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丹江口“中国水都”城市品牌炼成史

原标题:“中国水都”炼成史

华夏大地上,偏居鄂西北一隅的丹江口市,不仅拥有名山秀水这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更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从1958年修建丹江口大坝,形成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到2005年大坝加高和2014年正式通水,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一步步成长为声名赫赫的“中国水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曾踏歌汉江的孔子,如果再涉汉江,再到丹江口,面对今日之变化,不知道又要吟唱出何等的感慨。

治水决策绘宏图

三千里汉江,千百年来,滋润着江汉平原的千里沃野,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然而,这条河流也曾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每当洪水泛滥,江汉平原百姓便流离失所。当时有民谣称:“汉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卖掉妮子好上捐。打死黄牛饿死狗,背起包袱天边走。”根除洪涝灾害,是汉江流域百姓世代的心愿和梦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初步构想。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视察长江时,建议将丹江口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

同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通过勘察,认为丹江口河段是引水华北的最佳河段。1954年12月中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与林一山就修建三峡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交谈,赋予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三峡练兵”的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力量全面查勘汉江干支流,最后选定丹江口水利枢纽作为汉江流域规划的主体工程。1958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正式批准丹江口工程开工。同年9月1日,治理、开发汉江的战役正式打响。十万建设大军会战丹江口。他们土法上马,土洋并举,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大会战”。

开工之初,专家们提出钢板桩、木板桩和土砂石三套围堰施工方案,因条件不具备,最后决定采用“土法上马筑围堰”的方案。“以土赶水,土、砂、石组合围堰”是该方案的核心思想,即在围堰周围填土,中间填沙,外脚抛石填出水面,形成一个土台将水赶走,然后筑坝成围堰。

1-2月是汉江的枯水期,因此,截流选在了12月底。1959年10月28日,截流司令部成立,1959年12月26日,总指挥张体学主持召开了截流誓师大会。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向10万劳动大军宣读了中央贺电,数万劳动大军在土场上严阵以待。

截流命令下达后,“全军”以3小时10分钟迅速完成了截流,左右两岸连成一道长堤,将汉江挡腰截断。截流成功,堤上堤下顿时万众欢腾,鼓乐齐鸣。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腰斩汉江何须惊,敢教洪水变金龙。他年再立西江壁,指挥江流上北京。

艰苦卓绝筑大坝

由于缺乏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同时,受到“大跃进”影响,出现了赶工、抢工、强行施工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并引发架空、裂缝等严重安全事故。为了保障大坝安全,1962年3月,党中央决定主体工程停工。

1964年12月,丹江口大坝主体工程恢复施工。广大建设者排除干扰,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1967年达到了初期工程建设设计规模,并通过工程质量鉴定。1967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1968年10月1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陶岔渠首建成,标志着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面竣工。

“走进羊皮滩,两岸是荒山,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油毛毡。”这段顺口溜,反映了丹江口大坝建设者们的艰苦生活。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极其匮乏。再加上这里荒山秃岭,吃穿住成了大问题。

“早上梆梆梆,中午靠山桩,晚上调个顿,还是红薯汤”,是建设者一日三餐的真实写照。一天十三四个小时的重体力活,一个月只供应45斤红薯干,民工们从家里带红薯干、包谷糁,发霉的红薯干吃得直拉肚子。由于缺油少盐,许多人得了浮肿病。

此外,建设者的居住环境也相当窘迫:地板是油毛毡铺的,墙壁是泥巴糊的,房顶是树枝搭的,许多人甚至连草棚都没有,只能天当被、地当席,身裹三尺雨布御寒……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顽强的建设者们完成了征服汉江的伟大壮举。

建成后的丹江口大坝全长2494米,由河床混凝土坝和左右岸土石坝组成,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162米。其中左岸土石坝长1223米,右岸土石坝长130米。大坝的建成,使丹江口水库回水线沿河道长度,形成了汉江177公里长的汉江水库,和丹江80公里长的丹江水库,两库相连相通,积溪流成江河,化绿水为大海,共同托举起一座浩瀚的人工湖泊。

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称赞丹江口大坝为全国唯一“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丹江口大坝的建成,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变水害为水利的梦想。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运行40多年来,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于一体,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坝加高续征程

1992年10月,南水北调工程被列为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之一。2002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确定从长江上、中、下游分西线、中线和东线向北方调水。毛主席“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开始变为现实。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丹江口大坝加高、水库移民安置和陶岔渠首枢纽三大项目组成。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续建,主要包括混凝土坝及左岸土石坝培厚加高、新建右岸土石坝及左坝头副坝和董营副坝、改扩建升船机、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更新改造等。工程于2005年9月26日开工,2013年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大坝加高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坝顶高程由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到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总库容由209.7亿立方米增至339.1亿立方米,通航能力由150吨级提升至300吨级。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渠首闸位于老渠首闸下游约80米处,主要建筑物有引水闸、重力坝、电站厂房等。闸坝顶高程176.6米,轴线长265米。

