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梅花万树,神骏千匹——读《江汉八家·贺飞白卷》
贺飞白先生早期擅长工笔与写意人物,在当代人物绘画史留下了《放翁骑驴图》(1980)《夜》(1981)《桑梓情》(1984)等名作,后来对花鸟、山水、鞍马和皮影戏曲人物等,亦下过勤苦功夫。中年以后,删繁就简,萧萧散散,我手写我心,人与画一同迈入高古清远之境,真如司空图《诗品》所形容的那样,“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飞白近些年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笔下的墨梅与鞍马。梅花万树,神骏千匹,不仅寄托着一位桑梓赤子幽香悠远的故园心事,也尽显出一位艺术巨匠吐纳古今、思接千载的文化情怀。飞白从艺近六十年,不唯对江汉艺苑贡献甚伟,在整个中国画坛上亦是卓然一家。
《江汉八家·贺飞白卷》,与其他七家的编辑体例有所不同,全卷在遴选了飞白六十年来各个时期题材丰沛、风格各异的代表性画作的同时,又完整地嵌入了一部十余万字的,由资深艺术评论家和书画史研究专家梅春林撰写的《贺飞白评传》。因此,这部“贺飞白卷”,实为一部文献性、学术性和艺术鉴赏性兼具的“画传”,可能也是湖北美术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出版的首部著名画家的学术评传。
梅春林与贺飞白早年在美术出版社有同事之谊,后来两人一直惺惺相惜,切磋技艺,砥砺学问,从未间断。可以说,对飞白每个时期艺术追求中的风格变通与转移轨迹,春林自是看在眼里,且能心领神会。因此,由他来撰写飞白评传,可谓知根知底,如数家珍,堪为不二人选。更重要的是,春林博览群书,有扎实和广博的学术功夫,对中国绘画艺术和绘画史,从古代的画像砖石,到明清和近现代各家绘画流派,皆能说得头头是道。这种学术器识与专业评判目光,非一般文人所具备。再加上春林有诗文创作的作家襟怀,对传主的画境艺心,多有温润的揣摩,并善加擦拭与疏通,而文笔沉稳谨严,收放有度。
全传除了一篇引言,主体分为六个章节。一为生活概述,以编年记事为序,把飞白的童年时代、青春时代和走出校门之后的编辑生涯,一一勾勒和呈现于世。从飞白的成长经历中,读者也能隐约看到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至新中国诞生之初的五六十年代,再到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里,不同年代的社会影像和时代风貌;感受到一位艺术青年蓬勃奋发的青春芳华,以及未曾泯灭的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相信评传里的这部分叙事,能唤起许多同龄人感慨万千的青春回忆和浪漫梦想。简洁的叙事里,一股少年有梦且缤纷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曲逝水年华的追忆之歌,也是一支充满正能量的,有关青春、艺术和梦想的“淬炼和锻打之歌”。
后面的五个章节,沿循着传主不同时期绘画题材和风格上的变化与转移,分别论述了飞白从早期的工笔中国人物画、大写意人物画(以古贤文人小品和皮影戏曲人物为代表),到形态各异的鞍马图(以长达13.6米、有百匹之多的长卷巨制《神骏图卷》为顶峰),再到万树墨梅,直到晚近时期的古意森然的山水图卷。
在这五个章节里,春林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文史学术特长,宏观的史家视野,细致的文人情采,一样也不缺席。仅从他为飞白不同时期的题材和风格变迁所锤炼的概括性章节标题看,亦可谓叙论合一、精当而有力。例如,以“美哉泱泱乎”,论述飞白早期人物画;以“郁郁乎文哉”,评说飞白大写意人物画;以“天池龙种”赞誉飞白的鞍马图志;以“数点梅花天地心”,评述飞白的墨梅艺术;以“笔墨江山”,为飞白山水画做赏析札记。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整部评传读来,洋洋洒洒,夹叙夹议,知人论画,情理俱美。
飞白画梅,寒枝傲骨,力矫凡近。他以淡墨刻画梅花枯健而瘦硬的枝干,勾勒用笔,骨力苍劲;而梅朵落落穆穆,繁不伤俗,简而又腴,疏影暗香,而气韵高逸,“精神全在半开中”。飞白画马,神态各异,或如冰河夜渡、百战归来的铁骑,“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或如空怀壮志、立尽斜阳的迷途神骏,“散入千花了不嘶”,古道秋风,望断天涯路。春林以“天池龙种”和“鞍马志”盛赞飞白画马,且从自古以来中国有关骏马形象的艺术源流讲起,一直讲到飞白的鞍马巅峰之作《神骏图卷》,几乎就是一篇有理有据、生动形象的中国画马史话。其中的学理与文采,深得鲁迅先生那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神韵。
飞白先生这一代艺术家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艺术道途,可谓风云际会、坎坷曲折。春林眼见为实、持论有据,不纵情渲染,更不故弄玄虚,而是以剪风裁雨、订史删诗之笔,再现了这位与新中国的诞生、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一同前行的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与艺术风貌,也展示了传主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理想追求之间紧密的关联、依存和互动关系。
历史乃人人垂钓之溪。知微见著,滴水观海。读者从这部评传的许多细枝末节里,自能辨认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影像,听到一个大时代里真实的风声雨声,也感受到一种矢志不渝、生生不息,纵然是饱受挫折却又不断浴火重生、奋力前行的文化力量和理想精神。梅花万树,神骏千匹;问艺问道,雕龙雕虎。《贺飞白评传》的郁郁文心,也正在于此吧。
请输入验证码