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英
母亲去世后,我的清明节就变成了雨天,淅淅沥沥,每一滴雨都落在我的心间,凄清、寒凉。后来父亲也走了,清明的雨更大了,冷雨扯天扯地,缠绵不绝。
那缕缕闪亮的雨丝,是女儿对父母深长的思念。
忘不了二老在世时那点滴相伴的时光。母亲呐,您亲手为我做的红绸缎绣花枕套我还珍藏着没舍得用,您亲手给我织的毛线袜我还在穿,好看、贴脚、暖和。您为我们一家三口制作的鞋垫也都还在用,每次刷洗,我都会想起您戴着眼镜在鞋垫上绣花的情景。
还记得那一年,您女婿不小心把一件刚买的黑呢子褂袖口处烧了一个洞,看我们心疼不已,您找来黑色毛线,用特殊的针法把那个洞缝补得平平整整,看不出一点修补的痕迹。那件褂子现在还挂在衣柜里,摸着它,似乎还能感觉到您那双巧手的温热。
父亲!好长时间没有吃您做的疙瘩汤了。小时候,每当母亲工作太累,您总会自告奋勇为家人做饭,而您最拿手的就是做疙瘩汤。削土豆皮,洗净切块儿,烧锅,用热油将葱姜蒜煸香,土豆块儿下锅翻炒,撒五香粉、加盐。加水煮的当儿,您舀一瓢面粉在盆里,打两个鸡蛋进去,再加适量水,用筷子搅拌成黏稠的糊状。待土豆煮至软烂,就用筷子把面糊一坨坨挑起来放入汤水翻滚的锅里。不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疙瘩汤就做好了。看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您就格外高兴。
从小您就培养我读书的习惯,在您和母亲的支持下,我得到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读书机会。您每次去县城开会或探亲,总会给我买书回来。后来调进县城,每逢寒暑假,您都会跟学校图书管理员商量,允许我进图书室挑选我喜欢的书读。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二老在世时,我对这句话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而今你们都走了,我才深切地体悟到其中揪心的遗憾。
那年我去太和医院做手术,弟弟开车来送我。一大早,我和丈夫准备上车时,二老从车上下来,眼里闪着泪光,那满眼的关切、疼爱和担心,我毕生难忘。
那是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二老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母亲说,不送送我心里不安。可是,母亲呐,您知道吗,您来送我,我的心里也是不安的!坐上车,我强忍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汹涌而出。
此去经年,不管健康还是疾病,不管快乐还是忧伤,我再也没法跟二老分享了。女儿只能在清明的细雨中,借此文献给二老,愿你们在天堂安好!
作者系房县一中退休教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