中线水源工程完工后,在满足汉江中下游工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向北方供水,一期工程年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远期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对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巨大的作用。自建坝以来,截至2012年,实现了连续44年防汛无事故,37年安全通航无事故。

丹江口水库,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横跨湖北、河南两省。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南水北调大移民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当时移民最多的工程,共移民38.2万人,涉及湖北、河南两省,淹没了均县、郧县、淅川三座县城和相当数量的乡镇村落。当时专门成立了移民指挥部,组织移民搬迁。移民放弃了祖祖辈辈眷恋的家乡,收拾家当,背上包裹,搬到了陌生的新家园。

200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时指出:南水北调的关键在中线,中线的关键在加坝,加坝的关键在移民。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蓄水位提高至170米,库区新增淹没土地307.7平方公里,涉及六个县市区,共需安置移民34.5万人,搬迁集中在2010年、2011年完成,搬迁安置强度在国内和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

其中,十堰市淹没158.6平方公里土地,移民18万多人,分别安置到武汉、襄阳、荆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随州等8个市、20个县(市、区)、178个移民安置点。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工作目标。时任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3年动迁18万人,平均每天要搬迁160多人,如果用50座的大客车来运,每天需要这样的车3辆,一天不歇,风雨无阻,才能完成任务。

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丹江口市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1958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淹没丹江口市土地面积347平方公里,包括23万亩耕地,以及均州古城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先后动迁移民16万人。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即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淹没及影响丹江口市14个乡镇办事处,135个村、505个组,动迁人口近10万,其中出市外迁安置4万余人,市内安置5万余人。

湖北丹江口的新老移民共2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淹没综合指标占南水北调中线五县市区的1/3以上,占湖北省四个县市区的2/3以上,是湖北省淹没面积最大,搬迁安置人口最多、移民工作任务最重的县市。在动员移民搬迁的日日夜夜,丹江口市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一大批优秀的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

著名作家梅洁在《大江北去》中动情地说:我真切地希望,当清澈的江水给干渴的中原、华北和京津大地带来一片滋润时,当人们欣喜地端起从遥远的鄂西北流来的一杯幽蓝时,不要忘记为此而两度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库区人民,不要忘记他们几代人在半个世纪里经受的磨难和牺牲。

“中国水都”正崛起

丹江口水库作为理想的水源地,有三大优势:一是水资源丰富可靠;二是地理位置优越,可全程自流;三是水质优良。多次采样监测结果证明,丹江口水库水质25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调水源头,保护好“一库清水”是丹江口市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多年来,丹江口市持续优化水生态、大力发展水产业、着力弘扬水文化,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方,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

目前,丹江口市坐拥339亿立方米无与伦比的优质水源,肩负为京津冀豫提供生活用水的特殊地位和光荣使命。丹江口市“水”的纯净性全国独有、重要性全国独有、与全国政治中心的关联性全国独有。有鉴于此,自2000年起,近20年来,丹江口市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水都”。

2012年2月27日,十堰市委、市政府在丹江口市召开现场办公会,授予丹江口市打造“中国水都·十堰龙头”的发展大旗,并形成七条支持意见助力丹江口市跨越发展。“中国水都”在十堰市一级已经得到官方认可。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市作为美丽的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城市,被誉为中国水都、亚洲天池已经是主流媒体的常用称谓。在各级政府上下齐心协力下,“中国水都”的名气越叫越响,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5年2月16日,省政府研究室以《“中国水都”丹江口战略研究》为题,在省委政研室主办的《内部参阅》上刊发了专题研究报告,提出了支持丹江口市建设“中国水都”的政策建议。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对此作出了专门批示:“请结合‘十三五’规划统筹研究。”这为丹江口市打造“中国水都”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为进一步打响“中国水都”品牌,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形成舆论共识,丹江口市于2015年12月1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一周年之际,举办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都论坛”。

中国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徐德龙,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等数十位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剖析水源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探索水源区保护、治理、开发的新路径,努力寻求对应的政策、路径和措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此次论坛对丹江口库区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指导。促进丹江口市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水生态文明发达、水生态产业集聚、水安全教育先进、水利科技和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活跃的“中国水都”,进一步打响丹江口“中国水都”城市品牌。

作为“千湖之省”湖北的重要窗口,在新常态下打造湖北水安全新区、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丹江口市信心坚定,脚步铿锵。

(十堰周刊 记者 史攀/综合整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