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夫妇放弃高薪“隐居”湖北医药学院教书育人

秦楚网讯 文、图/记者 谭祥军 特约记者 鲍晓宇 通讯员 张婷 报道:对于大众而言,这辈子如果能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定居,那将是个美好的梦想。但是,茫茫人海中总有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远赴他乡,带着他们的赤子之心来到山城十堰,来到湖北医药学院,只为找寻心中的那片净土,梦中的理想家园;他们用热爱、坚守和奉献诠释着他们的初心。他们就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杜伯雨博士及其妻子郗雪艳博士。

求学之路虽艰辛  相互扶持共前行

当每一个高考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抉择?选择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或者是被选择。郗雪艳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医学类专业的分数线要比其他专业的高出很多,家里人觉得我考其他专业可能显得容易,所以我要奋力一搏,争取考个好的医科大学。”学霸的思考方式,总是让一般人只可仰望的。就这样,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为当地学校尖子生的杜伯雨当年也考入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就读。

席慕蓉有句诗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回眸千百次后,杜伯雨和郗雪艳两人在1999年相遇、相识、相知。当时他们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因志趣相投两人走到了一起。看似美丽的邂逅,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杜伯雨的父亲在他读高中时期就患有脑血栓,从高中到大学,全靠着母亲一个人做临时工辛辛苦苦地支撑起整个家庭。杜伯雨在大学毕业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众多亲戚都反对他继续读书,可是开明的杜母却力排众议,尊重他的意愿,支持他继续求学之路,但学费和生活费要完全靠自己了。

在那个年代,本来都是清贫度日,他们约会更是没有现代人的花式浪漫,两个人分食一个鸡腿就是幸福和快乐的。

2002年,“雨雪夫妇”研究生毕业,彼时的他们已而立之年,却是初入社会,两手空空。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止步学业,一同进入大连医科大学做讲师。都说教师最是清贫,他们3年间省吃俭用积攒了5万块钱,加之东拼西凑,为杜母买了一套房子,或许这就是对“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意”最好的解释。

生活虽然为他们设关置卡,然而他们却没有停止拼搏的步伐,寻梦的路上彼此扶持,一路披荆斩棘。2005年,二人分别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相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读博。杜伯雨读的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师从沈岩院士。郗雪艳读的是免疫学专业,师从何维教授。回顾这段求学经历,杜伯雨记忆最深刻的是导师的严苛,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雷打不动的一定会在实验室看到二人的身影,“看到那些比自己还要优秀的人都比自己还要努力,那只能加倍努力才不至于掉队,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勤奋。”杜伯雨说。

一丝不苟做科研  传道授业甘奉献

大多数人会想,这样一对博士夫妇放着北京优越的条件和丰厚的薪水不要,却要跑到山区来做科研,到底是为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夫妇二人是听从了同在湖北医药学院工作的同学,现任湖北医药学院学校科技处处长郭阳博士的建议来到这里的。

杜伯雨和郗雪艳两人初次来十堰便爱上了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爱上了这所园林式的高校。他们在与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交谈后,得知学校求才若渴,也感受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继而对学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2015年春天便决定踏上来校工作的征途。杜伯雨说:“学校里领导班子的理念很强大也很长远,可以看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其实来到十堰后,工作和生活的落差倒不是太大,对我俩宅男宅女来说,也就是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的距离。”与其说来到山区工作是一种适应,倒不如说是重回那些年白手起家的生活,在这里拼搏、奋斗,与学校共同成长,他俩甘之若饴。

“心怀立德树人,肩抗神圣使命,将‘湖医药精神’薪火相传,将‘湖医药传统’发扬光大,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矢志不渝。”这是郗雪艳在2018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在学校,他们不仅要完成科研任务,郗雪艳还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年均400课时的教学任务。

当记者问及科研与教学之间如何分配时间时,郗雪艳称,教学是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科研是自己所热爱的,就算忙点累点,我也会认真对待,挤出时间也要把工作都做好。

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工作,“雨雪夫妇”甚至把年仅六岁的儿子送到寄宿学校,每周接送一次,这样就能更加专心地上课和搞科研,他们虽心有不忍,但这份大爱,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坚守与奉献。

他们对待科研抱有一腔热忱,对待实验数据更是一丝不苟,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杜伯雨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医药公司工作,并没有撰写科研项目的经验,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每年国家自然基金申请阶段,他废寝忘食,大年初一就到实验室写标书,甚至被锁在科研楼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杜伯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完成了从科学开发到科学研究的转型。记得初到湖医药,杜伯雨博士有次在大年初一晚上专心做实验而忘记了时间,被锁在实验楼里,他隔着一楼的铁栅栏,很抱歉地叫着远处的保安。保安惊讶不已,一边开锁一边对他说:“大年初一还在实验室,我可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拼命三郎’。”

和而不同皆优秀  相濡以沫品人生

记得有人说,你所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雨雪夫妇”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清贫艰辛的求学之路和奋斗拼搏的杂味人生激励着他们获得一项又一项的荣誉。杜伯雨目前主要从事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大分子药物抗肿瘤研究,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授权国家专利一项。郗雪艳博士是科研领域的女强人之一,目前主要从事肿瘤的免疫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专利2项,她作为子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2项。

说他们是高端人才,他们却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结婚、生子、工作;说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却做着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完成的科学研究与专利发明。相比之下,他们比常人拥有着更高的信仰,怀抱着更大的理想,更是对医学有着别样的执着与热爱。

在教学风格上二人有独到见解,杜伯雨主张教学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艰难晦涩的理论知识;而郗雪艳则重逻辑性,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阐述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有个班级的留学生有幸聆听过两位博士的授课,觉得二人风格迥异,但是都深受学生喜欢。

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两人三观契合,志趣相投。“雨雪夫妇”不仅是“别人家孝顺的孩子”,还是“别人家相敬如宾的妻子(丈夫)”,原本夫妻之间偶尔意见不合发生争执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这样的事情却几乎未在他二人之间发生过。郗雪艳一脸幸福地说:“我们经常就是讲道理,谁对听谁的,遇到问题也是互相理解。”

当所有的喧嚣归于平静,当所有的生活归于本真,当所有的名利付诸身外,他们带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用毕生所学为学生传道授业。他们选择湖医药是一种幸福,湖医药遇见他们亦是一种幸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