在杨家地里,应该叫个“杨家岗”。

据说,当时的均州知州叫马知献,是河南省淅川县人。他见这里的人如此谦让,就说,不管马家的祖坟埋在哪儿,村名就叫“马家岗”!

从此以后,马家岗的村名便固定了下来。

2007年,六里坪镇的白庙村与马家岗村合并,大家通过协商,村名仍然叫“马家岗村”。

2011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时,马家岗的1000多人搬迁到江陵县滩桥镇,两地干部群众一致决定:移民所在地的村庄名称就叫“马家岗新村”。

村里的皇帝敕谕碑距今400多年

马家岗村的北面有个地方叫界碑垭。这里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路,是人们朝拜武当的“北神道”,道旁立着一块皇帝圣旨碑。该碑通高两米,宽近一米,碑文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初十,嘉靖皇帝颁布的《敕谕》,共计302字。此碑距今已有471年的历史了。

原来,马家岗村界碑垭这个地方在明朝是个通衢大道,从北面来朝武当的香客大多都走此路。界碑垭路两旁有一些本地人经营的饭铺、货摊、旅店等,形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傍山街”。皇帝的《敕谕》张榜公布在这里,有着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意思在里面。但更为重要的是:马家岗村界碑垭是“分水岭”。一旦进入界碑垭,就是进入了皇家道场,来到了“八百里官山”地界。嘉靖皇帝颁布《敕谕》的主要内容是:“一应官员军民诸色人等,毋得侮慢亵渎,砍伐侵种,生事扰害,敢有不遵者,治之以法。”同时,皇帝明确要求官绅百姓,马家岗村界碑垭以南的所有土地属于“官山”,“官山”内的土地是给武当道观种植粮食、蔬菜、果茶的,不用向地方州、县缴纳税收和服差役。

到了清朝,武当“官山”的制度被废除,所有土地、人口都归均州管理,在此生产、经营的百姓都要向均州官吏缴纳税收,而不再向武当道观缴税和服役了。

在这个村子里,还有独特的白色庙宇。武当山的道教宫观几乎全是红色的墙体,但在马家岗村的北面却有一座白色墙体的道观,当地人称“白庙”。1935年7月,武当山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冲毁了白庙的大部分建筑,仅剩下三间大殿和一棵古柏树。2006年6月,白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庙的墙体上镶嵌三块“功德碑”,记载着古代的善男信女修复白庙和捐献钱物的事迹。其中一块“重修白庙碑记”的落款时间是“大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距今也有248年。

白庙的历史十分悠久,至少在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它就已经很有名了。因为这一年的六月六日,明宪宗朱见深颁布圣旨划定武当山的范围,圣旨中说到武当官山的北面以白庙为界。

村民进行武装斗争保卫家乡

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还留存着皇帝的圣旨碑,这已经足够神奇了。此外,马家岗村还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民国初年,均县地方政府管理混乱,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兵痞横行,土豪劣绅欺压乡邻,广大群众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农民自发起来抗税抗捐的活动风起云涌。

1927年秋天,毛泽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也就是这一年的秋天,马家岗村村民杨万善,带领群众围攻驻扎在周府庵的国民党第八师的收捐部队,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暴动。他们打跑了下乡收捐的敌人,抗掉了全县当年的苛捐杂税。此后,杨万善被附近村子里的群众推举为民众自卫团团长,领导农民反抗国民党区、县政府的黑暗统治,抗缴苛捐杂税,与河南流窜土匪王老太、刘配斋、王自和等进行武装斗争,保卫家乡。一时声势浩大,从者如云。均县西南部的六里坪、武当山、官山、白浪等地的农民武装纷纷投靠杨万善。

1931年5月,贺龙领导红三军进入均、房等县,建立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杨万善带领民众自卫团给红三军提供补给、递送情报、照顾伤病员,配合红军在草店、好汉坡、官山、房县等地打了几次大仗。红三军给自卫团派来了毛兴元等五名教练,赠送了几十条枪和上万发子弹,并将他们收编为红军游击队。

小小的马家岗村和以该村为发端成立的杨万善民众自卫团,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马家岗村,还有一个吃苦在前的村书记周德山。

周德山,1923年出生于马家岗村,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撸起袖子拼命干,一心一意谋生产,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1992年3月21日,因积劳成疾,周德山不幸去世,享年69岁。党给予周德山这个基层“最小的干部”以极大的荣誉。1973年8月24日和1977年8月12日,他连续两次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十大”和“十一大”。

马家岗村的柑橘曾远近闻名

1949年以后,马家岗村民欢欣鼓舞。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家岗村民改田治地2000多亩,其中,坡地1000亩,基本实现了一人一亩当家地。1977年,该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12.95万斤,人平776斤。

给马家岗村带来巨大荣誉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柑橘。为了摆脱贫穷的帽子,让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村干部带领村民勇于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生产,在郧阳地区率先走出了一条种植柑橘,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那是1963年春,均县(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农业部门的规划下,决定在丹江口库区发展柑橘种植业。但郧阳地区在历史上就没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人们习惯于种植粮食作物,因此,从湖南邵阳引进的1000株柑橘苗,没有人愿意领回去种植。马家岗村(大队)书记周德山、大队农业技术员李明德知道消息后主动请缨,率先在马家岗村开始种植柑橘。1965年夏,省农业厅柑橘考察组在柑橘专家章文才的带领下,来到马家岗指导大面积栽培。专家和群众根据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进行科学种植、浇水、施肥、除虫、修枝,最终使马家岗村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北缘地区重要的柑橘生产基地。

为了扩大粮食和柑橘的种植面积,马家岗的群众大搞治山治土治水,兴修梯田梯地等农业基础建设。群众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农业的大丰收。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马家岗村的柑橘从无到有,年产量达到上百万斤,成为当时中国最北面的柑橘第一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