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汉与儿子孙女。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曾雨 通讯员 付琼 报道:8月2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音乐大篷车走进十堰,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退休职工黄宗汉作为“三线”建设者代表,携儿子孙女一起唱响《歌唱祖国》。黄宗汉是原总装配厂最早的建设者,其儿子、孙女均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工作,他们一家三代的青春记忆因东风交织在一起,将东风情代代传承。
祖辈:
夫妇携手在艰苦中建设二汽
黄宗汉今年已83岁高龄。1969年,33岁的他带着爱人贾淑琴和5岁的儿子,从长春一汽来十堰支援二汽建设,成为原总装配厂一名制图员。
1969年,十堰条件艰苦,连吃住都成问题,女家属多安置在襄阳,基本不安排进山。贾淑琴作为一名设计制图员,毅然决定跟随丈夫进山,参与总装厂的前期建设。
黄宗汉说,进山第一年主要是搞基建,由于机械少,开荒基本靠人力,种树、捣水泥、搬砖,起早贪黑,几乎什么都干。搞基建的同时,设计工作也在进行,当时厂里的悬挂输送机就是他设计的。
黄宗汉一家起初住在芦席棚里,后来搬进老乡的磨房,但也四面透风,冬寒夏热。“那时吃的都是陈米,米里有不少石子。油、肉、鸡蛋等都凭票购买,买半斤肉要翻一座山去老街,买鸡蛋则要翻两座山到五堰,还要排长队,经常空手而归。”
“和长春的生活比起来,这里差太多了,做饭还得自己上山捡柴火。”贾淑琴笑着说,长春的家人得知后,劝她回老家,说工作不要了,父母养着她。“我说这可不行,得听党指挥,吃苦就吃苦。”贾淑琴凭着一股韧劲,和黄宗汉一起在艰苦中建设二汽。
“1975年,第一辆汽车就是从芦席棚搭建的厂房里下线的。”黄宗汉回忆说,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他们仍克服种种困难造出了汽车。
父辈:
以能进二汽工作为荣
1975年,原总装厂建了两栋干打垒住房,黄宗汉一家首批入住。1980年后,红砖房开始建设,居住条件逐渐好转。
黄宗汉夫妇来十堰时已有两个孩子。“5岁的儿子黄安炯带在身边,两岁半的女儿则留在长春外婆家,等她快5岁时才接到十堰来。”贾淑琴说,两个孩子跟着他们吃了不少苦,尤其是儿子黄安炯,过来时连学都没得上,跟着父母住芦席棚、吃咸菜。
如今55岁的黄安炯回忆起童年的事仍印象深刻。“刚来时没有小学,在老乡家里读书。等上小学了,桌椅板凳都是黄泥做的,一下雨就不能用,要用水泥袋子绑着腿上课,不然衣服就弄脏弄湿了。”黄安炯说,从小父母就教导他要能吃苦、好好读书。
1980年,16岁的黄安炯进入二汽总装配厂工作,这一干就是近40年。“那时候没多少想法,觉得父母是二汽人,自己也以进二汽工作为荣。”黄安炯说,进厂后,他当了8年装配工,每天三班倒,干满班次装配任务才能下班,尽管辛苦,但他无怨无悔。
EQ140畅销占据中国公路运输市场三分之二份额、“八平柴”填补中国汽车“缺重”空白、东风天龙天锦天龙旗舰投放、“五大平台商品”共网销售……40年间,黄安炯见证了二汽的发展演变,装车的芦席棚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总装工厂,东风商用车也几经变革,正从一代人手中迈向另一个辉煌时刻。
孙辈:
如先辈般继续把青春献给东风
26岁的黄点是黄安炯的独生女,自小生活在厂区,是听着东风故事长大的女孩。
对26岁的黄点来说,二汽车间里有着他们一家的足印。爷爷是拓荒者,父亲是创业人,如今她也成为后来者。“先辈艰苦创业的故事,都刻在我的脑海深处。”黄点说,受家庭影响,她自小喜欢车。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加入东风商用车公司。
“我被分配到车身厂,尽管不在祖辈、父辈工作过的车辆工厂,但都在东风商用车这个大家庭里。”黄点笑着说,他们一家三口穿着同样的工作服,如果不细看袖标,很难分清衣服是谁的。
进厂工作后,黄点更能切身体会到先辈的工作不易。“正式上岗前,我被下放到生产一线,和线上工人一起干活。”黄点说,起初觉得很新鲜,但紧接着是满身的疲惫。“每当要抱怨时,想到前两代东风人经历的艰难险阻,这些真不值一提。”
东风建设50年,世事巨变,但代代传承的东风情结始终不变。如今,黄点正和祖辈、父辈一样,将青春献给东风,用智慧和汗水,让东风迈向下一个50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