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十堰晚报) 记者 曾雨 实习生 翁千惠 特约记者 王慧 报道:襄阳一男子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在当地医院救治时生命垂危,武汉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认为其病情太重、预后不好,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就在一家人绝望之时,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带来希望,患者连夜转至太和医院,经过手术治疗转危为安,于近日治愈出院。
患者王先生(化姓)42岁,襄阳人。今年6月16日,他在家突发胸痛,紧急送至当地医院治疗后,被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十分凶险的危急重症。武汉一家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后,认为其病情太重,诊治转运过程中随时有死亡风险,建议采取保守治疗。
就在一家人绝望之时,家属得知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擅长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当即向该院心胸大血管外科求助。胸心大血管外科专家团队并没有因患者病情危重而拒绝收治,经会诊后认为该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重,但手术指征明确,需转院积极手术治疗。家属得知可治疗的消息后,连夜将患者转入太和医院,一场生命接力的救治工作随即展开。
时间就是生命。6月17日凌晨3时左右,运送王先生的救护车从襄阳发出,连夜赶往市太和医院。当日7时抵达后,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张军教授做好术前准备,对其开展急诊手术治疗。“病人来院时主动脉血管发生严重撕裂,从心脏发出的主动脉出现一个巨大破口,已经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三个最重要的大脑供血血管都全部撕裂。夹层同时累及到心脏和患者双肺,患者发病后逐渐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同时出现一侧肾脏及双下肢缺血,患者小便也少。”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刘华介绍,在争分夺秒的手术中,他们对患者的夹层完整切除,并成功将从心脏发出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血管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将胸降主动脉行腔内隔绝手术。
娴熟的外科手术成功将患者体内的“炸弹”摘除,为了让患者更快的康复,考虑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衰竭,避免术后心肺功能衰竭加重,夹层手术后再次给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ECMO是在当前三甲医院中为数不多的开展的心肺支持技术,胸心大血管外科团队不仅手术技术过硬,术后监护支持技术也走在技术前沿。“在采用ECMO支持60小时后,其心功能和呼吸衰竭得到纠正。”刘华介绍,术后72小时后,患者成功清醒拔管,恢复良好,术后两周后治愈出院。
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最终能否健康出院,除了手术本身对技术要求极高以外,同时需要娴熟的体外循环技术,以及术中、术后对患者心脏、大脑及双肺、肾脏、下肢等多器官的保护及供血的维持都格外关键。“如果这些保护和支持做不好,即便手术成功了,在术后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张军教授说,得益于多年的团队建设,专业技术累积和国内外成熟新技术的引进,他们成功挽救了这名患者生命。
据了解,太和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于2009年开展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开展时间早,技术成熟,至今已成功开展这类手术300多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