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为后辈当榜样!十堰两位高龄考生挑战“天下第一考”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叶楚榕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因其难度大、通过率低,被称为“天下第一考”!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成绩日前公布,我市有170人过关。其中,有两名特殊的考生:54岁的乔礼华和52岁的李仁喜。记者采访了这两名高龄考生,听他们讲述挑战法考的故事。

李仁喜在网上听课,备考法考。

年过半百再战法考

2021年1月8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十堰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的考生来说,这一天,注定难忘。

当天上午,52岁的郧西考生李仁喜坐在电脑前,准备查询主观题分数,在点击“查询”按钮的那一刻,他心里忐忑不安。“114分,我过了!”李仁喜激动地跳了起来。和他同样激动的还有一位考生名叫乔礼华,今年54岁,是我市通过2020年法考年龄最大的考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读中专农业专业的李仁喜毕业后,自修了秘书专科;后来,他在2001年又自修法学本科。

从此,他有一个梦想:通过司考(2018年之前叫司法考试,所以简称“司考”),2001、2002年,李仁喜连续两年参加了考试,都未能考过。

“天下第一考”这道坎,有生之年能不能迈过去?随着时间推移,李仁喜的工作越来越忙,年龄也越来越大,他有了放弃考试的想法。  

在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李仁喜,并非法律工作岗位。他坦言:“参加法考是因为心中觉得学习法律的人,不通过法考,总会有一种心结梗在心头。”

年过半百的李仁喜深知,自己只有一张法学本科的文凭。“单凭我掌握的法律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11月,偶然的一个机会,李仁喜看到一则新闻,外地有一位70岁的老者通过了法考。这个喜人的消息,重新点燃了李仁喜的梦想。

“当时,我内心很纠结。考?还是不考?”李仁喜回忆说,“考吧,自己已经50多岁了,战法考,无疑会折磨自己的身体,折磨自己的精神。能不能考过,也没有一丝把握。放弃吧,自己岁数越来越大。法考梦可能会就此泯灭!”李仁喜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考”的理念战胜了“不考”的理念。“人生,就是要搏一把!”慢慢地,李仁喜调整好心态,做好面对法考的一切准备。

同样是郧西人,乔礼华1986年招干到法院工作,1996年从中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5年后,他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因为是C本,只能在十堰范围内从事法律相关职业。

“我在法院工作了35年,审判资格和实践能力都有,但我还是想要通过考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服输的乔礼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加法考并不是单位的硬要求,他想通过考试来验证自己的硬功夫。

学习计划每天精准到小时

2020年1月4日,李仁喜从网上订购了一套客观题教材。“收到快递发现,好家伙,第一批教材就近1尺厚!”李仁喜心中给自己打气,既然做出选择,就要咬牙坚持。

“10多门课程,20多本书,数不清的法律、法规、法律解释,记不完的内容,必须要在10个月内全部学完、掌握。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的计划安排精准到小时。”李仁喜每天6点起床,开始学习、听课;中午下班后,饭前做真题,饭后休息一个小时,根据时间再学习、听课一个小时左右;晚上下班后,饭前学习,饭后出去锻炼1个小时,回来接着学习到晚上11点至11点半。每天确保学习教材的页数、听课的节数、做真题的道数。

而乔礼华则是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开始看书做题。白天上班把本职工作做好,下班后,学习到晚上11点半,有时甚至学到零点。

“我参加考试时,看到有比我年龄还大的人,头发花白还在坚持考,我为什么不行?”乔礼华给自己定下目标,无论考几次,直到考过为止。

备考就像一场马拉松

对李仁喜来说,备战法考的10个月时间里,犹如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

“在艰难学习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想到了放弃。甚至有时问自己,我现在参加法考到底有什么意义?我都这个年纪了,这么拼有必要吗!”李仁喜回想时,仍对当初自己的坚持感到不可思议。

在备考期间,李仁喜参加了两次模考。两次成绩距离分数线有点远,这让李仁喜再次质疑自己的努力有否有用。

乔礼华看过的复习资料有半人高。

乔礼华考了两次,运气始终差一点点。2018年,他第一次参加法考,当年通过了客观题放宽地区分数线,主观题没过线。2019年,乔礼华的客观题过了全国统一分数线,主观题只差4分,这让他难免有些失去信心。

但无论身心如何疲惫,两人在行动上还是没有放弃!他俩深知:100步,已走了50步,甚至90步,这时选择放弃吗?答案当然是坚持!坚持!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2020年11月1日,李仁喜顺利通过客观题考试,考了213分。2020年11月28日,李仁喜参加主观题考试。在考场上,民法题做到一半时,感觉时间有点紧张,他选择先答行政法,做完又回过头接着答民法题。近5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他一点也没觉得漫长。由于打字慢,提供的法条,李仁喜都没顾得看,只顾着凭经验和印象答题。在民法最后一问还没完成时,系统就收卷了。李仁喜以为这次又考砸了,最终成绩出来,李仁喜以114分过关!这让他兴奋不已。

乔礼华也顺利通过考试,“3年前开始备考,看过的书、做过的题,堆起来有1米高了。如今看着这些资料,心里总算是舒了一口气,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了。”乔礼华感叹道。

以身作则,为后辈当榜样

乔礼华告诉记者,当初自己决定参加法考时,家人很不理解,并且在家用电脑学习也影响家人休息。慢慢地,家人接受并支持他,鼓励他,还督促他要按时复习。

“备战法考,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有可能通过。”他告诫年轻人,年龄从来不是拿来搪塞自己的理由,人一定要自律,管好自己才能做成事情。

“说真的,通过法考对我来说,意义已经不大。我主要是想通过考试来影响、告诫我的儿子、侄儿、侄女们,人生不能游戏,不能贪图享乐,不论你在哪里哪个岗位,唯有努力才能到达前方!”李仁喜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