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十高铁湖北段开工建设。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朱江张建波
跨汉江,穿秦岭,进关中……4年半后,一条奔腾的巨龙将涌动在秦楚大地,穿越中国南北分界线,一手牵起秦始皇兵马俑,一手拉住武当山古建筑群,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由此紧紧连在一起!昨日,西十高铁湖北段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477亿元的西十高铁穿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秦岭等区域,水保、环保等要求极为严格,项目建设方将克服重重困难,力争将西十高铁打造成一条绿色高铁。
西十高铁总投资估算约477亿元
一千多年前,李白途经武汉,曾留下千古名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感叹家乡遥远。
转眼千年已过,一道奔腾的铁流将由鄂入陕,穿山而行,千里若比邻!
西十高铁又名十西高铁,是高等级铁路的西安至武汉高铁组成部分。全长255.76公里的新建十堰至西安高速铁路,陕西段、湖北段长度分别为169.4公里、86.36公里,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设计350公里/小时。
计划建设工期4.5年的西十高铁线路,总投资估算476.8亿元。其中,湖北段投资134亿元。该建设项目纵贯两省三市八区县,全线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十堰东等7处车站。
这条高铁建成后,西安与武汉之间的旅行时间从目前的4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多小时,与十堰可1小时内通达;对我市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奋力实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形成的西安至武汉间便捷高铁通道,对改变西北至华中、华南、赣闽等地经郑西至郑武高铁“拐角”绕行的格局,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推动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加快沿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郧西高铁站彰显“秦楚门户、山水郧西”
记者梳理西十高铁所经区域发现,在十堰境内,穿越郧西的跨度最大。“湖北86.36公里,郧西就有57.916公里,经过郧西5个乡镇18个村。”郧西县发改局四级调研员、高铁办主任王德坤告诉记者,新修建的郧西高铁站和维修工区,东侧位于郧西县城关镇黄石梁村,西侧位于城关镇激浪河村,距离县城约2.5公里。
郧西高铁站效果图。
2020年6月10日和12月18日,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铁郧西等沿线5个站房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在北京通过两次评审,郧西站最终确定由中铁一院提供的“秦楚门户、山水郧西”,以优美缓和的屋面曲线与两侧舒展飘逸的水平线条构成站房整体形态,与周边自然山水景观融为一体,表现城市腾飞姿态;底部两侧向上伸展的曲线形构图,是大雁展翼的建筑重构,也似展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中部渐变的横向格栅与玻璃幕墙相结合,寓意着“天河鹊桥”的创意设计方案。据悉,武九公司已报国铁集团同意,现站房面积按照10000平方米设计。
评审会上,评委们充分肯定了6个设计单位关于郧西车站的前两名设计方案,对第一名方案的“秦楚门户、山水郧西”的创意分析以及站房建筑“大雁展翼”“天河鹊桥”的形态分析,评委们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会议还评审通过陕西省商洛站、漫川关站的设计方案。
保护沿线环境,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
2020年4月13日,十堰至西安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年12月20日上午,西十高铁湖北段建设动员大会在汉十高铁十堰东站广场举行。今年7月7日上午,西十高铁5#混凝土拌合站在我市动工建设。
如何打造一条“绿色廊道”,做到“景随路走,绿随车移”,既整体协调又具有特色?
记者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中看到,针对项目建设将占用部分林地和耕地等造成生物量损失,穿越多处生态敏感区,可能对部分植被和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将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调减和优化临时工程,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地表开挖,减少植被占用和动物生境扰动;加强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根据其习性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噪声、阻隔等不利影响。
西十高铁建设怎样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铁路建设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沿线环境保护?
据了解,西十高铁环保投资约3.22亿元。项目建设将采取综合利用等方式减少弃渣,优化弃渣场选址,加强弃渣场管理和监控,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施工期加强生态监测,开展环境监理;敏感区段尽量采用桥隧方式通过,尽量缩短在生态敏感区内的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主要活动期;施工前剥离表土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加强对相关隧道顶部及周边植被跟踪监测,根据影响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强化敏感区路段景观设计。
保护水源区,修建大桥一步“跨”汉江
“西十高铁在十堰境内要跨越汉江。大家都知道,清清汉江水流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如何确保‘不打扰’汉江,又能让高铁顺利过江?”昨日,西十高铁的设计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彭文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十堰境内修建的汉江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主跨采用420米斜拉桥结构形式,塔高189米,是国内首座梁桁组合结构的高铁斜拉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我们采用一步跨越汉江的特大桥,不修建桥墩,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汉江!”
国内首座梁桁组合结构的高铁斜拉桥——汉江特大桥效果图。
此外,记者获悉,十堰境内的神定河特大桥最大桥高108.7米,为全线最高墩,连续梁主跨为160米,为全线最大跨连续梁;长7.37公里的罗家梁二号隧道、长6.5公里的友谊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均为全线重难点工程。
危岩落石、岩堆、顺层坡面、滑坡、错落、泥石流、岩溶、岩爆、软岩变形……记者了解到,西十高铁湖北段桥隧占比为99.3%,这里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不良地质复杂,且沿线涉及汉江流域、多处饮用水源保护区、郧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郧阳国家地质公园等,在环保、水保等方面给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力争将西十高铁打造成一条绿色高铁
从东南至西北,穿越秦岭、跨越汉江等环境敏感区的西十高铁建设项目,对环保、水保要求极为严格。由于该项目设计周期长、环境影响评价报批要求高,因此,推进时间上有所滞后。
啃“硬骨头”,要有一股“狠劲”。在西十高铁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将加强环境管理,避免对文物环境造成污染和振动影响,加强文物振动影响监测,及时增补完善保护措施;按规定分类贮存和妥善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牵引变电所、基站选址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目标。
针对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预测超标的噪声敏感点设置声屏障;施工期高噪声施工机械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点或避开敏感时段,运营期开展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环境振动预测超标的敏感点纳入工程拆迁;做好城镇规划区路段的规划控制。
怎样采取积极有效的“硬措施”,加强水体保护?针对涉水施工、隧道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项目建设的涉水施工安排,将在枯水季节进行,采取围堰施工工艺;施工期生产的废水、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加强隧道施工排水清污分流及水位水质等监测;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域内贮存和排放污(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等;桥墩施工废弃泥浆干化后外运妥善处置;制定线路穿越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监测计划、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运营期车站污(废)水通过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总设计师毛雷介绍,建设这条高铁线路对环保水保要求极为严格。铁一院不仅在线路方案设计中成功绕避了重要生态敏感区核心区,还针对弃渣场、隧道辅助坑道选址、桥式方案以及施工废水清污分流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充分保护秦岭山区及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力争将西十高铁打造成一条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高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