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同月同日生 相濡以沫五十载 十堰一对金婚夫妇的幸福人生

一张何从新在前拉车,温桂英在后坐车紧相随的照片见证了这对夫妻的恩爱。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吴忠斌

在三堰擂鼓台冠城世家小区,住着一对有趣的老夫妻:丈夫叫何从新,是市人防办的退休干部;妻子叫温桂英,是郧阳汽车配件公司的退休干部。他们都是生于1945年9月10日,两人恩恩爱爱50年,让很多人称赞不已。今年7月10日,牵手走过50年风雨的他们,迎来了令人羡慕的金婚。

同年同月同日生 夫妻携手50年

何从新、温桂英的老家都在郧阳区城关镇,相距不过数里,两人却不认识。何从新介绍,他初中毕业后就到当地一家企业工作,1965年,年仅20岁的他参军入伍,一干就是11年。

1970年,25岁的何从新经人介绍,认识了老乡温桂英。二人一见倾心,书信往来,相谈甚欢。1971年7月10日,二人相约来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一报出生日期,二人竟然出生于同年同月同日。

“50年前我俩结婚时,才发现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回忆起那甜蜜一幕,温桂英仍如新娘子般红了脸。同一天出生,携手走进同一个家庭,这份缘分让夫妻俩无论是在艰苦岁月还是在幸福年代,始终不离不弃。

何从新说,原本家属可以随军,考虑到老婆和孩子生活的稳定性,1976年,他毅然选择了转业,回到郧阳地区工作。

“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当兵的,因为军人直爽、能吃苦。”说起对老伴何从新的看法,温桂英一脸幸福地说:“老何任劳任怨,踏实体贴,50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红过脸,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温馨。”

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恩爱如初

当问起何从新夫妻之间是否有过争吵和闹过矛盾时,两个人都想不起来。在他们的记忆中,留存的只是几十年来的互相体谅和搀扶。

说起几天前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丈夫悉心照料的情景,温桂英更是充满感动。

7月26日,温桂英下楼拿东西时,不小心踩到一块光滑的木板上,一下子扑到地上,两腿多处擦伤,牙齿也磕到地上。因为牙齿松动不能咀嚼,温桂英只能吃一些流食。为了让老伴吃上可口的饭菜,何从新动起了脑筋。他不仅每天变着花样做老伴爱吃的稀饭、面籽,还把鸡肉、虾仁、鸡蛋粉碎后做成清水丸子。

说起两人的相互扶持,何从新也打开了话匣子。2000年,何从新在整理楼顶电线时,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造成脊椎骨裂,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刚好退休在家的温桂英每天默默地陪在老伴儿身边,端饭递水。以前很少做饭的她,也学会了蒸炸煎煮炒,变着花样给老伴儿做好吃的。怕老伴整天躺在床上,心情不好,温桂英每天都会准时打开电视,让何从新了解天下大事,排遣寂寞。

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何从新和温桂英的眼中都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因为对他们来说,相互付出的真心和真情,就是一剂最有效的良方,让病痛在相濡以沫的爱情面前让了路。

何从新(右一)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和画友们合作画牡丹。

兴趣广泛,二人越活越年轻

8月5日下午,记者应邀来到何从新家中,记者看到三室两厅的房屋被收拾得简洁而清爽,客厅中悬挂的书画透出浓浓的书香气息。何从新正在客厅中挥毫泼墨,寥寥几笔,一幅水墨山水画就跃然纸上。

何从新看起来身强体壮,精神矍铄,不像是一个76岁高龄的老人。

“生活规律、心态良好、兴趣广泛应该是我养生的秘诀吧。”何从新说,走在路上经常有人把他当成刚退休的老人。有一次坐火车出去旅游,有人见他年轻还坐下铺,非要和他换,得知他的真实年龄后尴尬不已。

“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洗漱后就到附近的运动场跑步一小时,7点多回家吃饭,之后出去买菜,然后书法绘画一个小时。”何从新说,午休后再作画两到三个小时,晚上7点打开电视,了解一下国家大事,同时在室内做做俯卧撑、扭扭腰,活动一下,晚上10点半之前准时上床睡觉。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2011年9月,何从新报名上了市老年大学专攻书法和绘画。经过10年的系统学习,何从新对书法、绘画、篆刻、装裱都有所涉猎并颇有心得。目前,他已创作书法绘画作品100多幅,多幅绘画作品参展并在报刊上发表。温桂英老人也在市老年大学报了舞蹈和歌唱班,平时两人相约一起加油充电。

“说到养生一定要说说饮食。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何从新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爱好做饭,煎炒烹炸样样在行。

因为饮食健康、加强锻炼,30多年前得的高血压早已离他远去。“我现在一口气能做50个俯卧撑。”何从新说着便在客厅给记者演示了起来。

“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别人住别墅、开豪车,我们从来不羡慕。”温桂英在一边补充道,生活安定和谐才是最大的幸福。

携手半个世纪,经历过共同的艰难,经历过共同的美好,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同声说:“现在是我们生活的黄金时代!”以前没时间没钱,现在这两样都有,所以,他们不但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把生活过得有质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