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间五易校址 这座学校与武当道观有着不解之缘

武当道观冲虚庵。1969—1978年,均县二中在此办学。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毅 通讯员 杨立刚 陈传明 曾宪强

在十堰,有一所诞生在武当道观的中学,60多年间虽历经多次搬迁,但始终没离开道观。如今,这所学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屋,不过仍建在武当道观的基础上。这所与武当道观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学,就是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丹江口水库蓄水,学校首次搬迁

1958年7月1日,均县第二中学团干部在周府庵内合影。

丹江口市第二中学成立于1952年。早在1949年8月,均县(现丹江口市)设立两郧专区第一联合中学。1950年,该校更名为湖北省均县初级中学。1952年,经襄阳行署批准,在均县北大街设均县初级中学本部,在均县草店周府庵设立“均县初级中学分校”。分校设有8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工28人,学生350人。不久,学校改称为“湖北省均县第二初级中学”,师生员工发展到近900人。

丹江口市二中的诞生地——周府庵,位于均县草店镇以北2.5公里处,是一个面积较大的道教建筑。周府庵在草店河西岸,坐西朝东,海拔135米。前临草店河,背依锦屏山,东邻沐府堂、申府庵和草店下街,北接紫阳庵、楚府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其第五个儿子朱橚分封在“周国”,朱橚的后代在武当山建造该庵时,以周王府命名之为“周府庵”。朱橚的封地在今河南省开封,那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富可敌国的朱橚后代信仰道教真武祖师,于是就在武当山下建造了该建筑。周府庵由殿堂、道房、厨室、斋堂、仓库和廊庑等500多间房屋组成,基础坚固,雕梁画栋,是武当山最宏大的一庵。明末清初,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经道人李来宗募化,镇安将军噶公等人捐金,历3年修复,竣工房屋300余间。1968年,因丹江口水库蓄水,周府庵被完全淹没,其部分石栏、砖石、照壁等构件保存在元和观等处。

1960年春,由于丹江口水库蓄水,丹江口市二中迁到汉江北岸龙口镇的西瓜岭。西瓜岭前临茫茫库水,背依巍峨高山。因交通不便,丹江口市二中在西瓜岭立足未稳,又开始谋划新校址。

同年,由于均县与光化县合并,学校改称光化第二中学。建校后的近10年间,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在频繁的劳动中,始终抓好教学工作。1961年,该校59人参加高考,其中29人被大学录取。

在道观间多次来回搬迁

1978—1990年,均县二中第二次迁入遇真宫。

1961年3月,丹江口市二中从江北迁到江南,寄居在草店公社遇真宫。

遇真宫距离武当山城区4公里,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周围高山环抱,溪流潺潺,大树参天。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在此修炼。永乐十五年(1417年),朝廷在此建成了专门供奉张三丰的道观——遇真宫。嘉靖年间,遇真宫再次得到大规模修建,形成了高大厚实的宫墙、规制严谨的院落和宽敞幽雅的殿堂。整个遇真宫墙内占地面积超过80亩,殿堂296间,包括张三丰铜铸鎏金像在内的各种神尊、法器琳琅满目。清末以后,因战乱和自然灾害,遇真宫受到很大破坏,但主要建筑基本保持完整。

迁入遇真宫后的第二年,该校改名为“均县草店中学”。1964年,改校名为“均县第二中学”。1966年9月,均县二中开始停课。

上世纪六十年代,均县二中有不少毕业生考入重点大学,更多毕业生经过在学校的学习、实践和劳动,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1969年,国家进行三线建设,襄渝铁路过境武当,铁道兵第一师医院进驻遇真宫,均县二中迁往冲虚庵。

冲虚庵是武当山有名的庵堂之一,庵内供奉道教真武祖师和吕洞宾。现存有祖师殿、吕祖殿、东西配殿和道房等41间,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前遗存“舜井”一口,古柏一棵。这棵古柏为元朝所植,绿盖如荫,相传它逢百年而花开,花蕾似金,故称“金花树”。

均县二中迁入冲虚庵后,学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1970年3月,该校易名为“均县农业技术学校”。1975年10月,更名为“均县五七大学”。在此期间,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先后开办了师资班、电力班、农基班、园林班等。在校学生人数仅有200多人,教职工剩下20人。

1978年,铁道兵第一师医院撤离武当山,均县二中迁回遇真宫。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均县二中召回和调入一些教师,在校学生发展到582人。郧阳地区、均县政府分别将均县二中列为重点学校,教学秩序得到恢复,教学质量得到提高。1979年,该校高考升学率达到33%,受到郧阳地区教育局的表彰。

因老道观和医院旧病房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上级曾计划为均县二中建设教学楼,但因为遇真宫是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计划被搁置,学校异地迁建工作也因选址、经费等原因未能实施。

1984年8月,均县改名丹江口市,学校随之更名为“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新校仍建在武当道观基础上

如今的丹江口市二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十多年里,丹江口市二中的生源最为广泛。这个时期学校的招生范围,除传统的丹江口市汉江南部各乡镇的学生,还有铁道兵第一师、解放军总后勤部各单位的子弟。那时,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广泛的学生来源,使得在校学习的许多学生考入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1988年6月18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表文章《丹江口市二中师生栖破庙,盼迁校望眼欲穿》。文章发表后,有力地促进了该校的迁建工作。

1990年,丹江口市二中搬到位于武当山城区太和路100号的新校址。学校搬到城区后,有师生高兴地说:“学校终于告别了先后栖居38年的道观等处。”殊不知,在武当道观教学38年的丹江口市二中新校址仍然在武当道观范围内。

丹江口市二中新校址位于武当山城区,占地面积超过60亩。学校大门北临沿河路,校园南靠太和大道,东接平安巷,西滨太极湖新区,是武当山城区中心地带。明朝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时,这里是众多建筑物资的集散地,是30万军夫的活动中心,也是以工部侍郎和驸马都尉为首的指挥部,俗称“老营”。这个约5平方公里的盆地里,最大的建筑就是玉虚宫,亦称“老营宫”。玉虚宫的面积很大,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玉虚宫遗址,不到原建筑的十分之一。

1990年建成的丹江口市二中新校址,与武当剑河上的仙都桥相连,在明朝时是玉虚宫的仓库和驿站。据《武当山志》记载:“仙都桥又称进宫桥,在玉虚宫北天门内,横贯剑河。”丹江口市二中西北面正与仙都桥相连,是新校址位于武当道观之内的一个实物证明。

仙都桥在明朝是一座大型桥梁,它长34.3米,宽9.7米,高5.52米,建于公元1413年。此时,是明永乐皇帝命令大修武当的第二年,大量人员、物资进入武当山,急需这座桥梁。这么一座重要的桥梁被命名为“仙都桥”。下了仙都桥,穿过今天的丹江口市二中校园南行约1公里,经过另一座赫赫有名的桥梁“皇榜桥”进入玉虚宫。

如今的丹江口市二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武当山下育人的殿堂。该校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学班35个,教职工16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标准的教学楼、规范化的运动场、标准化的排球场、现代化的网球场一应俱全。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五育并重,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放在首位,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作为培养目标。2007年,学校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十堰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60多年来,丹江口市二中五易校舍,始终在道观间搬来搬去,如今终于在道观的基础上站稳了脚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