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十堰讯 记者 罗毅 报道:老人岁数大了容易健忘,有时连回家的路都不记得;还有的老人突然犯病,因为身份信息不明,让施救的人无法及时救助。由此可见,一张“关爱卡”对老人来说,关键时刻能救急。我国“新24孝”行动标准里也明确指出,子女要给父母建立“关爱卡”。在我市,一些子女响应“新24孝”行动标准号召,给父母建立了“关爱卡”。
“关爱卡”帮迷路老人找到亲人
“自从我给母亲的胸前挂了一张‘关爱卡’,母亲迷路了,很快就有好心人给我打电话。”说起“关爱卡”,今年47岁的官女士感触很深。3年前,官女士的父亲患病去世,给她母亲的打击很大,记忆力一下子变得很差。
“2018年,母亲一个人出去买菜,迷路3次。她站在小区门口,就是不知道家在哪里。”官女士回忆,多亏小区的保安认识老人,把她送回家了。
自此,官女士给母亲制作了一张“关爱卡”。记者看到,这张和信用卡一般大小的卡片上,记载了老人的姓名和住址,并留有官女士的电话。今年3月份,官女士的母亲独自乘坐公交车到老虎沟菜市场买东西,又迷路了。好心人报警后,警方很快就联系上了官女士,她立即过去把母亲接回了家。“现在,我们要求母亲出门,一定要把‘关爱卡’挂在胸前。”官女士说。
和官女士一样,市民胡女士也给母亲制作了一张“关爱卡”,并挂在厨房里。“母亲有点犯糊涂,老是记不住事情,需要有人时刻提醒。”胡女士说,因为不能经常陪在母亲身边,她就把重要的事情都写在“关爱卡”上,比如出门带钥匙、随手关灯、准时吃药,“我怕母亲看不清,专门用红笔写在纸上。”胡女士说,自从给母亲制作“关爱卡”后,母亲慢慢养成每天看卡的习惯,生活也规律了许多。
记者采访获悉,很多市民和胡女士一样,给家里的老人制作了“关爱卡”。有的市民把“关爱卡”制作成银行卡的样式,上面写着老人的各种信息;有的市民则把“关爱卡”制作成一张二维码,扫码后就能看到老人的各种信息;还有的市民把“关爱卡”制作成钥匙扣的形式,上面写有电话号码,和钥匙系在一起。更有市民脑洞大开,用手机把“关爱卡”拍成照片后,做成父母手机里的屏保。
“关爱卡”浓缩着亲情
按照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24孝”行动标准第七条,子女要给父母制作“关爱卡”。尽管行动标准没有明示究竟什么是“关爱卡”,但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浓缩着亲情的卡片就是一张“关爱卡”。
“我理解‘关爱卡’,就是为父母手写或者打印的一张卡,可以让父母随身携带。上面有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血型、病史、过敏史等,以防老人单独外出突发疾病联系不到家人,或者由于迷路回不了家。”市民张先生认为,对于子女来说,为老人制作一张“关爱卡”并不难,但对于老人来说,一张“关爱卡”可以救急。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张“关爱卡”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而对于子女来说,给父母制作“关爱卡”则是无奈之举。做子女的都希望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特别是父母身体不好年龄大了,更需要人照顾。可由于各种原因,子女没办法时刻陪在父母身边,于是,一张浓缩了浓厚亲情的“关爱卡”便成为了一种寄托。
对老人最好的关爱是陪伴
一张“关爱卡”,承载的是浓浓的亲情,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可对于一些老人来说,卡片凸显的则是孤独和寂寞。
今年75岁的马大爷养育了3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孩子们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回十堰看看。自从老伴去世后,马大爷更加孤独。孩子们给他请了位保姆,中午、下午来家里做饭,顺带打扫一下卫生。“几个儿子都说让我到外地和他们一起住,我总觉得不习惯,也不自在。”马大爷说,他在十堰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城市有感情,也熟悉环境,不想去和儿子们一起住。大儿子担心他出门走丢,或者遇到急事,就给他制作了一张“关爱卡”。“孩子们觉得有了这张卡片就放心一些,但是我看到卡片就不舒服,我不需要一张冰冷的卡片,多希望孩子们经常给我打打电话,或者回来住一段时间。”马大爷说。
很多子女也明白这一点,给父母制作“关爱卡”,虽能一时救急,但不是万能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静认为,给父母制作“关爱卡”,是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能解决一时之需。“关爱卡”可能更适合低龄老人,他们头脑还算清醒,迷路后可以根据卡上的信息得到好心人的救助。但对于那些高龄老人来说,卡片只是辅助。要想让父母更安全,还得子女陪伴。为此,用心陪伴父母,才是孝心的最好表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