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杜登艳
虽是隆冬,但竹山县双台乡向山村到处是一派忙碌景象,在香菇大棚、在高山茶园、在山银花基地,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几年前,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向山村还是典型的无主导产业、无集体收入、无经济来源的“三无村”。如今,靠着向山村干群接续奋斗,大力发展香菇、茶叶、山银花等产业,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子的面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的郝书记!”村民们说。
郝书记名叫郝昌国,1964年出生于向山村,1996年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乡,担任向山村村主任,同年当选乡人大代表。2014年,担任向山村党支部书记。在担任人大代表的20多年里,郝昌国把青春岁月、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向山村。
“一定要让父老乡亲富起来”
“一定要让父老乡亲富起来!”当上人大代表后,郝昌国在心里暗暗发誓。当时的向山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没有主导产业,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
困局怎么破?郝昌国明白,农民要想富起来,首先要有产业。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郝昌国迅速带领村民发展芍药、山银花、食用菌等产业。一时间,向山村热闹起来,修路改地、土地整理、技能培训、引企进村,通过一系列产业建设“组合拳”,现在的向山村荒山坡建起绿茶园、撂荒地变身“致富田”、穷山沟变成产业园……
政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成福,是郝昌国2015年软磨硬泡“缠”回来的致富带头人。回村当年,李成福就投资建设年产20万棒的香菇种植基地,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体系,让40多户农户获得稳定的土地分红和工资收入。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向山村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湖北金草堂药业定向建设200余亩山银花种植基地,500亩茶园全部进入丰产期,128户贫困户和139户一般农户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田间地头才是我的办公室”
在向山村,哪家有困难,哪里有危险,郝昌国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田间地头才是我的办公室!”20多年来,郝昌国始终把解决群众遇到的难事作为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头等大事。
2020年7月22日晚,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因担心暴雨引发险情,郝昌国一直在村里巡逻。深夜11点,他行至向山村五组,发现暴雨引发滑坡,倾泻而下的泥土堵塞了河道,河水已经蔓延到公路,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即打电话组织村干部紧急抢险,在他的组织下,河两岸的村民很快被转移到安全位置。随后,他带着村干部拿着锄头、顶着暴雨疏通河道,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看到村民们安全返回家中后,他才松了一口气说:“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一分钟都耽误不得。”
“我将竭尽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做一个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组织的人大代表! ”展望未来,郝昌国信心满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