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改造效果图。
玉虚街改造效果图。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祝梦 特约记者 冯开春 通讯员 聂磊
刚刚走过的2016年,武当山特区以“旅游度假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健康养生体验区、武当文化展示区、全面小康样板区”的“五区”建设为目标,把握机遇巧布局,务实重行勇担当,奋发有为加油干,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去年,武当山特区接待游客76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4%、18.42%,先后荣获“中国十大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优秀风景区”和国家“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奖”等殊荣。
生态示范凭口碑“引客”
武当山特区坚持 “5A级风景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双轮驱动,推动旅游经济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旧民居改建而成的“隐仙别院”、“福地居33号”、“灵山居”等休闲客栈特色鲜明,健康养生项目顺利推进,封山育林、生态环保和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既保仙山,又护碧水,促绿色崛起,一举摘得国家“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奖”。一年来,国内外500多个养生团队慕名到武当山休闲度假。
举办的以“武当故事”为题材的首届导游大赛,规模堪比国家级赛事,来自武汉、宜昌及十堰本地的27支代表队62名选手,不仅通过比赛提升了导游技能,也成了仙山武当最好的传播者。
浙江卫视全新大型明星旅游实景真人秀《我们十七岁》到武当山拍摄,郭富城、林志颖、孙杨、华少等明星在养生福地学习武当武术、品尝道家素斋的同时,也将世人的目光吸引到武当山。
英国BBC、“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9家海外华文媒体及全国百家媒体聚焦武当山,加之“游武当仙山,奖风神轿车”活动和《武当虹少年》在中央电视台等140多家电视台热播,引发武当旅游热潮。
旅游转型促全域“迎客”
2016年,武当山特区全面加快旅游转型升级,促进全域景区建设。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同济大学教授韩峰,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所长张杰等国内知名专家启动 《武当山城区总规修编》、《武当山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武当山城区特色风貌规划》等编修工作。
加大文物工程项目复建、维护力度,启动了遇真宫复建、元和观西道院、冲虚庵、火星庙、仙都桥等文物保护工程;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一街一路一河”整治等工程开工建设,老子公园、太极养生苑、太和健康养生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老年大学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竣工;中国道茶博物馆、武当文化展示馆、自由家营地、“空中看武当”直升机旅游观光等项目顺利推进。
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文、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要素相关业态和产品,让游客来了既可以观景,还可以怡情、问道、养心。休闲度假养生项目顺利推进,快乐谷旅游区的蹦极、飞索、漂流等游乐项目声名鹊起,太极湖水上飞机、拖伞、游艇等项目深受游客热捧。
同时,推出了武当精品游、“问道武当”游、古建筑鉴赏游、道教朝圣游、道教养生游、修学体验游、武当夏令营、道茶品味之旅、影视追梦之旅等一批极具特色、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
改善民生让百姓“好客”
百姓生活好了,家庭富裕了,矛盾纠纷少了,才能鼓足发展干劲,发挥主人翁精神,当好东道主,迎接天下客。要把武当山真正打造成“世界闻名、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需要万众一心、凝心聚力,而要想真正激发百姓的主人翁意识,首先要改善民生。
2016年,武当山特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问题大化解”活动,全区33个责任单位、76个协作单位及企业联系全区34个村(社区),走访873户3700多人,累计排查梳理问题10类、202件,已逐步把问题解决到位。
坚持将农业与旅游结合,鲁家寨茶园完成提档升级,杨家畈北天门沟、石家庄张家湾生态休闲观光采摘示范园建设有序推进,马家沟和螃蟹河示范园已建成投用,一批“乡村游”新业态正在形成。
文化展示靠特色“留客”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一个景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貌”,更在于它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为推进武当武术标准化,促进武当武术传承与发展,武当山特区经过一年时间努力,“两拳一剑”技术标准在2016年12月份正式通过国家评审。在武当山特区大力争取下,“国家武当武术研究中心”、“国际健身气功交流中心”等落户武当山,在全世界已设立30多个武当武术分会。成功举办武当武术“六进”、首届市民太极拳大赛、国际健身气功培训班、首届太极文化与健身气功武当国际论坛等活动。
武当山太极湖畔罗家大尖山顶上,30米高的老子坐姿雕像已完工,成为武当山新的文化奇观,以老子为核心主题,集道教文化及自然景观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老子公园配套开建。武当山庙会、宫观道乐、道教医药、武当山传说、武当道茶炒制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稳步推进。
发展无止境,贵在永攀登。2017年,又将如何干?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锋说,2017年是武当山特区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力之年,按照“抓规划引领,促科学发展;抓项目推进,促经济转型;抓生态文明,促行居融合;抓文化展示,促全域旅游;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抓基层基础,促民生改善”的“六抓六促”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让武当山以绿色生态、人文和谐、文明幸福的全新面貌迎接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