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教育局局长王琪: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我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163所中小学校和53所幼儿园分布在方圆33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王琪是一位“老教育”,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先后历任县一中副校长、校长兼教育局副局长、县直教育系统工委书记等职。2016年2月,他告别耕耘了几十年的竹溪一中,履新县教育局局长兼县直教育系统工委书记。

从“谋一校”到“谋全局”,王琪表现得游刃有余、举重若轻。他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教育局局长,就是要带领教育系统干部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激发县域教育发展的活力。在记者看来,王琪儒雅的外表下,蕴含的是他对教育的挚爱,是竹溪教育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更大作为。

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着力破解“乡村弱、城镇挤”问题

几年来,竹溪县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平,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要务来抓。2015年竹溪县顺利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并被授予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县。

“全县按照‘统一规划、统筹资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由4年前的23%提高到近100%。”王琪说,近4年来,竹溪统筹各类资金4.1亿元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共完成建设项目86个,新建教学及综合楼近1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7.4万多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5个(其中有5个是塑胶运动场),新建学生食堂72个、厕所34个;安装“班班通”设备769套,教学点数字教学全覆盖设备72套,配备中小学一类实验室11个,二类实验室76个,配备相应实验仪器3万套(件),配备体音美教学器材16732件,装配计算机教室54个,购置计算机3429台,装备电子备课室25个,添置图书23万册。

竹溪地广人稀,全县15个乡镇,包括113个教学点在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计159所。“义务教育是县域教育的大头,而城镇教育又是义务教育的大头。”王琪说,受城镇化步伐加快和部分乡镇移民搬迁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常住人口骤增,破解日益突出的“乡村教育弱、城镇教育挤”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

王琪说,根据《竹溪县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一方面通过盘活城镇教育资源实现“扩容”,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师资配置等措施“做强”乡村教育。

城区教育资源扩容的思路是“二建三迁四扩”的全面推进。“二建”即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和密云小学;“三迁”即迁城关中学、守金店小学、漫液小学;“四扩”即扩实验中学、长安学校、二小和水寨小学。王琪说,实施“二建三迁四扩”工程后,城区小学规模将达到330个教学班,初中规模将达到120个教学班,可有效解决城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乡镇学校按照“科学规划、适度集中、分步实施、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建设,未来几年,教育局统筹安排,将对蒋家堰镇初级中学、汇湾镇中心小学、水坪镇初级中学、向坝乡初级中学等学校进行迁建或改扩建,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做强乡村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要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王琪说,一是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二是认真落实《竹溪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三是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更多关爱和奖励;四是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五是积极探索“一校制”“联校制”和“学区制”,全面推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

“目前,城区‘二建三迁四扩’工程已全面启动,其他项目工程和教育综合改革正按计划推进。”王琪告诉记者,再过几年,竹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必将再上新台阶。

完善招、培、引、聘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004年以来,竹溪县共引进资教、特岗计划、新机制教师841人,目前实际在岗530人,流失311人。“如何让优秀教师扎根乡村,对全省最偏远的竹溪来说,的确更具挑战性。”王琪举例说,来自枣阳的桃源乡厚白小学教师张玲是一名新机制教师,今年教师节前夕,她成为全省受表彰的50名农村优秀教师之一,夫妻两地分居,像她这类情况的教师,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竹溪扎根?

竹溪县教师队伍老龄化的现实,也同样考验着王琪的教育智慧。2004年以来,全县教职工总数从3260人减少至2015年的2894人,减员366人。王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2020年,预计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将达到45000人左右,比今年净增12000人,届时全县中小学教师缺口将达到1260人(不含幼儿教师)。“再过3年,坚守在教学点的92名教师到龄退休,全县教学点将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王琪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避免农村教师流失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本地大学毕业生从教。

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在新机制教师招录计划外,竹溪县每年将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少于150人;对幼儿园、村小及教学点教师招录条件放宽至师范类具备教师资格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此外,全县实行师资统筹调配,加大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乡村教师可享受山区津贴,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干部选拔等一律向乡村教师倾斜等。”有着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经历,王琪善于站在教师和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近几年来,竹溪县不断完善“招(公开招考)、培(培训在岗教师)、引(引进紧缺人才)、聘(聘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优问题。

“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实现了标准化,假如教师队伍素质跟不上,那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难免会成为一句空话。”王琪说,县财政虽然是“吃饭财政”,但县委、县政府仍将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落实教师工资总额的1.5%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提高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学生发展目标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谈及课改的风险和压力,要数普通高中尤其是县一中了,但是王琪担任县一中校长时,就顶住巨大压力坚定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三年下来,他把竹溪一中推向了教育质量的高位。

“无论是建设高效课堂,还是倡导有效教学,首先必须积极引导全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王琪坦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再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了,要通过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在王琪看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竹溪县教育局在深入构建“绿色生态课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了“一个健康三个好”(身心健康,精神风貌好、学习状态好、综合素养好)的学生发展目标。

怎样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学生发展目标呢?按照王琪的思路,竹溪县教育局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推进阳光体艺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引导师生开发社团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球类、书法、绘画、舞蹈、腰鼓、太极拳、足球操等社团活动。加强“一校一品”建设,积极推进体艺“2+1”、校园足球等系列活动。

二是稳步推进绿色生态课堂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全县成立六大教学协作区,各协作区定期开展课改经验交流、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交流和研讨,引导教师寻找“最美教育行走方式”。

三是开展阳光学生评选活动。通过开展“阳光学生”评选表彰活动,以此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增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其成为有正确的价值观、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阳光青少年。

四是改革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按照“一个健康三个好”的育人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今年初,竹溪教育又植入“阳光教育”的理念,以引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坚持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王琪坚定地说,“只要真正做到了‘三个面向’,那么竹溪教育更高层次的公平便一定会水到渠成。”

本文选自《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年第11期(本刊记者 曾宪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