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探源 | 探寻刘子骥与武陵的渊源

武陵渔人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吸引了南阳刘子骥的探寻;刘子骥又向陶渊明讲述了一个和谐美丽的武陵,成为陶渊明挥之不去的梦,令他在晚年写出这一世外美好之境,以此怀念故人故地,寄托一生之理想。

1600多年前,南阳人刘子骥对武陵的探寻与推介,揭开了武陵美好而神秘的面纱,为陶渊明提供了书写《桃花源记》的灵感与素材,开启了南阳与竹溪山水毗连、城垣牵连、文化脉连的美丽邂逅。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特约撰稿人 阚韶辉

武陵与桃花源

公元421年,即南朝宋之永初二年,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文中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武陵人由此发现了桃花源。武陵之名从此越来越响,桃花源成为国人的理想之境。这让武陵和桃花源闻名至今,并在中国文化史上埋下一个谜团和伏笔。

从此,很多地方的人都声称桃花源在他们那里。那么,桃花源到底在何处呢?

桃花源当然应该离武陵不远,因为它是捕鱼的武陵人发现的。无巧不成书。公元前202年,即西汉高祖五年,在中国的版图上,同时出现了两个武陵。一个是上庸郡的武陵县(今竹溪县),为北武陵。一个是长江以南以今日湘西、鄂西南为主要辖区的武陵郡(以湘西常德为中心),为南武陵。

而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直接证据是,《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一个人,并给了他一个可叹的结局——“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南阳的刘子骥听闻桃花源的故事后,前往探寻,可没寻得结果,郁郁寡欢,最终病死,此后再无人问津。

那么,桃花源应该离南阳郡不远,因为捕鱼的武陵人走出桃花源后,罔顾桃花源人的要求——“不足为外人道”,告知了郡守,然后南阳人刘子骥也听说了。郡守派的人和这个“高尚人”刘子骥,按武陵人的指引去寻找,结果落空。

显然,北武陵(今竹溪县)离南阳郡(辖今河南南阳以及湖北襄阳汉江以北地域)很近,而且离上庸郡的郡治所在也很近。

假设,在长江以南的南武陵,一个捕鱼人发现深山中有个桃花源,躲了一批避战乱的山民,日子过得特别幸福,然后很快居于北方的今天河南南部的南阳人就知道了消息,并来寻找。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很难发生。

顺便说一下,从公元前202年西汉置武陵县,历经魏晋南北朝,到公元636年废武陵县,中间几经更名,竹溪叫武陵县的时间跨度达800多年。《桃花源记》中的“太守”,即上庸郡郡守。上庸郡,东汉设,隋朝废,辖武陵县等五县,辖域相当于今湖北十堰竹溪县、竹山县及陕西安康平利县、镇坪县,治所在今竹山县城西南四十里处的堵河北岸。

至今,竹溪县南山深处,有一乡名为桃源。因为南阳离武陵很近,南阳人刘子骥得以听闻渔人带出的信息,并因此寻访过武陵县的桃花源。

刘子骥与陶渊明

《桃花源记》虽是一篇散文,属文学作品,但文中所写是有原型的,文中提到的刘子骥载于史籍,是真实人物,且与陶渊明颇有交往。

刘子骥本名刘驎之,骥之是他的字。古人以字称他人,表示尊重。《晋书·刘驎之传》记载,“刘驎之,字子骥,祖籍武功(今隶属陕西省咸阳市),随父迁南阳,后到涅阳(今南阳市邓州市)五朵山,在此隐居。晋太元年间(公元376年至396年)南阳郡安众县(县治在今南阳市邓州市安众村)人。”

《晋书·隐逸传》中也提到刘子骥:“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这则史料,透露出刘子骥听闻关于桃花源的消息后,立马要去寻访的原因——他本来就是一个“好游山泽,志存遁逸”的人。因与陶渊明志趣相投,故陶渊明对刘子骥惺惺相惜,在文中称之为“高尚士”。

至于刘子骥与陶渊明的关系,《世说新语》有相关记载。据此,著名史学家余嘉锡在其著作《世说新语笺疏》中,对刘子骥与陶渊明的关系做了推测,认为刘子骥大概生活在晋太元年间(公元376年至396年)。《晋书》说刘子骥是光禄太夫刘耽的族人。陶渊明为他外祖父孟嘉写的《孟嘉传》中说,刘耽与孟嘉同在权臣桓温府上任职。陶渊明伯父即时任太常的陶夔,曾向刘耽问起孟嘉。那么陶渊明与刘耽是世交,故应认识刘子骥,知道他去桃花源的事。

南朝文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栖逸》中记载:“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又曾)隐于阳岐。”阳岐即石首,是今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县级市,距武陵县所属的南雍州(辖今襄阳、十堰)不远。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是陶渊明的祖父陶侃、外祖父孟嘉长期所任军政长官的官职管辖范围,也是他们所居之地的邻近地区(长期驻于今湖北江陵)。陶渊明自己曾任荆州刺史的部属,在江陵居住过,并长期与生活在鄂州、荆州的外祖父孟嘉一家关系密切。

其实,陶渊明正是从刘子骥那里,知道了有关武陵桃花源的相关信息。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陶渊明在江陵做官时,遇到当地名士刘子骥,两个人志趣相投,加上又是世交,因而感情很深,经常结伴去游山玩水。

据传,为了给自己治病,刘子骥曾去深山采药,走进大山深处,看到前方有条小溪,水很深,南面有扇石门。他感到新奇,便想进去一探究竟,结果迷失方向。于是,他向路过的砍柴人询问,才找到回家的路。那人告诉他,沿着山洞的方向前行,可以找到山里藏着的仙药。刘子骥回来后,把自己见到的景象,告诉了陶渊明。陶渊明听完之后,很感兴趣,建议他再去打探一番。

刘子骥为了再去那里,精心准备了一番,不料半路上病情恶化,去世了,年仅20岁。刘子骥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陶渊明一直非常郁闷和怀念。

晚年,陶渊明想起以前与刘子骥交往的点滴,又想到辞官归隐后的境况,心中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下了《桃花源记》。这时刘子骥已去世20多年了。这大概就是《桃花源记》的另一个成因。《桃花源记》除了表达陶渊明的个人理想外,还有一层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陶渊明笔下的武陵,应该是更能寄寓他理想、联系其亲情和友情的北武陵,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雍州上庸郡武陵县。

竹溪与南阳

竹溪距南阳仅200多公里,如今3小时车程。而其关系,可谓历史渊深、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其渊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楚长城连接了两地,汉水勾连了两地,楚文化贯通两地文脉,即牵连一道城、共源一条江、同属一种文化。

竹溪与南阳,牵连一道城——楚长城。公元前7世纪的东周时期,江汉一带的楚国,为争霸和防范北方的诸侯国以及西北方的秦国,在汉水上游,从巴山经秦岭到桐柏山、大别山,这条漫长的山系一带,修筑了楚长城。这条东西逶迤的军事防御工程,把西侧的竹溪与东面的南阳连接起来。楚长城又称“方城”,距今有26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其主体分布在南阳盆地的西部、北部、东部边缘,以及信阳大别山一带。楚长城长500多公里,南阳位居楚长城的主体部位,而竹溪境内的楚长城,是楚国防御最强大的对手——秦国的关键段。

竹溪与南阳山水相连,都依傍秦岭,同属汉水流域。正因为山水相连,南阳便与竹溪文脉相通,同属楚文化圈。南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早的活动区域和都城位于南阳淅川的丹阳。没有南阳,就没有后来的楚文化。丹阳成为楚文化的摇篮,南阳是中国楚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楚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集中的区域。

竹溪县所属的十堰地区,其文化根脉也是楚文化。虽然,十堰地区的文化是多样的,蕴含着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以及长江文化、汉水文化、巴山文化,但最基本的底蕴是楚文化。这一点,有诸多例证。《楚辞·九歌》即源于巫风盛行的鄂西北民间祭神歌舞;楚辞的宗师是屈原,据传十堰是屈原创造楚辞“骚体”的源泉之一;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内长城,其西段中心在十堰境内竹溪县和竹山县……

(注:配图为竹溪桃花岛景区,来自竹溪县旅游摄影协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